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
-
看得见的正义杨子强 著作为民事诉讼诸项基本原则中“最熟悉的陌生人”,言词原则常被认为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审判方式,内涵“一目了然”,不需深究也无可多言。这种“望文生义”的研究状况,使得言词原则的范畴、定义、关系等基础概念在学界缺乏有益的讨论,各说各话之间难以形成理论共识,更谈不上对实际操作层面的言词原则进行动态而深刻的把握。尤其是在科技迅猛发展带来审判方式深刻变革的当下,“智慧司法”的实践创新迫切需要言词原则理论创新的有效供给。本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试图在展开现实的复杂图景前,以文本的、历史的、制度的多种方式搭建起言词原则的基本理论体系,从而构筑一个权利保障周全、现实适应力强的现代化言词审理模式。
-
商标法通识袁春晓 著本书以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为蓝本,从专业律师的视角具体分析商标法的内容,对商标法修改的部分条文着重进行了解读。商标作为区分商品和服务来源的重要标识,在企业的商业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内容通俗易懂,以逐条解释的方法进行,无论是对初学者还是具备一定商标基础知识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难得的读本。
-
民事公益侵害阻断程序研究丁宝同 著民事诉讼制度之“公益”价值目标可一分为二:“集合性公益”和“纯粹性公益”。基于其间之本质差异,承载二者的制度逻辑和程序原理必须区分。在以私益救济为本质目标的传统民事诉讼制度体系中,为满足对“集合性公益”的救济需求,以共同诉讼为基础又形成了代表人诉讼、选定当事人诉讼、集团诉讼、示范性诉讼(实验性诉讼)、团体诉讼等诉讼模式。因其以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主体)数量众多为共同特征,故学界又习惯性统称为“群体性诉讼”。它们依托于“诉讼担当”或“诉讼信托”之程序原理而得以融入传统民事诉讼制度体系,并且开始超传统民事诉讼模式之私益属性而承载一定意义上之公益属性特征。但其公益化的程度有所区别:代表人诉讼与选定当事人诉讼仍坚守私益属性原理,仅通过技术性规则间接实现程序效果的公益性扩张;集团诉讼和示范性诉讼(实验性诉讼)为实现程序效果之公益性扩张而采用的技术性规则更为激进,已经在酝酿突破私益属性原理的可能;团体诉讼则聚焦于群体性案件中所蕴含之“集合性公益”的不可分性和扩张性,并通过“停止侵害之诉”或“撤销之诉”的诉请形态直接实现程序效果的公益性扩张,其制度功能处于“集合性公益”与“纯粹性公益”的临界状态,在广义上属于公益侵害阻断程序的范畴。
-
民法典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民法典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编写组 编《民法典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参与立法的同志编写。《民法典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中汇集了民法典研究、起草过程中整理收集的重要资料,包括民法典的立法背景、制定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和主要意见等。《民法典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是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律师、法律教学研究人员学习、研究民法典的重要参考资料。
-
身边的民法典张迪圣,张素 著《身边的民法典》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新条文规定,联系与人们紧密相关的衣食住行、物权合同、婚姻家庭、收养继承、购物消费及常见侵权情形等实际需求,通过形象生动的漫画展现身边常见的生活法律问题,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分析解答,为读者解决法律问题、处理法律事务提供实用的解答和指引。 ●网名可以随便起吗? ●不动产、动产怎样抵押? ●什么是居住权? ●法律对合同格式条款有哪些特殊要求? ●夫妻间如何处理财产关系? ●遗嘱怎样才有效?继承顺序有什么特别规定?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如何处理?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如何弥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著增加了4种新的典型合同,保证合同、保理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合伙合同;完善电子合同;对高利贷和“霸王条款”说“不”;将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列为准合同。
-
南非劳动法研究肖海英 著《南非劳动法研究:历史、制度及个案评析》是国内南非共和国劳动法系统性研究的成果。作者以南非政治经济的历史演进、独特的混合法制度的形成作为研究背景,对南非劳动法的历史、基本制度和劳动法案例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并对南非和中国的劳动法律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总结。
-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9.4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 著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为中国审判指导系列丛书之一。旨在传播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优秀民事审判工作经验,对ZUI XIN疑难精典案例进行探讨与解析,提供审判实践中解决疑难问题的思路,是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履行对下指导的工作平台。
-
民商法研究王利明 著《民商法研究(第八辑)(修订版)(2014-2017年)/王利明法学研究系列·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收录了作者2014年至2017年撰写的部分论文。在此期间,作者针对民法典的编纂特别是《民法总则》的起草工作撰写了相关论文。在《民商法研究(第八辑)(修订版)(2014-2017年)/王利明法学研究系列·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中,作者深入探讨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民法典编纂、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与私法自治、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合同法组织经济的功能、违约中的信赖利益赔偿、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完善以及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规则等问题。在《民商法研究(第八辑)(修订版)(2014-2017年)/王利明法学研究系列·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中,作者还就《民法总则》制定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如习惯作为民法渊源,民商合一体制下的民法总则、民法典对合伙协议与合伙组织体的规范、民法总则与人格权制度的关系、侵害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民事责任等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立法建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法律出版社 著民法典总则编将“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作为立法目的之一,采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通过民事权利专章中列举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股权和其他投资性权利等民事权利,并规定“民事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兜底条款,从而全面系统地确认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项民事权利,构建了完整的民事权利体系,夯实了善治之基。 民法典总则编注重保护人身权利,明文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全面列举人身权利,并置于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其他权利之前,表明民法典重视对人的保护,着重保护人身权利,强调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恪守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 民法典总则编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凸显民法与时俱进、面向未来的立法精神:肯定胎儿享有继承与接受赠与的权利,建立健全成年监护制度,回应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要,明确网络虚拟财产与数据为民事权利的客体,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充分体现民法典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