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术理论/总述
-
径流式叶轮机械理论及设计杨策,施新 著径流式叶轮机械理论和设计方法是透平机械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本书简明、系统地讲述了径流式叶轮机械理论和设计方法,特别是近年内关于径流式叶轮机械理论和设计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共分10章。第1章介绍了径流式叶轮机械的应用实例,目的是使读者在开始阅读本书时对径流式叶轮机械的用途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第2章介绍了叶轮机械多维气体动力学方程。由于湍流模型在叶轮机械理论研究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本章中还给出了多种叶轮机械内部流场计算广泛使用的湍流模型。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叶轮和扩压器之间的匹配研究是离心压气机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在第3章专门对离心压气机叶轮和扩压器之间的匹配问题进行了介绍。第4章是关于叶?只的谝都饧湎缎孤┝鞫砟谌荩悸堑街崃魇揭堵只岛途读魇揭堵只狄都饧湎缎孤┝鞫某梢蚴窍嗤模虼吮菊碌哪谌莶⒉痪窒抻诰读魇揭堵只狄都饧湎缎孤┝鞫5?5章是离心压气机的初步设计及分析,重点是离心压气机叶轮进出口尺寸和流动参数的确定原则等内容。第6章是径流式涡轮初步设计及分析,重点是关于径流式涡轮进出口几何尺寸和一些气动参数的确定原则。第7章和第8章分别是关于离心压气机的性能预测和径流涡轮的性能预测方法,其中第8章提出了结合准三元流动分析的涡轮性能预测方法。第9章是关于叶轮叶片成型方法的内容,由于压气机叶片成型方法和涡轮叶片成型方法相同,因此这一章以离心压气机叶片成型方法为例进行介绍。考虑到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日益成为叶轮机械发展的重要工具,第10章介绍了现代计算流体动力学在叶轮机械内部流场计算中的应用。本书面向所有研究透平机械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科研人员,也可以作为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加檬椤?
-
提高油层波及效率增产渗流理论和方法朱维耀、鞠岩、王世虎、崔吉、孙玉凯本书是一本有关油田提高波及效率增产渗流方面的专著。全书共分为五部分,分别论述了堵水调剖增产渗流理论、吞吐增产渗流理论、非均匀介质油层不稳定注水开发增产渗流、低渗透储层开采评价分析、低渗透油田压裂开发基本规律和效果分析。重点阐述了增产渗流的基本原理、模拟方法和使用技巧等。书中除对基本数学模型叙述外,还对提高波及效率增产渗流模型的运用及增产评价方法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各种模型在开发中的应用实例。本书适合石油工程技术人员、科学技术工作者及石油院校教师、大学生、研究生阅读。
-
核安全综合知识《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岗位培训丛书》编写委员会编著为了提高核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人事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2年11月19日颁布了关于印发《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人发(2002)106号),决定在核安全及相关领域中建立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根据《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为:《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核安全综合知识》《核安全专业实务》和《核安全案例分析》。为了方便考生复习和准备考试,本丛书编写委员会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编写、人事部审定的《全国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编写了此书,供广大专业人员培训或自学使用。<
-
特种作业人员应知应会1000问史运硕编《特种作业人员应知应会1000问》为电力生产“1000个为什么”系列之一,《特种作业人员应知应会1000问》力求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包含一定的现场实际操作技能,并注意新设备、新技术培训的应用。本书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包括高处作业、起重与运输、防火防爆、厂内机动车辆驾驶、锅炉压力容器运行与维护。《特种作业人员应知应会1000问》采用问答形式,对基础知识和安全规程按难易程度、操作的先后顺序、因果关系等作了一定的分解,试图一个问题集中阐述一个关键知识点或一条具体的安全规程要求,便于读者理解、记忆和掌握。 本书可供特殊工种作业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
