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志
-
犹太史研究入门张倩红,艾仁贵 著作为国内一本犹太史研究指南,《犹太史研究入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犹太史研究的各个方面,为犹太史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入门指导。除了概述犹太历史的基本框架、介绍犹太史的原始文献外,还对研究发展史和主要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展现了当前犹太史研究中的重点问题。附录所列的学术资源、关键词和推荐阅读文献,为读者进一步了解与深入犹太史研究提供了路径与参考。
-
黎族现代历史资料选遍王献军,陈有济 编在黎族史的研究中,对黎族现代史的研究与对黎族古代史的研究相比要薄弱得多,如在专著方面,无论是靠前还是国外,都没有出版过一部黎族现代史的专著;在论文方面,目前发表的有关黎族现代史的论文,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也不高,很多都是发表在报纸上或刊物上的字数很少的介绍性文章,且还大都集中于革命史和党史方面,范围很窄,而民国时期丰富的黎族经济、教育、文化、社会、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则较少有人问津,其中的一些问题甚至根本没有被研究到。
-
僰氐羌源流考应骥暂缺简介...
-
国际青年学者满学研究论集刘小萌2015年9月,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满族文化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编辑部合作,在吉林师范大学(吉林省四平市)成功举办了“国际满学青年学者论坛”。这是近年来满学研究的一次盛会。在开幕式上,我曾将这次会议的特点概括为三点:一是会议的国际性;二是会议以青年为主体,并与前辈学者展开积极对话;三是参会学者对挖掘利用满文档案等新史料的高度共识。相比其他专业领域而言,海内外真正从事满学研究(包括历史、语言、宗教等)的人员并不算多,但国际化程度较高,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乃至欧洲,都有一批研究者,并形成各自的传统与特色。经过几代中外学者的辛勤耕耘,这一学术领域早已硕果累累,在继承中求得发展,在创新中不断开拓,通过国际间日愈密切的交流把研究不断推向深入。学术界通过举办各类研讨会以推进相关研究,本来就是惯例,满学研究也不例外。而在国际会议前冠以“青年”二字,当属首次。在满学这一传统研究领域中,近年来有一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举办这次会议的初衷,就是为海内外从事满族史、清史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交流平台,促进人才成长,提升满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会议共收到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日本、韩国和美国青年学者提交的41篇论文。多数论文题目新颖,内容充实,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当今满学新锐的鲜明特色,同时也凸显出他们对挖掘、运用满、蒙等多文种史料的高度重视。尽管一些论文在文字技巧等方面可能略显稚嫩,但作者在选题、研究视角乃至研究深度等方面的造诣,足以彰显后学们的蓬勃活力和强烈进取意识。本集所收25篇论文,即是这次会议论文的一个集萃。这标志着学界新人携手共进的一个新起点,同时也昭示着这一研究领域将拥有更为灿烂的前景和未来。
-
刻写青海道暂缺作者丝绸之路青海道曾是一条有名的靠前贸易通道,中原丝绸、茶叶等经此道输往中亚、南亚等地,中亚、西亚及青海地区的香料、玉石、羊毛、马匹等,经青海道各干线运进中原。青海道曾发挥过重要的政治功能,中亚诸国使团、吐谷浑王国借此道与中原交好,文成公主也经此道入藏……汉族、羌族、鲜卑、吐蕃、回回(回族古籍旧称)等民族,曾在这条道路上书写下辉煌灿烂的历史。它不仅承载了过去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也是我们探索未来之路的重要资源。 本套丛书分《刻写青海道》《凝眸青海道》《风物青海道》《复兴青海道》四种,分别由青海省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青年学人李健胜、刘大伟、李言统、张效科担纲完成。从历史学、文学、民俗学、经济学等角度研探、回眸、体味青海道,并试图从中汲取复兴青海道的人文与社会资源。
-
