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术理论/总述
-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组织史资料 第1卷潘仁杰《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组织史资料》是《中国石油组织史资料》企业卷的组成部分之一。本书收录了自2008年2月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至2013年12月期间的组织机构沿革和领导班子变化情况,比较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地记录了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发展历程。此外,还收录了各所属单位划转渤海钻探前的机构沿革和领导人员情况。
-
川渝地区天然气行业发展报告何润民,周娟 编《川渝地区天然气行业发展报告(2020版)》包含宏观经济、天然气资源、天然气储运、天然气市场和天然气政策5篇。宏观经济篇主要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国内外天然气行业发展与展望、川渝地区能源行业发展与展望;天然气资源篇主要分析川渝地区天然气资源与勘探进展、天然气开发与生产形势;天然气储运篇主要分析川渝地区天然气管道建设与运营、储气库建设与运营;天然气市场篇主要分析川渝地区天然气市场消费、天然气供应、主要燃气公司状况;天然气政策篇主要分析国家天然气行业政策现状、川渝地区政策落实和执行情况、天然气政策发展趋势。
-
吉林油田组织史资料 基层卷 第1部第3卷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2012年9月,吉林油田分公司同时全面启动了《中国石油吉林油田组织史资料(1961~2013)》企业卷和基层卷的编纂工作。至2017年6月,基层卷全部告竣。基层卷全面收集整理了吉林油田迄今为止47家所属单位组织发展脉络及人事更迭。本书为第三卷,收录了英台采油厂、英台综合服务公司、套保油田项目经理部、油气开发公司、油气合作开发公司(对外合作部)成立至2013年的机构沿革、领导更迭等信息,希望基层卷的出版与企业卷一起化作一部史诗、化作一面旗帜,化作一支号角,感召更多的吉油人为这片油海付出满腔的热情、挥洒无穷的力量,来续写吉林油田更大的辉煌。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炼油与化工业务20年王志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年系列(以下简称集团公司20年系列)是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年鉴》(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年鉴》)1999卷至2018卷中相关内容,由中国石油档案馆和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组织编辑,全面、系统记载1998—2017年期间主营业务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重大事项,反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98年7月成立至2017年12月改制更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之间的20年,相关业务、管理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就。集团公司20年系列分为8个分册。本册是《炼油与化工业务》分册。
-
形式语言基础黄春平 著来源于平面、色彩和立体的“三大构成”的形式原则始终是设计基础教育的核心部分。本书力图在此基础上将形式法则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从平面、色彩和立体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具体的艺术与设计经典作品进行详细的阐释和论述,使学生从中领会到形式语言的基本特点和内在规律,为其顺利进行设计专业训练提供坚实的基础。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本、专科艺术设计教师与学生使用,也可供同等学力人员和广大美术爱好者使用。
-
五轴数控机床误差建模与精度测评方法研究孙惠娟 著数控机床的精度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首要条件之一。随着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汽车零部件、飞机结构件及现代模具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曲面变得越来越多,因此对数控机床的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以“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为背景,针对实际企业中所采用的大型龙门、立式及卧式等五轴数控机床精度检测和评价的实际需求,开展了五轴数控机床误差建模与精度评价技术的研究,深入研究了数控机床误差检测方法、误差辨识与分离机理、误差分析模型及精度测评方法,对我国高档数据机床的自主开发及精度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