技术史(英)辛格 等主编,王前,孙希忠 主译我作为常务主编,与查尔斯·辛格(Chales Singer)、DJ.霍姆亚德(E. J. Holmyard)和A-R-霍尔(A. R. Hall)一起与这部著作发生关系,至今已有35年了。这部著作是按照英国一家领先的化学公司—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ICI)——赞助的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其最初构思为5卷本,旨在最宽泛的意义上囊括从人类文明发端至19世纪末的整个技术史。继而,作为唯一的主编,我负责 1978年出版的涵盖1900-1950年的后续两卷本的工作。牛津大学出版社作为学术著作的出版者,把这两卷本看作它成立500周年庆典的一部分。最后,包括整部著作的综合索引的最后一卷第皿卷于1984年问世。可见,这部《技术史》占据了我的大部分工作生涯。就我而言,对我在过去岁月里观察到的一些变化进行反思也许并无不妥。 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对于这部厚重之作头5卷的支持,是具有卓识远见的赞助的一例。作为一家国际性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公司,它的活动是过去许多代人的成就促成的。它开始有些意外地意识到,一旦产生了需求,居然没有一本能供学者们在进行更专业的工作之前作为首选参考书的综合技术史。这部《技术史》恰如其分地用事实填补了这个空白,以至于除去一例之外,没有一部堪与其媲美的替代性著作出版过,这个例外就是李约瑟(Joseph Needham)的不朽之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它向西方和东方学者同样揭示了新的世界。虽然这部书的第一卷在1954年问世,却仍然未完成,不过已经胜利在望了。极其遗憾的是,原来的5卷《技术史》完成之前,很少有这类发人深思的著作可以援用。也许我们将会在21世纪看到东西方的贡献都整合在其中的一部全球视野的技术史。然而必须承认,这样一种可能性不单单是学术上的,欲使此类计划得以成功,管理人员的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这部及其他著作的主编,我始终明白在多大的程度上应归于作者们,正是他们贡献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创作一个个章节。但是,像音乐家一样,他们的努力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和谐的音乐,完全是建立在他们齐心协力的基础上的。 《技术史》这部著作分两批问世的原因曾招致人们的评论。当1950年着手筹划这部书时,在时间上,世纪的更替似乎剔罗辑上的终点。早年的经验主义为牛顿(Newton)的物理学、拉瓦锡(Lavosier)和道尔顿(Dalton)的新化学及工业革命所遵循。但是,19世纪后半叶不断有新的现象被发现(尤其在电学领域内),这种本质上机械的经典观点是不合时宜的。20世纪伊始,人们看到相对论的出现,随后不久是量子力学的创立。那时,人们发觉这不仅说明了难以与早期的研究相调和的态度变化,而且还要求向普通的读者引进难以掌握的艰深的理论概念。然而到1970年,局面有了一些改观。1945年原子弹戏剧性的突然出现,促使公众注意到原子物理中产生的理论和实用两方面的重大发展,并且新一代的读者已然成长起来,他们所受的教育至少对于这些新的发展给予了关注。因此,把《技术史》从1900年推进到1950年是与时俱进的。意味深长的是,在保持实质上同等研究水平的条件下,这半个世纪需要两整卷的篇幅,而至1900年的技术史则有5卷就够了。自1950年以来,技术演进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了,预期补充的两卷将把《技术史》延伸至今。可以想见,不仅对于当时存在的各个领域的重大进展,而且在微电子和计算机、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空间探索和研究、核动力、机器人等新领域,人们都必定会发现新的天地。 尽管这部《技术史》迄今未遇到竞争对手,它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成功的,即作为更细致的研究的基础,它提供了一份易于了解的文献来源,从而在技术史方面激起了人们的兴趣。有趣的是,这些研究已经显示出地域上的区分。在英国和欧洲其他大部分地方,在技术上注重的是1922年建立的纽科门学会传统—所谓的具体细节进路。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的重要性得到充分的认识,但却是与技术创新直接相关的。然而在美国,近30年来,人们认为社会、政治和经济这些因素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其部分原因是许多美国的科技史学家有着大学文科的背景和少许的工艺知识。然而,说得更严重些,在美国,20世纪的技术被广泛地看作美国的技术的同义语,却把世界其余地方的贡献大大抹煞了。值得高兴的是近一二年内有证据表明,年轻一代的美国技术史学家正在质疑这种内省的、狭隘的态度,而提倡一种更开明的研究方法。 这部《技术史》长期以来一直是标准的参考书,无疑反映了这样的事实:英语已经变成世界上最广泛接受的语言。此外,它的流传因为日文版、意大利文版的出现而增加了。我与T"K-德里(T. K. Derry)在1960年出版的《技术史》头5卷节本《技术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Technology),已经用这些文字和西班牙文、荷兰文面世。很荣幸,中国的科技史学家们现在认为应当把这部《技术史》译成他们自己的文字。我十分清楚这需要巨大的工作量,因此我感谢所有为此勇于合作的人。我衷心地希望,这部书在他们这个有着几千年不断的技术创新史的国家中所激发起的研究,将是无可匹敌的。
-
