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志
-
仰韶文化中的天文星象符号和士华 著纳西族历史文化与仰韶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作者通过东巴文献与汉文献的对比研究,结合田野考察,认为仰韶文化中的陶符并非文字符号,而是天文星象符号,并破解了柳湾出土的139个陶符所对应的天文星象,为驳斥华夏文化“西来说”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
老广新游之神游南越国南越王宫博物馆,大话国 著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两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历史可从丰富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中得到实证。位于广州老城中心的南越国宫署遗址里就埋藏着一部近于完整的城市建设发展史,而其中的首页,便是被誉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精华所在”的南越国宫苑遗迹。
-
犹太人的故事[英] 西门·沙马(Simon Schama) 著;黄福武,黄梦初 译犹太人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聪慧而拥有源远流长又苦难的历史。犹太人斑驳的历史中,浸透了所在国的浓浓印记。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历史教授西门·沙马勋爵历经40年实地考古、构思与沉淀,凝结成这部《犹太人的故事:寻找失落的字符(公元前1000年—公元1492年)》犹太历史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原著甫一出版即获得塞缪尔·约翰逊图书奖,该奖项是英国针对非小说类图书设立的地位高的一个奖项。沙玛教授通过将考古与历史的细节结合,试图寻找历史的痕迹,还原真实的犹太历史。创作《犹太人的故事》的动机,沙玛先生直言是为了兑现40年前的承诺,完成父亲的遗愿。 故事将你带到从未想象的地方:南阿拉伯群山中的犹太王国,叙利亚犹太会堂荧光闪烁的墙壁,罗马犹太墓地的棕榈树林。书中记载了《塔木德》在巴黎街头燃烧,中世纪伦敦街头的大批绞刑架,改造世界的马略卡反射镜,点燃的蜡烛台,吟诵的圣歌,骡队的货物,满载香料和珍宝的海船……
-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德] 塞巴斯提安·哈夫纳 著;周全 译普鲁士是一个神话。对某些人来说,它代表着秩序、正直与宽容;对其他人来说,它却集军国主义与反动作风于一身。身为普鲁士人的塞巴斯提安.哈夫纳抛开旧有的传说,娓娓道出这个国家的历史。 哈夫纳解释了普鲁士的特殊之处,表明它是一个人工化的产物:普鲁士需要极度强烈的自保意志,才得以将分散各地的国土凝聚成一个相互连贯的整体。在数百年的演进过程当中,普鲁士是由民情迥异的德意志与斯拉夫殖民地区共同生长而成,缺乏共通的血源或宗教基础、没有天然的疆界,以致它只能说是一个“理性国家”。廉洁的政府以及对宗教的宽容,使得普鲁士成为十八世纪欧洲非常现代化的国家。它的危机閞始于法国大革命,它在建立德意志帝国之后陷入缓慢的死亡,国家社会主义则促成普鲁士的毁灭。 哈夫纳探讨这个不寻常的国度时,心中不存偏见、抱持批判态度,但不无钦佩之意,使得这本《不含传说的普鲁士》成为一部关于普鲁士历史的独特著作。
-
壮族伦理思想研究唐凯兴 等 著本选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综合运用伦理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主要从伦理学的视角切入,对壮族伦理思想这一壮族文化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的主体内容分为理论概述、承载形态、规范践行、现代价值等四篇,主要分析论述了壮族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特点、地位作用和形成发展等基础理论问题;探析解读了在壮族民间文学、传统艺术和体育、民族习俗、民间信仰等文化形态文化中所承载蕴涵的壮族伦理道德观念和道德传统;归纳论述了壮族公共生活道德、壮族婚姻家庭道德、壮族经济伦理、壮族政治伦理等道德规范和伦理观念,以及壮族践行道德规范的道德教育和修养的实践活动;探讨了壮族伦理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价值及其有效实现的路径。本选题研究深化了壮族文化的研究内容,也拓展了我国少数民族伦理思想的研究领域。
-
第一声礼炮[美] 巴巴拉·W·塔奇曼 著;万里新 译曾两次获得普利策奖的著名历史学家芭芭拉·W. 塔奇曼这次将视线投向自己的国家。塔奇曼以独特的方式精彩地分析了美国革命,将战争置于英国跟法国和荷兰长达数百年的纷争中,展示了为什么这两个国家的救助使得美国独立革命的胜利成为可能。她以崭新的笔触揭示了交战方海军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为乔治·华盛顿将军绘制了一幅精彩的肖像,并通过引人入胜的细节重新描绘了至为关键的约克敦战役。《第yi声礼炮》是部引人入胜的历史著作,生动描写了那些曾经帮助缔造美国的人物和事件。塔奇曼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呈现了动人的细节和宏大的理论,笔触华丽、挥洒。
-
成为黄种人奇迈可(Michael Keevak) 著;方笑天 译你有没有曾经注视过镜中的自己,虽然皮肤不算白皙却应该怎样也称不上是黄,然而东亚人长久以来却都被称为“黄种人”,这种说法显然不是在客观描述我们的肤色,而是冲着西方“白种人”而被“发明”出来的。 此书着力于再现西方社会对东亚人群进行描述和理解的观念史变迁,考察了“黄种人”观念的起源,人种分类理论中“黄色蒙古人种”在西方科学界的定型,以及这一学说如何传播至东方并为东方社会广泛接受的知识过程。只有深入了解种族思维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才能知道种族观念、人种分类知识是多么的荒谬和危险。
-
通鉴吐蕃史料古汉藏译苏晋仁 编 李加东知 贡保吉 译北宋时期由司马光所主编的《资治通鉴》中收集了许多纪传史的未见资料,故吐蕃之事,亦多《新唐书》《旧唐书》所缺的,苏晋仁根据《资治通鉴》中对吐蕃的记载编成《通鉴吐蕃史料》,以补汉文史料对吐蕃记述较少之憾。作者李加东知在参考其他吐蕃王朝时期的藏文史料的基础上将《通鉴吐蕃史料》一书翻译成藏文,译文力求忠诚于原文,且合乎藏文表达习惯,文字简练、流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学术价值。
-
保靖县民族志保靖县民族事务局 编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及《湖南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的规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按照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基本原则,努力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专志特色和民族特色,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
额吉河宝贵敏本书是作者历经十余年的辛勤劳动,经走访、记录、整理并参阅大量文献资料,最终汇集成的一部令人动容的蒙古族妇女口述资料。字里行间,作者对女性、对蒙古族的珍爱,以及由此引发的恭谨、纤柔、无私的情感,使全书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情怀。从内容上看,本书虽然只收录了17篇文章,但口述对象的社会角色非常丰富,既有普通农民、牧民,也有知识分子、王族后裔、书香世家子弟。从家庭角色来看,妻子、母亲、女儿等家庭群体中女性所扮演的各个角色,在书中几乎无一没有呈现。这些女性的历史,构成了各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百余年的历史。而这种女性视角的述说,也为蒙古族这个以男性英雄为标志的民族,增补了一份缺失已久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