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
第三方支付平台犯罪及刑事责任研究汪恭政,皮勇 著《第三方支付平台犯罪及刑事责任研究》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研究对象,关注其犯罪引起的刑事责任问题,旨在构建第三方支付平台“总-分”式刑事责任体系。《第三方支付平台犯罪及刑事责任研究》首先指出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犯罪面临的刑事责任问题,梳理了国内外规范治理的现状。其次,界定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性质,并明确了其在网络服务和网络管理视角下的角色定位。再次,确立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理论根据和主客观依据。以此为基础,构建并完善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作为方式实行犯罪、实施具有帮助行为性质的犯罪以及不履行管理义务的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
-
我国刑事搜查启动要件问题研究何成兵 著由于刑事搜查涉及国家公权力对个人权利的干预,所以要为刑事搜查设定启动要件,刑事搜查启动要件包括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实质要件包括搜查的理由及其证明标准,形式要件包括搜查令状的签发和搜查时间的选择。我国无证搜查的法律规定简陋,导致司法实践中产生了诸多疑难问题。《我国刑事搜查启动要件问题研究》对我国刑事搜查启动程序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刑事搜查启动要件的重构要完善盘查制度,廓清搜查与盘查的界限;规范起赃行为,确立同意搜查制度;规范抓捕行为,扩大无证搜查的范围;设置紧急情形无证搜查制度。同时,重构搜查启动要件必须遵循合理性及必要性原则。
-
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研究陈子楠 著,卞建林 编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庭前会议制度。囿于法条规定较为概括等因素,各地司法机关在具体程序操作上存在较大差异。《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研究》主要希望借助调研和试点等实证研究方法,收集和整理庭前会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和经验,着重描述庭前会议制度立法应然和司法实然之间出现的某种偏离和错位现象,探寻矛盾产生的原因,并试图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
未成年人性侵害防范研究王进鑫 著《未成年人性侵害防范研究》是教育部“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作者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未成年人性侵害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考察,了解了未成年人性侵害防范知识、意识与能力的真实状况,以及遭受的性侵害行为,厘清了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性侵害防范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了“一核心三保障”的未成年人性侵害防范体系,并提出了防范体系四大维度的推进路径与策略,解决了以往未成年人防范措施单一、防范主体缺位、防范效果较差等问题,使防范体系更具系统性、可操作性。
-
侵犯未成年人性权利犯罪与防治研究龙正凤 著保护未成年人性权利免受犯罪侵害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我国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媒体不断曝光侵犯未成年人性权利犯罪案件,未成年人性权利的保护问题引起了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书主要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侵犯未成年人性权利犯罪的犯罪现状、犯罪特点、犯罪原因等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侵犯未成年人性权利犯罪区别于侵犯成年人性权利犯罪的犯罪特点、犯罪和被害原因,决定了对侵犯未成年人性权利犯罪的惩治和预防同等重要。从立法、司法和社会综合措施多维角度建构侵犯未成年人性权利犯罪的防治网络,*大化保护未成年人性权利免受犯罪侵害。
-
公安行政调解余定猛,丁正国 著本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忠于实践又不拘泥于实践,在全面阐述调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我国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为主要内容的大调解体系,重点、系统阐述了公安机关调解民间纠纷、调解治安案件,以及审查、主持刑事和解的法律依据、适用范围、程序规范与法律效力等相关内容。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朱寿民 著“市域”是指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新的概念,从字面表述上看,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组合,体现的是国家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在“市域”范围内的落实。本书汇集了政法部门,行政部门及高校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认识,以及从不同的方面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论述,以期更为妥善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各类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刑事侦查实务陈汉彬 著本教材是根据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内容,并结合教学实践、职业技能需求和刑事侦查发展状况编写的,教材内容编排合理,贴近职业实际。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注重对部分专业知识的重新整合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全书在保证理论体系清晰、完整的前提下,力争做到实用为先、够用为度、宽基础、厚专业。全书共6单元,主要内容为:刑事侦查概述、刑事侦查程序、犯罪现场勘查、刑事侦查措施、刑事侦查技术、刑事案件侦查等。本书可供高职高专院校及职业培训学校的警察类专业师生使用。
-
刑法案例教程姜涛 著《刑法案例教程》分刑法总论与刑法分论上下两编,合计十八章。其中,上编包括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体系与解释、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与犯罪论体系、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刑罚的体系与种类、量刑情节与量刑制度、行刑制度等十大内容;下编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与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等八类犯罪。书中选取案例基本上系最近十年司法实践中发生的真实案件、重大案件、争议案件、有影响案件,合计112个。在案例的编写体系上涉及基本案情、争议焦点、裁判结果、裁判理由、相关法条、思考问题等,特别说明的是,本书并没有针对案例进行述评,而是给学习者留下讨论、反思的空间。
-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风险评估雷小政 著未成年犯罪预防和权利保障也是我国人权发展计划、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2012年《刑事诉讼法》在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中确立的合适成年人、法律援助、社会调查、附条件不起诉等机制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程度不等的“程序失灵”。本项目从国际背景、改革视角、制度“短板”等现实语境出发,发现在我国针对涉罪未成年人的风险评估存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局面,不利于平等保护、协同保护原则的实现。尤其是面对具有留守、流动、单亲、家暴、性侵、网瘾、毒瘾等经历的涉罪未成年人,现有风险评估机制在参与主体、经费保障、保密管理、专业方法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当前司法实践的一个难点是,以京津冀为例,一些少年司法“先进”区域的未成年犯罪“异籍化”严峻,在风险评估及后续的安置帮教、社区矫正中,仍然存在不少“歧视性标签”、“排斥性门槛”现象。从异地排斥走向协同保护是我国社会治理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从国家战略的角度,除了中西部合作外,建议积极推进京津冀地区、江浙沪地区、粤湘桂地区、东北地区等在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上的联动化、协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