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
国家秩序刘光育 著《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现存55篇,约10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后世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韩非子》是中国思想史中命运*奇特的一部先秦典籍,它流传两千年传承不衰,始终被关注,始终被争论,对它的评价也始终毁誉参半。欣赏的称它为千古帝王之书,质疑的称它为厚黑学鼻祖;尊重的尊其为两千年传统政治的奠基之作,鄙夷的斥之为焚百家、愚黔首的罪魁祸首。
-
夜航船全鉴迟双明 著《夜航船》不仅是一部百科全书,也是作者张岱眼中的大千世界。夜航船是古代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人们外出都要坐船,在时日缓慢的航行途中,坐着无聊,便以闲谈消遣,谈话内容包罗万象。《夜航船》并非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较为浅显的文言叙述的文化常识段子,这些条目绝大多数都是人们应该熟知的内容,包括天文部、地理部、人物部、考古部、伦类部等二十个章节。《夜航船全鉴》对其内容进行了精心的注释与翻译,便于读者在忙碌之余轻松阅读。
-
庄子[战国] 庄周 著,思履 编本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个。其中,内篇为庄子思想的核心,有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大道、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生命的价值、道德的标准等,都有详细的论述。
-
天经地义孙永艳 著《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中字数*少的被称为“经”的著作,不足两千字,据说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它被广为传诵,上至帝王将相、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都对之推崇有加,对其思想更是深信不疑,以之为行为之圭臬和立身行世之根本。《孝经》所阐发的“孝道”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百行之宗”“ 五教之要”,对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天籁之音暴庆刚 著《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是先秦道家学派*重要的经典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将《庄子》与《老子》一并视为道家和道教的宗经宝典。《庄子》一书,构思奇特、义理深邃、想象丰富、文风恣肆、气势磅礴、境界高远,堪称千古奇书,是先秦诸子经典中的一朵奇葩。《庄子》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等传统文化,也影响了儒家、佛教和道家道教的发展,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天理昭彰李翚 著《四书集注》,全称《四书章句集注》,是《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本书的合集,是宋代朱熹对先秦时期四本儒家经典进行诠释的著作。此书南宋时被作为国学教材,自元以来一直被奉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赞颂的人认为它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和无可替代的作用,不仅主导中国思想文化六百多年,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形成所谓“东亚儒文化圈”。但也有人对此书及朱子学的批评十分尖锐,甚至痛言其“以理杀人”。 《四书集注》以及朱子学为什么招致如此不同的评价呢?本书试图对此做出较为详细的介绍。
-
知行合一李冬梅 著《传习录》是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王阳明的一部语录体哲学著作,内容主要是王阳明与其弟子、友人之间的讲话记录、论学书信,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 充分展示了王阳明思想的基本面貌,共分上、中、下三卷,是研究王阳明思想的关键资料。《传习录》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堪称王学之圣书、心学之经典,更是儒学思想的宝贵财富。
-
战争艺术邹世猛,徐立恒 著《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孙武所作,是中国现存*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孙子兵法》系统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套十分完备的军事思想体系和战略战术原则,历来备受赞誉。《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兼爱天下陈林 著《墨子》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墨家学派的经典,记载了墨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墨子》一书的思想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为主体内容,并涉及哲学、数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等等,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墨子》一书在流传过程中多有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53篇。
-
隆礼重法张义生 著《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及其弟子著作的汇编,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今存32篇。《荀子》一书有综括百家、融会贯通的大成气魄,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开隆礼重法主张之先,其思想直接影响秦汉制度,乃至以后的中国政治制度。《荀子》一书以儒学为本,对诸子百家之说进行了激烈批评,是先秦时期继《论语》《孟子》之后*有影响的儒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