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
词学通论 中国戏曲概论吴梅 著《词学通论》是吴梅先生介绍词学基本知识及词学发展史的专著。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以及历代代表性词人词作,并对唐五代以至清季词学的源流传承和诸大家词作的利病得失做了精当的点评。 《中国戏曲概论》是吴梅ZuiJu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记述了金元直至明清时期包括散曲、戏曲在内的中国曲学的发展史。此书内容全面,论述精当,影响深远,自问世以来,其重要价值得到诸多有识之士的肯定和推崇,是戏曲研究的必读之书。
-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 著本书是1922年梁启超先生淡出政治舞台,致力于学术著述和文化教育事业后,在东南大学讲授“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讲义。书中分析了儒、道、墨、法四大政治思想流派的哲学观点与政治主张,论述了统一、寝兵、教育、生计、乡治、民权等颇具时代意义的话题。反映了梁启超在经历了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怀疑后,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本书是一部先秦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名作,至今依然是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必读书。
-
秦汉史吕思勉 著本书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之一。吕思勉系中国近代的史学大师,著述丰富,成就卓著。本书初版于1947年,后多次重版,是研究秦汉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与先期出版的《先秦史》一样,本书也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为社会经济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
-
国史要义柳诒徵 著本书站在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引证大量史料,从史原、史权、史统、史联、史德、史识、史义、史例、史术、史化十个方面对中国史学传统做了全面回顾,阐述了作者眼中的中国史学精义所在和基本特征。同时也对如何看待西方的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那些盲目疑古的人提出了批评。全书叙论结合,观点鲜明,充分体现了柳先生“宏通博雅”、“文理密察”的学术研究特点。
-
汉代婚丧礼俗考杨树达 著《汉代婚丧礼俗考》是杨树达代表作之一。作者从《汉书》、《后汉书》等历史著作中摘引大量汉代婚丧材料,编成此书。可谓集汉代婚丧习俗材料之大成,其资料价值不言而喻。可为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实用的参考资料。《汉代婚丧礼俗考》一书,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汉代的婚丧史,书中事例多,史料丰富,论述详尽。《汉代婚丧礼俗考》作为二十世纪学术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代表作之一,不仅被秦汉史学者和社会史学者视为必读书,其学术视角与研究方法,对于所有关心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也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
中国风俗胡朴安 著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摘自历史的志书、笔记、下编钞自近代的报刊、杂著等,两编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自古至今,以近为主,把散见于浩繁的卷帙之中有关风俗民情的资料加以摘钞整理,汇集成册,免除了人们的翻检求索之劳。
-
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 著本书成书于上个世纪30年代,是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专著。全书分为十四章,以时代为顺序详述俗文学发展史,对从先秦至清代诸朝民歌、民谣、变文、杂剧词、鼓子词、诸宫调、散曲、宝卷、弹词、鼓词、子弟书等俗文学样式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与全面的梳理。本书引证资料丰富,以作者自藏为主,这归功于作者前期历时十五六年的资料收集工作。每章后详附参考书目,并列出其版本信息,便于读者核对材料、开拓阅读。
-
庄子方勇 著,方勇 注《庄子》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本书遵丛书体例,每篇由题解、原文、注释、今译、评析五部分组成;导言对庄子其人其书加以介绍,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庄子的宇宙观、人生观、政治观等哲学思想,评析了《庄子》一书的艺术特色,并论及庄子的地位变迁和《庄子》被后代的接受情况,对读者认识庄子及其著作裨益大焉。
-
中庸诠解子思 著《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孝经诠解》以解读古代家喻户晓的儒学经典《孝经》为切入点,配以古代及现当代流传的孝道故事,力求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去粗存精,领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思想真谛。
-
孝经诠解孔丘 著《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孝经诠解》以解读古代家喻户晓的儒学经典《孝经》为切入点,配以古代及现当代流传的孝道故事,力求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去粗存精,领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思想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