卷烟工艺质量测试与分析评价指南鲍旭东 编卷烟工艺测试与分析评价是衡量卷烟制造过程工艺保障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的重要手段。《卷烟工艺质量测试与分析评价指南》为了进一步统一和规范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各卷烟厂工艺质量测试内容和分析评价方法,指导各卷烟厂工艺质量测试与分析评价工作,持续改进加工技术,提高工艺保障水平,稳定和提高卷烟产品质量,实现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均衡发展,明确了工艺质量测试启动与准备、测试内容及方法、数据处理及标准化、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建立了系统性的工艺质量测试与分析评价方法,构建了关键质量特性、工序、工段合格率的测评模型,为各卷烟厂开展工艺质量测试与分析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操作方法和判定标准,对开展卷烟工艺质量测试与分析评价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组织史资料潘仁杰《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组织史资料(第1卷附卷 套装上下册 1964-2008)》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发的《编纂工作方案》《编纂技术规范》作为编纂工作的根本依据和技术规范。指导思想。《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组织史资料(第1卷附卷 套装上下册 1964-2008)》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广征、核准、精编、严审”的工作方针,全面客观记述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组织演变发展历程和人事变动情况,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交流”的作用。断限。《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组织史资料(第1卷附卷 套装上下册 1964-2008)》收录始自1964年1月,下限断至2008年2月。指代。《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组织史资料(第1卷附卷 套装上下册 1964-2008)》“中国石油”以1988年9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成立为界,之前泛指中国石油工业,之后特指“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部”“石化部”“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等简称分别指代“石油工业部”“石油化学工业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此外,《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组织史资料(第1卷附卷 套装上下册 1964-2008)》中“渤海钻探”“渤海钻探公司”“渤海钻探工程公司”“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均特指“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褶皱冲断带断裂建造及油气封闭性研究裴仰文本书应用“三角剪切定量模型”对我国西部典型褶皱冲断带开展了复杂构造建模及恢复,解决了层长层厚不守恒构造剖面的平衡剖面恢复难题;运用Midland Valley建立了褶皱冲断带的三维构造模型,定量评价了断距的空间分布及其对构造样式的控制作用;并进一步运用地质力学建模模拟并定量分析了褶皱冲断带三维构造演化史及应力应变演化史。结合大量实例研究,创新性地建立了多尺度断层建造及断层封堵评价技术,从断层演化过程、断层封堵种类、断层封堵形成过程、断层岩分类、断层封堵评价方法、断层油气运移属性主控因素等方面对断层油气封堵性进行综合评价。该著作研究成果对推动逆冲断裂带结构及油气运移特征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
测震分析预测技术方法工作手册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编自1966年邢台地震起,中国地震预报工作开启了漫长的科学探索,经过地震人50多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人们在认识地震发生过程,掌握和应用地震预报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地震预报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某些成功,积累了丰富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产出大量的有关地震预报的研究成果和专著以及近400次M≥5.0地震震例,正式出版15册《中国震例》(1966-2015)。这些文献成为广大地震预报科学工作者必备的基础资料。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是基于部分震例,针对某项异常、或某一区域的某种预测方法的研究,涉及了部分基础知识。但鉴于论文、专著都是一些探讨性的研究,没有系统地、全面地介绍技术方法或前兆异常的基础理论。而《中国震例》仅仅是针对单次地震前异常现象的汇总,缺乏利用各技术方法进行全时空扫描的虚报率、漏报率相关统计研究。目前我国地震预测研究仍处于基于震例统计的经验预测阶段,日常震情跟踪与年度危险区判定依据主要来自《中国震例》的经验总结。因此,迫切需要系统清理出具有普适性、指标性的方法来指导预测工作。为了获取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相关的前兆信息,充分发挥地震监测预报各学科专业团队的攻坚作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于2014年组织成立了测震、形变、地下流体和电磁四个学科的分析预报技术管理组(中震测函[2014]7号),开展了前兆异常核实、预报效能检验、预测指标梳理、技术方法整理等一系列分析预报业务工作。从2015年开始,四大学科技术管理组组织众多专家历经5年的清理研究,对我国50年来积累的震例和现有的预报技术方法进行了认真总结、系统梳理、科学评价,遴选出一系列当前预报人员使用频率高、通过预报效能检验的技术方法。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密集综合观测技术的强震短临危险性预测关键技术研究》的资助下,四大学科管理组有关专家梳理总结了与地震预报业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异常识别方法、异常判定规则以及预测指标体系,编写了《地震危险性判定技术方法系列丛书》,供各级分析预报人员和科研人员参照使用,逐步推进预报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和指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