彩图科技百科全书张存浩,陈竺主编;陈宜张,郭慕依,杨玉芳分卷主编这是一部供受过基础教育的广大公众阅读的彩图版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它试图以当代科学的眼光,描绘一幅关于自然世界和人造器物世界的长卷画面,让广大读者一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总体概貌。众所周知,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科学与技术已高度发达,又高度结合。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都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达,以及公众对它的理解与掌握。历史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是一个不断更新、充满活力的知识信息系统,是一个门类众多、纵横交织的文化知识体系,是一个能变成强大现实力量的人类知识宝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这个知识宝库中汲取力量的多寡强弱,取决于其广大成员对这个知识体系了解与把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随这个信息系统作知识更新的速度和程度。一个人要理解与掌握科学技术,就需要对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了解,即在对其总体有轮廓了解的基础上,对其本质有基本认识。同时,还需要形成与这个知识体系相匹配的知识结构,以便能够与时俱进地进行知识更新。这样,才会具备运用科学基本观点,理解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社会上有关科学技术的各种问题,并做出相应决定的能力,成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由于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博大精深,且在不停地新陈代谢、拓展延伸,对于其方方面面,任何人,哪怕是天赋极高的人,毕一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可能一一地精通。然而,现代社会却又要求每个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需要每个公民对这个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有个概貌的了解。这种概貌的了解,是理解科学(理解它的观点、方法和精神)和进行学习(汲取更多的信息,进行知识更新)的基础。由这个概貌的了解起头,才会有正确的理解和更多的了解。如果没有这种起码的轮廓的把握,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时,难以确立科学的观点、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因此,需要有面向广大公众介绍科学技术知识总体概貌的书籍,而且这种介绍最好是百科全书式的——对知识作概要的综述,又兼有阅读与检索的功能。这就是编委会和出版社编纂这部彩图百科全书的初衷。早在90年前,中国的一批青年学者就认识到,“科学者非指一化学,一物理或一生物学”,“绍介科学不从整个根本入手,譬如路见奇花,撷其枝叶而遗其根株,欲求此花之发荣滋长、继续不已,不可得也”(任鸿隽语)。为此,他们于1915年创办了《科学》杂志,开始了将科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中国进行系统传播的事业。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一事业,他们还合作翻译了科学百科概览性质的英文版著作The Outline of Science,共四卷,冠名《科学大纲》,于1923—1924年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这套科学百科概览式著作的出版,在当时学校科学教育还很薄弱的中国,发挥了很好的科学传播和引导作用,许多有志青年从中了解科学的基础与概貌,补上了人生的重要一课。1985年《科学》复刊后,杂志的编委会和编辑部在办刊实践中,越来越体会到前辈科学家当年创办《科学》,翻译《科学大纲》,从整个根本入手 “绍介科学”的良苦用心,痛感而今要从先进的现代科学文化中汲取精华,要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仍然需要在介绍科学技术的总体概貌上做出认真的努力。于是,便有了.《科学》杂志编辑部策划本书的动议,有了《科学》的出版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列选决策,唷了该选题先后被列入“九五”和“十五”的国家重点图书规划,有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合作出版,有了《科学》的编委、作者,以及两家出版社的许多作者的积极参与。经过了各个方面近十年的共同努力,最后才有了这部彩图百科全书的问世。为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和理解,这部百科全书的编排,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全书共分五卷:第一卷,宇宙;第二卷,地球;第三卷,生命;第四卷,人与智能;第五卷,器与技术。前四卷,分别描述当代科学对物质世界、地球系统、生命系统,以及人体系统的已有认识和相关的技术成果。最后一卷,则着重展示人类科学技术发明的主要产物与历程。为了从实际对象人手,展开深入浅出的描述,各卷条目的选取均以人类探知的客观对象(自然对象或人造对象)为标准,而不从纯理论的抽象概念的角度来选取条目。每个条目的内容都以释文和示图两种方式展开,力求两者彼此呼应,图文并茂。对条目的主题,力求进行跨学科、综合性和探索性的描述;对重要的理论概念,也注意进行必要的介绍和解释。作出这些设计和努力,是希望这部百科全书能为读者勾画出科学技术现代疆界的基本轮廓。然而,要把这个轮廓勾画得基本完备,,而且还要让广大读者容易理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要按编纂这部百科全书的初哀,确定好全部条目内容的知识点,就需要弄清楚,科学素养的知识构成是什么?