刑法
-
刑事一体化视阈中的环境犯罪研究贾学胜《刑事一体化视阈中的环境犯罪研究(暨南法学文库)》分为导论、本论和附论三部分。导论梳理和概述了刑事一体化的思想渊源、精神实质和具体应用。第一章至第五章是本论,从不同学科视角研究环境犯罪,其基本思路是:以环境犯罪的实证事实为基础,研究规制环境犯罪的刑事政策;以刑事政策为指导,研究教义学立场上的环境犯罪;最后研究教义学立场上的环境犯罪在司法实践(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的实现状态。附论主要研究了美国对环境犯罪的刑事法规制,具体包括:美国环境犯罪刑事法规制的历史考察、环境犯罪的追诉机构、环境犯罪的起诉、环境犯罪的成文规范和判例解读、环境犯罪的法律后果五个部分。之所以在附论部分研究美国对环境犯罪的刑事法规制,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刑事一体化”方法论的联结。即这部分研究也体现和运用了“刑事一体化”的方法论,符合该书“刑事一体化视阈”的主旨。其二是与笔者的学术积累有关。笔者曾于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美国福德汉姆大学法学院(Fordham Law School)访学,其间收集了很多美国环境犯罪的研究资料,其后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有一些学术积累,借此机会提供给学界,作为环境犯罪领域比较法上的研究资料。从研究内容的安排上可以看出,我国环境犯罪的刑事一体化研究和美国环境犯罪的刑事一体化研究在思路上是有区别的:美国部分的研究遵循了“历史考察→追诉机构→起诉→成文规范和判例解读→法律后果”的思路。这主要是我国和美国不同的法系特点造成的:我国的法律在技术上具有成文法系的特点,因此研究和内容安排是“从实证事实到刑事政策、再到成文规范、最后到司法实践”的思路;而美国的法律属于判例法,其环境刑法是在追诉实践中形成的,因此研究和内容安排遵循了“从实践到规范”的思路。
-
刑法揭示的数学命题与真相李永升本书除绪论是对犯罪构成集合论一般原理与应用模式(包括犯罪构成的子集应用模式、交集应用模式、并集应用模式、补集应用模式)的研究外,主要内容是针对我国刑法分则中所规定的九章类罪所包含的100余种具体罪名进行的具体应用研究。其主要内容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等九章规定的各种常见多发型犯罪的概念、构成特征、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犯罪的停止形态以及共犯形态等方面的内容,是运用数学领域中的集合方法对各种常见多发型犯罪的司法适用进行系统研究的重要成果。
-
刑法学案例教程张阳本书是《刑法学案例教程》,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程系列丛书(共11种)之一。为达成“以案学法”的功效,各书中的每一个案例均应包括“知识要点、经典案例、思考题”三个部分。一、知识要点(注:将案例所涉及的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精要说明,侧重于从法理角度阐述。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应该内容饱满。实操性较强的内容,文字力求简洁、通俗、流畅,条理化,重点突出,一目了然,避免内容的重复罗嗦) 二、经典案例(注:尽量选取新的、具代表性的相关案例,以[基本案情]、[主要法律问题]、[主要法律依据]、[理论分析]等展开评述,具体要求参见《郑州大学实践型法学人才培养案例教程编写规范》) 三、思考题(注:根据案件进行提问,引发读者思考。同时也对案件所涉的知识点进行了提炼)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程系列丛书:(1)宪法学案例教程;(2)法理学案例教程;(3)行政法学案例教程;(4)民法学案例教程;(5)刑法学案例教程;(6)经济法学案例教程;(7)国际法学案例教程;(8)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程;(9)环境法学案例教程;(10)诉讼法学案例教程;(11)法律职业伦理案例教程
-
刑事辩护学韩士队暂缺简介...
-
美国刑法地图(美)保罗·罗宾逊,(美)泰勒·威廉姆斯 著本书提出了美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规则重大差异性问题,以宽领域、全景式、多维度的方法列示相关刑法问题与规则。借助每章中展示各州针对特定刑法问题所采用的相应规则的美国地图,作者全面且纵深性地分析了美国刑法不同地理区域与制度架构下的数十个重要刑法规则。这部美国刑法地图大全不仅勾勒出了美国刑法中隐含的多样性,有助于形成对各州刑法之间巨大差异的认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种多样性产生的地理、政治和社会经济原因,对于从跨学科的角度解答犯罪与刑罚广泛的规则差异问题提供了启迪。
-
规范刑法学陈兴良本书阐述的是一种内在于法条,依附于法条的法理,法条所承载的规范在本书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从法条出发,并最终以法条为归宿,对刑法理论进行规范的审视。这个意义上的刑法学,就是本书所谓规范刑法学。根据刑法典的修订,作者对本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
-
环境污染犯罪疑难问题研究韦春发本书以“环境污染犯罪的刑事法治理”为主线,重点研讨了环境犯罪的保护法益、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解释、环境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治理中的行刑衔接以及环境监管失职等在理论与实践中颇具争议的若干疑难问题。在环境哲学中倡导去中心化,以实现对人与环境共同体利益的保护;对污染环境罪的主客观方面要件以本罪的保护客体为指引进行了深入诠释;就环境污染治理中的行刑衔接问题分别从行为裁量、事实审查与机制构建等层面加以探讨;以监督过失的基础理论为依归对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规范构造与适用逻辑作了相应解读。
-
网络犯罪的司法认定王华伟本书立足于网络刑法罪名体系概述,网络时代的刑法管辖原则,网络时代共犯理论的挑战与应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法责任,信息权的刑法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犯罪的刑法评价,刷单炒信的刑法评价,替换二维码取财行为的刑法评价,黄牛抢票和抢购软件的刑法评价,设置“一元木马”链接取财的刑法评价这十个专题,全面而深入探讨了网络犯罪中的总论核心问题和分论实践难题。本书的研究,体现了网络犯罪与信息刑法的前沿发展动态,其侧重从法教义学的角度分析网络犯罪与互联网刑法,不仅对基础刑法理论有所反思与发展,而且也能为司法实务提供理论指导。
-
社会转型与刑事立法的新向度贾健本书认为,当下所处的社会形态,可能正处于古典社会与风险社会之间,传统尚在消退,但亦未崩溃,风险虽已出现,但还没有达到为了应对整体性的风险而无视个人的程度。对此,本书的观点是,基于维护社群稳定与保障人权的考虑,刑法应在尊重社群传统基础上,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同时,有必要保留古典刑法的批判力,以此警醒立法者要在安全维护与人权保障之间寻得平衡。在这个基础上,本书主要围绕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一是,刑法如何对待超个人法益;二是,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刑法象征性问题;三是,通过若干个例,展示刑法应如何积极应对风险和重塑传统;最后,论述何以在保留积极刑法态势的同时又发挥法益的批判立法功能。
-
刑事诉讼法学王敏远,冀祥德 著本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结合法律法规的修改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在保持原版体例不变的情况下,根据立法变化适当调整一些章节,以保证本书能反映最新的研究动态。 本书是供法学专业的研究生使用的教材,目前市面上主要是针对法科生的教材,其内容浅显易懂,无法满足进一步研究的需要,本选题正是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内容的拓宽和深入,既可以作为法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用书也可以作为在校硕士生、博士生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