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宪法
-
宪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胡锦光 主编第三版修订说明借本次修订、重版之机,订正了原版中的舛误和不规范之处,并更新了大部分章节开篇的引例以及章末的“问题与思考”。其中,更新的引例均是最新的宪法事例或案例,方便读者对该章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也作为宪法理论与实践的连接点。“问题与思考”的题目更新为最新的司法考试、法律硕士考试、考研真题,意在检测读者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歌德在《浮士德》中借魔鬼之口说: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或许这个说法对于宪法学同样适用:纵然近年来宪法学理论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相比日新月异的政治实践而言,宪法学并未给现实以妥帖的解释和安顿。本书正是想在宪法学的理论和实践之间“顾盼流转”,借此给予读者关于宪法以及宪法实施更加深刻的理解。书中所引介的中外宪法理论和实践,都是前贤对于建立“更加良善的国家和政治”的思考和探索,也必将烛照我们的未来之路。
-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何华辉 著《武汉大学百年名典:比较宪法学》是一部20世纪80年代的关于宪法学理论的综合性的著作。《武汉大学百年名典:比较宪法学》将主题范围从某一领域扩展至全世界,对当时世界主要国家的宪法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这种介绍并不是对各个其他国家的宪法理论进行独立的介绍,而是在宪法学的主要的法律范畴内进行了对比,向读者展示了外国的宪法理论,其视角是广阔的,且更容易理解。《武汉大学百年名典:比较宪法学》将宪法学理论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宪法学的原理,另一部分是宪法学规范。《武汉大学百年名典:比较宪法学》在第一部分介绍了有关宪法的基础性理论,如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宪法的分类、宪法的结构、宪法的原则、宪法的实施与修改。第二部分作者介绍了关于宪法中的一般规范,如国体、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与结构形式等国家制度、经济制度,和公民在政治、社会、生活方面的基本权利以及代议机关、行政、司法和国家元首等国家机关,最后还介绍了与宪政密切相关的政党制度。两个部分相辅相成几乎涵概了全部宪法学的基础理论。
-
化解法律与道德之争邹利琴 著法律与道德的论述,一直是法学理论的最重要部分,也是最有争议的部分。宪法论证理论聚焦了法律与道德的争议。《民权学子文丛·化解法律与道德之争:以宪法性权利为原则》主要研究宪法论证的正当性问题。从经验层面上,我们可以为建立宪法论证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这些理南都不是建立宪法论证的充分条件,因为在经验论据中宪法论证的功能会有缺陷,实际效果也有反例,而且并非所有国家都有此种制度。鉴于此,《民权学子文丛·化解法律与道德之争:以宪法性权利为原则》拟从道德和政治哲学层面,尽力探索建立宪法论证的正当性理由而非必要的经验理由。
-
中国宪法年刊许崇德,韩大元 主编《中国宪法年刊(2012)》由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主办,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会长许崇德教授,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会长韩大元教授任主编。自2005年起,《中国宪法年刊》每年出版一册。在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的组织和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宪法年刊(2012)》历经数月编辑完成,现对各部分内容做如下说明。第一部分为“年度论文选编”,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选自宪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保持往年年刊的编辑传统:按照学术委员会规定的程序,本部分论文先由两次年会承办方组织专家从年会论文中初选,由学术委员会审稿选定。另一部分选自投寄年刊的论文,学术委员会对向年刊的投稿论文按照学术标准进行了筛选。第二部分为“年度重要学术会议综述”。包括中国宪法学研究会2011年西安年会和国际宪法学协会2011年中国西安圆桌会议的学术综述。其中,西安年会是新的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发起成立大会,具有特别的学术意义。第三部分为“年度宪法学学术活动”。编辑部多方搜集整理了2011年年度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地方宪法学研究会以及其他学术组织举办的宪法方面的学术活动。欢迎有关单位和学人今后为年刊提供学术活动的信息。第四部分为“年度宪法学研究相关参考资料”。该栏目从《中国宪法年刊》(2007)开始设立,目的是为宪法学研究者提供了解该年度我国宪法学研究进展与基本状况的信息,掌握宪法学研究的一些基本资料。本年刊收集的著作、教材、论文主要为2011年出版和发表。需说明的是:(1)由于受资料收集客观条件的局限,年度著作、论文的收集可能有所遗漏,敬请作者谅解;(2)因年度论文较多,为方便阅读,编辑部根据宪法学的一般体系做了分类;(3)年度博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由部分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提供,资料来源有限,因本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包括宪法学和行政法学两个方向,而年刊为“中国宪法年刊”,故只选择宪法学方向相关的论文目录。