欧亚备要周伟洲 著;周伟洲 编本书是对汉、藏文有关史籍所载吐谷浑资料的多方位辑录、整理与校释。编者在尽力收集、整理有关吐谷浑资料的基础上,编辑成此书。本书辑录的数据,基本上起于西晋,迄于北宋;以二十四史中有关资料为主,兼收史学论著、文集、文物考古数据,以及敦煌,新疆发现的汉藏文书、简牍等。所录资料,按其性质共分五卷,即专传,人物传志,散见资料编年录,敦煌、新疆发现的古藏文写本、简牍及其他散见数据。本书1992年曾于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次增订出版,又补充了一些新资料,改正原版一些错讹之处;附录中又收录了作者《吐谷浑在西域的活动与定居》一文。丛书简介:“欧亚备要”丛书所谓“欧亚”指内陆欧亚(Central Eurasia)。这是一个地理范畴,大致包括东北亚、北亚、中亚和东中欧。这一广袤地区的中央是一片大草原。在古代,由于游牧部族的活动,内陆欧亚各部(包括其周边)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有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内陆欧亚常常被研究者视作一个整体。 由于内陆欧亚研究难度大,早期的研究者要克服的障碍往往多于其他学科。本套丛书选择若干较优秀、尤急需者,请作者修订重印。这些原来分属各传统领域的著作(专著、资料、译作等)在“欧亚”的名义下汇聚在一起,有利于读者和研究者视野的开拓。
-
索伦部的西征与戍边阿力本书依据《清实录》《清史稿》等历史资料,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索伦部族西征及其戍边的过程,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全书彩色插图印刷。清朝康、雍、乾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历史发展过程中,索伦部族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与其他民族一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开发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为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有利条件,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积极意义。列入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协收集、整理、刊出的文史资料汇编系列专辑。
-
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客家民系的形成及其源流陈支平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论述了客家民系是由南方各民系融合形成的,客家血统与闽、粤、赣等省的其他非客家汉民血统并无差别,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一千多年来大融合的结果。本书吸收了罗香林教授的不少合理观点,并摆出大量的史实记载,用坚实的资料支持论点。同时,本书引用了大量的族谱,有许多借阕于民间私家,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下编主要将客家民系与其他民系进行比较研究,论述了福建客家人的民系分布与人文特征、闽西客家的从商性格与连城海丝之路、从族谱资料看客家人向闽南漳州的迁移历史等问题。全书合共约17万字。《客家学经典论著》丛书由有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东教授担任主编,荟萃近一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客家学研究的代表著作,作者包括已故有名历史学家罗香林教授、梁肇庭教授,当代有名人类学专家庄英章教授(台湾地区)、有名国学专家陈支平教授(夏门大学)等人,全套丛书约50种,是《世界客家文库》的奠基之作。
-
布依族做桥影印译注罗世荣,吴沛常,贵州省荔波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布依族古籍包括布依族民间习俗活动使用的择课、地理、说唱记本和民间歌谣记本等,这些卷本中尤以习俗说唱卷本蕴含布依族语言和文字*为丰富。布依族民间习俗名目繁多,其中做桥是一种较为隆重的大型习俗活动。该习俗举行仪式一般分为一天祭期、三天祭期、五天祭期、七天祭期等不同祭期段。一天祭期的祭祀仪式就在一天之内举行完毕,而七天祭期的祭祀仪式要进行七天七夜才能完成。选择祭期要视主家家境和需要。无论选择何种祭期,举行仪式时均需掌坛先生(主持习俗仪式的人)师徒分立于祭坛两旁一问一答说唱。《布依族做桥影印译注/贵州少数民族古籍经典系列》所录入的古籍就是布依族民间举行做桥仪式的说唱本。该古籍记述了布依族民间诸神传说、射日传说、洪水滔天传说、万物起源传说等神话故事。借传说故事来赞颂圣母(送子娘娘)再造人类的功劳,教育人们与自然和谐、友爱相处,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积极思想贯穿整卷古籍。该古籍故事情节完整,内容丰富,句式严谨,语句精练,比拟贴切,借喻得当,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该古籍中的所有汉文全部用布依语语音诵读,在用汉字未能完全记录布依语语音的情况下,采用大量的布依族自创文字,以弥补记录布依语语音的不足。该古籍为五言句体裁,句式对仗,押韵工整,是一部研究布依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