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民族语文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已由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此版为藏汉对照版。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首都北京创建的担负党和国家重要翻译任务的民族语文翻译机构。建局以来,为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出了重要贡献。
-
民法典合同编实务手册陈志 著如果只阅读民法典之合同编法条,读者可能会感觉内容过于简单而枯燥。 本书*大的特点是法条之后配有大量的相关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都是笔者仔细阅读、挑选,把复杂案情的重点进行归纳总结,追求简单清晰准确,便于阅读,读者学习的兴趣不仅会提高,而且阅读本书后会对民法典之合同编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笔者十余年的执业律师经历中,主要研究领域是合同法,办理了大量合同相关的诉讼,笔者在书中对实务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可供读者参考学习。 本书既可以供无法律教育背景的法律爱好者学习,也可以作为法律从业人员的法条和案例工具书。
-
法律语言模糊性问题研究时宇娇 著语言是法律的载体,从立法到法律的实施都是在法律语境中运行,法的世界离不开语言,在法律特定的思维形态下,语言作为物质载体与之形影相随。法律是国家专门机关制定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直接关系到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财产和自由。因此一般认为,法律语言必须是准确的,法律文本中不得出现模糊语言。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准确性和模糊性都是语言的固有属性。此外,由于法律规范的概括性和法律现象的复杂性,使得法律语言不可避免地出现模糊性。实践表明,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文本中使用模糊语言不但不会影响法律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反而增强了法律语言的表达效果。法律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所谓“对立”就是不恰当地使用模糊词语会影响法律语言的准确性;所谓“统一” 就是在特定情况下恰当地使用一些模糊语言,可以使法律语言达到实质上的准确性。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既具有一定的积极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恰当的模糊性的法律语言可以使法律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性,可以使法律语言更加周延,从而弥补法律的漏洞,同时可以使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而实现个案正义。但是,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也会产生不利于维护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易于导致执法和司法人员滥用职权等消极影响。这些弊端可以通过提高立法者素质和立法技术、规范与引导司法自由裁量权、正确把握法律语言的模糊度、对模糊性法律语言进行语义限定和法律解释而获得一定程度的消解。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案例解读杨立新 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开始施行,同日,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一批司法解释也开始生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通过之后、施行之前的时间里,最高人民法院对以往的民法适用的司法解释进行了全面清理,通过颁布新的司法解释,修订原有的司法解释,废除过时的司法解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正确实施提供了及时的、必要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法律适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作为首批司法解释之一,有一般规定、溯及适用的具体规定、衔接适用的具体规定、附则四个部分,共28个条文,对我国适用《民法典》时间效力制度作出了规定,以适应“民法典时代”背景下的司法实践需要。作者借助参与立法,参加制定司法解释讨论的优势和研究民法理论的基础,对*新颁布的适用《民法典》司法解释进行研究,并且结合真实的案例进行解读,打造了这套《民法典司法解释案例解读丛书》,旨在揭示司法解释的条文要义,准确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条文的适用规则,保障正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更好地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助力于民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
中国医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刘建,黄璐 著当前,我国医药行业正处于由仿制药生产为主向“仿创结合”转变的新时期,提高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将有助于调整医药行业结构,增强我国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书从医药企业权利管理、专利信息和商标信息管理、专利申请与审查、专利诉讼、合规管理、IPO上市中的知识产权、不同企业知识产权特点和综合管理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我国医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方方面,以供我国医药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学习和借鉴。
-
裁判说理论王利明 著本书在总结我国司法实践经验并充分借鉴域外法实务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现行立法为依据,对裁判说理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探讨,系统阐述了裁判说理的功能、对象和方法。本书深入分析了我国古代判词说理的风格,并对两大法系裁判文书说理的基本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针对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裁判说理不足的现状,本书提出了裁判说理的原则、依据、框架以及制度保障等,并主张裁判说理应当坚持情、理、法的结合。本书系统阐释了裁判说理中法律解释与法律论证的基本方法,可以为司法实践中强化并正确展开裁判说理提供重要参考。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王丹丹 著本书主要通过对民法典和原婚姻法进行统理,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相较原婚姻法的改动全部整理出来作为问题,以问题导向从实务案例中选择能够说明问题的真实案例,对其进行分析解构,从法院审理婚姻家事案件的判决结果角度进行分析,并列明双方当事人及法院各方对于案件的不同观点。同时,从律师实践办案经验的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近些年来不断完善的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出点评。同时,本书注重从学者的角度阐述不同观点的根源所在和立法支撑,以及引发的一些立法思考。
-
民法典担保制度及其配套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高圣平 著民法典中的担保制度分散于物权编与合同编。本书将民法典中分散于各编各处的担保制度法律规定整合在一起,从新旧法条对比、条文释义和适用本条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视角对各个条文逐条进行深入分析,便于读者学习掌握民法典中担保制度的新规定新内容,以利于民法典的贯彻实施。本书还对既有裁判作了相应整理,将裁判中的分歧及本书作者的观点穿插于各条文之中,以利于裁判中的准确把握。全书涉及民法典的94个法律条文,总字数约50万字。
-
现代科技的民法议题王康 等 著生命科学被称为21世纪的科学,生命科学技术也被认为是信息技术之后将统领世界经济的排头兵。这些技术突破给人类带来了莫大福祉,但也引发了空前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本书在系统梳理目前在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中引发的主要法律问题,以期为生命科学技术与法律、道德的互动,*终实现法律的*终调整功能。
-
民法典物权编法律出版社法律应用中心 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