-
西方宪政史顾銮斋 编《西方宪政史(套装全5卷)》将西方宪政看作一个统一的概念,一个关于人民、宪法与政府三者之间关系的概念,拟为读者提供一个中等规模但涵盖全面的西方或欧美宪政发展的历史读物。全书设五卷共十九章,第一、二、三卷叙述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基督教、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各历史阶段宪政的发轫和发展,第四、五卷描绘欧美各主要国家宪政的发展、革新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为指导,批判性地研究西方宪政文化、了解西方宪政的种种不足与特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社会提供借鉴,可谓中国人系统、全面研究西方宪政历程的补白之作。
-
宪法权利视野下的劳动权研究张晓明 著《宪法权利视野下的劳动权研究》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出发,以劳动权宪法规范为基点,以演绎和归纳为基本手段,运用规范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将基本权利的基础理论具体运用到作为宪法权利的劳动权领域。以中国为问题的场域,立足本土资源为劳动权的宪法救济设计了可行路径,对如何形成劳动宪法这个部门宪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以使劳动权宪法规范真正成为“劳动生活基本秩序宪法规范”。
-
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君晓红 著注重结合中国实际,正视解决中国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是华东政法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科教学与研究的一个基本特点。作者从博士论文选题到形成这部专著,都体现了华政这个学科的专业特色。可以说,作者的这项研究,紧密结合着中国的实际,主要着眼于改善宪法关于“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规定在刑事诉讼过程和律师辩护制度中的落实情况。她完成的这项研究富有理论的和实践的价值。作者目前正在复旦大学法学院师从著名刑诉法专家谢佑平教授做博士后研究,相信她在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结合的研究方面,今后会拿出更多更好的高价值成果。
-
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体系论范进学,夏泽祥,秦强中国宪法学体系的构建当取决于宪法学自身基本范畴的构建,基本范畴是评价一个学科是否成熟、完善的主要标志。本书把当代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概括为八组十六个范畴,即民主与共和、宪法与法治、基本权利(人权)与国家权力、宪法职权与宪法责任、宪法规范与宪法效力、宪法救济与宪法诉讼、宪法概念与宪法解释、宪法监督与宪法审查。它们大致勾勒出了中国宪法学的基本框架,整个基本范畴体系构成个内部相通、外部协调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各个范畴之间具有逻辑同一性基础,既有独立的价值,又体现其在体系中的不孤立与相容性。每个范畴发挥作用,都依赖于其他范畴提供支持。八对范畴依顺序展现的是宪法运行的全过程,共同致力于宪政理想的实现。这十六个基本范畴之间的运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保障公民基本权利、限制国家权力的宪法规范是裁决宪法纠纷的依据,但是只有经过有效适当的解释宪法各个概念之后,才能在宪法诉讼中充分完成宪法救济,追究违宪者的宪法责任,实施宪法监督,开展宪法审查,体现宪法根本大法的最高法效力,完成民主与共和的宪政理想,宪法之治意义上的法治方才实现。
-
宪法学胡锦光 编著《宪法学(第3版)/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法学系列》与其他宪法学教材相比更侧重介绍我国的宪法制度,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解宪法基本知识时,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更好地掌握宪法这一特殊社会现象所具有的一些本质和规律。
-
宪法学焦洪昌 编《宪法学(第5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公法系列教材》是一本全面介绍宪法学的教科书,内容以中国宪法为主。《宪法学(第5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公法系列教材》在结构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理论篇,主要阐释宪法的概念、分类、渊源、制定、修改、解释、监督实施和历史发展规律等;制度篇,主要研究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等;权利篇,主要探讨权利的概念、种类、保障、限制以及我国具体的权利义务规范等;机构篇,主要介绍我国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国家机关的性质、地位、组成、任期、职权、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作为教科书,《宪法学(第5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公法系列教材》力求知识准确、概念明确、理论正确,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本真的宪政实践,为深入学习研究宪法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