特别是,当代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知识构成是什么?而这需要有专门的研究。再如,要用彩色示图来说明每条的主题,既需要吃透科学内容,又需要有好的艺术构思,而这两者却是参加编纂的学者和编辑难以兼有的。所以,这次完成的编纂工作无疑会存在不少缺陷,需要广大读者和社会各方在阅读后,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以提高公众的现代科学素养为目标,“从整个根本入手”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是一件长期的艰巨的工作。编纂者诚恳地希望,这部百科全书第一版的问世能为这项工作添砖加瓦,也希望在汲取了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后,能有机会进一步提高编纂水平,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
彩图科技百科全书张存浩,陈竺主编;潘际銮,汪广仁分卷主编人类改变和控制周围环境的活动或手段,通常称作为技术。器即是技术的产物。技术的产生、选择和应用,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促进和制约;技术的发展又会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影响;技术又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行为,其后果具有造福和贻祸的两面。因此,人类必须走健康、持续的发展之路。 本卷通过“石器、青铜器与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力时代”、“电子信息时代”四个章节,展示了人类科学技术发明的主要产物与历程。卷末还附有“技术发展大事记”,可供阅读时备查
-
机器人诞生之路(日本)浅利义远著、黄呈澄译《吉男的探索事件簿》,它借助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及幽默生动的漫画故事,系统地介绍科学常识和高新科技的发展与成果,成功地将动漫娱乐与科技知识传播相结合,是目前国内不多见的优秀动漫科普图书。 《吉男的探索事件簿》丛书按照不同的主题分为8册,分别是《芝麻开门看世界》、《太空历险》、《我是机器人》、《地球家园》、《身体里的战斗》、《人为什么会做梦》、《魔幻光与影》、《机器人诞生之路》。每一册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通过书中四个小主人公——吉男、雅子、菜菜子、彦雄身边发生的或普通或神奇的小故事展开,以孩子的视觉角度讲述了他们发现科学、探索科学、学习科学的奇特而有趣的经历。书中描绘的这些故事均是当代青少年朋友最为关心、最感兴趣的话题,所涉及的领域也极为广泛,包括宇宙星空、地球环境、海洋环境、生命奥秘、自然常识、科技知识等。 本书为《机器人诞生之路》。
-
注射模具的热流道(瑞典)弗伦克勒(Frenkler.D.),(波兰)扎维斯托夫斯基(Zawistowski.H.) 著;(英)沃克登(Walkden,R.) 英译,徐佩弦 译 译简介 本书全面详细论述注射模具的现代热流道技术。介绍了热流道的类型、选择和使用条件,并分析操作的失误。以大量结构图陈述了喷嘴、浇口和流道板的设计原理、制造与装配。充分说明与热流道相关的技术;塑料的流动性能与热性能、熔体充模的流变学平衡、温度控制和热平衡,还反映了塑料加工工程发展中的热流道新技术。同时还介绍高温塑料、热塑性弹性体和多组分塑料等特殊注射时的热流道应用,也介绍叠式注射模、织物衬里饰件和无熔合缝等专门的热流道技术。本书实用新颖,为塑料加工和注射模具生产管理、设计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技术读物,也适用于塑料加工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目录序 概述 1 热流道系统的类型1.1 熔体的传输方式1.2 加热方法2 热流道的使用条件2.1 热流道使用的技术优势和局限性2.2 热流道系统的起始背景2.3 成本分析比较 3 相关的技术3.1 塑料性能的影响3.2 制品质量与热流道关系3.3 使用热流道系统模具的要求3.4 热流道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 4 热流道系统的结构4.1 热流道喷嘴4.2 热流道流道板4.3 封闭式的热流道装置4.4 绝热流道的模具4.5 热流道装置的热补偿 5 温度控制和热平衡5.1 加热器和热电偶5.2 加热区5.3 热损失5.4 功率消耗5.5 温度调节器6 充模平衡6.1 自然平衡6.2 流变学平衡7 热流道系统的选择7.1 热流道系统的确定7.2 流道和浇口的选择 8 热流道的特殊注射加工8.1 顺序式和串接式模塑8.2 装饰片模塑8.3 织物衬里模塑8.4 多组分模塑8.5 高温塑料注射8.6 热塑性弹性体的模塑 9 特殊的热流道模具设计9.1 大型制品模具的热流道9.2 小制件模具热流道9.3 模塑薄壁管件模具里热流道9.4 叠式模具的热流道9.5 长型芯的热流道模具9.6 制品无熔合缝的热流道模具9.7 热流道模具中熔体非常规分布方法9.8 热流道喷嘴模具的系列部件 10 热流道模具的使用 10.1 模具的接收10.2 模具操作的准备10.3 继续服务10.4 维修和贮存10.5 安全工作原则 11 热流道模具的操作失误和典型制品缺陷11.1 热流道系统的泄漏11.2 开关式喷嘴遗留痕迹11.3 浇口的堵塞11.4 浇口拉丝或流延11.5 不完整的模塑件11.6 凹陷11.7 银色或褐色条纹11.8 脱黏12 热流道技术的预测
-
针织时装纸样设计梁富著本书介绍了针织时装纸样设计原理及方法,其中,包括110个款式的纸样图例。重点介绍了较复杂款式的板型设计,同时也介绍了省转移、切割分解的原理办法、基本板型、尺寸定位、宽松服装结构的板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