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
刑法总论[日] 山口厚 著本书是东京大学教授山口厚先生于2016年出版的《刑法总论》(第3版)教科书的中译本。本书不仅介绍了日本的判例以及学说,还就此展开了详细研讨,并阐明了作者对日本刑法之解释的基本立场:在将自由主义原则置为基础的同时将法益保护作为刑法的任务,即所谓的结果无价值论。从这样的立场出发,作者对于错综复杂的犯罪论体系予以合理的重新构成,并且,提出了若干新的解释论上的建议。
-
腐败渎职犯罪的刑法控制策略暂缺作者本书围绕腐败渎职犯罪的刑法控制策略这一课题,全面分析了古今中外刑法在惩治和防范腐败渎职犯罪中的功能作用及其利弊得失,并结合法律工作者的工作实践和体会,深入探讨了我国刑法在反腐败、惩防职务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有效性和局限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前和今后惩治和防范腐败渎职犯罪的刑法控制策略。总而言之,本书所提出的一些刑法控制腐败渎职问题的策略建议,对于社会各界特别是政法界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着力在筑牢思想基础、强化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会起到积极的有益的作用。
-
金融犯罪刑法学原理刘宪权本书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金融市场上的犯罪行为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研究。本次再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订,一是根据*新的刑事立法与司法解释对该书原有内容进行调整、补充。二是借鉴*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吸收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案例,对该书原有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使观点更趋科学性,论证更富说服力。
-
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刘然暂缺简介...
-
刑事法律文件解读南英暂缺简介...
-
金融刑法立罪研究蒋苏淮暂缺简介...
-
信息犯罪与计算机取证王永全,唐玲,刘三满 著本书以新的视角,对社会信息化以及信息社会法治化建设所涉及的信息犯罪与计算机取证相关技术、法律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融信息安全、信息犯罪、计算机取证与计算机司法鉴定等内容为一体,体现并贯穿了保障网络空间安全预防、监控和打击的“前、中、后”思想。主要包括:信息安全,信息犯罪,计算机取证理论、技术、工具及相关标准规范等基本内容;以及电子数据证据的发现与收集,电子数据证据固定与保全,电子数据恢复,电子数据证据归档、分析与评估,计算机司法鉴定,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取证面临的新技术与新问题等具体内容;另外,还选取了部分与网络空间安全和信息犯罪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作为附录,以适应当前相关课程的前瞻性教学要求和“计算机”与“法律”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结合本书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实践需要,还编写了配套实训用书《信息犯罪与计算机取证实训教程》,以进一步增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需要。本书适用于计算机、信息安全、通信电子、网络安全与执法、法学、公安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本科生高年级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研究生、企事业单位及公检法司等部门工作人员作为教材或参考书使用。
-
刑事法判解研究赵秉志 编《刑事法判解研究(第36辑)》【名案法理研究】栏目中,刊登了5篇主要探讨于欢故意伤害案法理问题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1)赵秉志与彭新林撰写的《于欢故意伤害案的罪与罚》一文,认为于欢案应定性为防卫过当下的故意伤害致死的犯罪,对于欢可予以较大幅度的减轻处罚。二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改判于欢有期徒刑5年,定罪正确,量刑适当,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2)刘仁文撰写的《于欢故意伤害案的学理评析》一文,认为于欢的行为具有正当防卫的性质,属于防卫过当,应当减轻处罚,并认为应当进一步激活我国正当防卫制度的运用,将防卫过当写入刑法分则的具体罪名条款。(3)阴建峰与刘雪丹整理的《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之界分——于欢故意伤害案研讨会综述》一文,对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于欢故意伤害案专题研讨会”上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了综述,既展示了学术界围绕于欢故意伤害案定性引发的观点交锋,同时也反映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对热点案件以及重大现实刑事法治问题的关注。(4)袁彬撰写的《激情防卫的类型及其处罚——于欢故意伤害案的法理分析》一文,认为激情防卫是解决于欢故意伤害案法律与情理冲突的合理制度选择和理论解释方法,于欢的行为属于激情防卫过当,二审判决对于欢行为的定罪和量刑是正确的。(5)周振杰撰写的《侵害预期与正当防卫——基于典型案例的比较论述》一文,从和中国一样都具有大陆法系传统的日本、德国、韩国以及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典型案例出发,探讨了预期侵害对正当防卫成立的影响,以为于欢故意伤害案等典型案例的审判提供域外借鉴和参考。在《刑事法判解研究(第36辑)》的【疑难案件探讨】栏目中,刊登了10篇疑难刑事案例研讨文章。这10篇文章分别对以下10个问题进行了探讨:(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要素及共犯如何认定?(2)未经许可经营保安服务业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3)三角诈骗行为如何定性?(4)恶意赚取积分兑换商品行为如何定性?(5)如何确定追诉时效期限的停止时间点?(6)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既遂标准如何认定?(7)向下属索要公款如何定性?(8)特定关系人共同受贿故意和行为如何认定?(9)国家控股、参股公司、企业是否属于私分国有资产罪中的“国有公司、企业”?(10)刑事案件申诉中证据审查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文章针对性强,问题意识突出,分析准确到位,值得一读。在《刑事法判解研究(第36辑)》的【热点案件聚焦】栏目中,刊登了彭新林与张靓撰写的《刑事诉讼中涉案财物处置的法定化——“黑老大”袁诚家申请国家赔偿案》一文,以备受社会关注的袁诚家申请国家赔偿案为视角,对刑事诉讼中涉案财产的依法处置以及民营企业产权的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公安机关对涉案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要遵循法治原则、处置涉案人员犯罪所得时不得牵连其家庭成员的合法财产等推进刑事诉讼中涉案财物处置法定化的七个观点,颇具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
刑法原理张明楷 著《刑法原理(第2版)/中国大学法学教科书》按照我国现行刑法的体例和结构进行论述,其特点是一本专著式的刑法学教科书。《刑法原理(第2版)/中国大学法学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是,作者抛弃了传统的犯罪构成四要件说,提出两要件说,即犯罪构成由违法构成要件与责任构成要件组成。与作者提出的犯罪构成理论相适应,作者抛弃了犯罪客体的概念,而代之以法益侵害说,并在违法构成要件中予以说明。
-
刑法的启蒙陈兴良 著《刑法的启蒙(第三版)》是陈兴良教授撰写的西方刑法人物志,以在西方刑法学历史上曾经做出重大贡献的十位刑法思想家为单元,勾画出近代西方刑法思想和刑法理论的历史演变的基本线索。在这十位刑法思想家中,既有康德、黑格尔、边沁这样以哲学思想著称的学者,他们对刑法的独特论述值得关注;又有孟德斯鸠、贝卡里亚、费尔巴哈这样对于刑法学科的形成具有创始贡献的学者,他们对刑法基本观念的形成功不可没;同时还有龙勃罗梭、菲利、加罗法洛、李斯特这样对于刑法学派的形成具有开拓功勋的学者,他们对拓展刑法学术视野居功至伟。本书以轻松活泼的笔触处理枯燥晦涩的材料,具有可读性与启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