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治理的法治原理姜磊基层治理契约化作为国家法制【大传统】与民间治理【小传统】的一种契合,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基层社会法制建设的重要手段。
-
预见可能性的犯罪论体系定位研究袁汉兴从法规范的角度看,“应当预见”、“没有预见”以及“已经预见”是判断过失犯罪的关键要素,在上述三个关键词的背后是预见可能性的判断问题。其中,预见可能性的犯罪论体系定位问题最为重要,只有厘清预见可能性的犯罪论体系,才能真正揭示“应当预见”、“没有预见”以及“已经预见”的规范内涵。因此,有必要对过失犯罪中预见可能性的犯罪论体系定位展开刑法教义学探讨,为我国《刑法》第15条的司法适用提供科学合理的解释方案。本书将预见可能性定位于责任阻却事由不但契合“没有责任就没有刑罚”的责任主义原则,而且符合“人为自己意志的创作负责”的自我答责原理,更是体现了“逾越能力无义务”的基本法理。将预见可能性定位于责任阻却事由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能够重构过失犯的认定模式;其次,有利于矫正过失犯司法认定的结果责任倾向;最后,可以此为契机构建过失犯认定的出罪机制。
-
中国传统法理法哲学论张中秋本书是作者探索中国传统法理法哲学的论著。作者从法史中抽绎法理,用法理来解读法史,提出中国传统法理的核心是动态的合理正义观。动态的合理正义观是中国传统法的公平正义观,其内涵为道德、仁义、情理以及这三者的贯通,其原则是等者同等、不等者不等、等与不等辩证变动的有机统一,其目的是惩诫、弼教与成人,其意义是使人在本质和精神上达到像天地、自然那样永久的存在。这实际上是对世界有序性与创生性这一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法律概括与表达,其哲学是贯通天、地、人、法的阴阳—道德文化原理。这是中国人固有的生命世界观和法律价值观,亦是中国传统法理法哲学的正当性和意义所在。
-
民法总论授课实录傅鼎生本书根据华政著名法学教授——傅鼎生老师生前授课录音讲稿整理,原汁原味保留师生互动场景,真实再现华政名师授课风采。傅老师授课生动风趣,深入浅出,本书既可作为初学民法者的入门教材,也可成为研究民法理论者的参考专著。
-
检察官如何思考陈亚东本书是笔者在基层一线从事刑事检察工作十余年的经验总结。全书共三章。第一章“检察官的司法理念——法、理、情的融合”,结合大量鲜活的案例,阐释了刑事检察办案一线检察官对法、理、情的思考和实践。第二章“检察官的初心——司法为民”,讲述了一线检察官如何通过检察办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第三章“检察官的态度——拒绝平庸”,分析了当前基层检察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并结合一线检察工作实践提出了改进建议。
-
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实现机制研究房绍坤本书对承包地“三权分置”背景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实现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并结合现行法的规定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全面论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第一,本书全面分析了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政策与法律内涵,就“三权分置”中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 “放活土地经营权”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对于正确理解“三权分置”政策具有指导意义;第二,本书针对实践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实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法理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对于解决实务难题具有借鉴意义;第三,本书针对“三权分置”的制度核心——“放活土地经营权”,从实现路径上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制度设计与实施方案,对于深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具有参考价值。
-
体育犯罪及其分层治理研究张训1、结合个案对体育犯罪现象、成因、特征进行实证分析。2、通过对政府和社会组织关于体育犯罪的实际防控策略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体育赛事治安防范的经验,建立体育犯罪的风险管理机制。3、通过对收集到的体育犯罪案例和现实中的体育犯罪典型样态进行实证分析,概括体育犯罪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借助概念化和类型化等手段提炼体育犯罪的理论内核和价值根基,以便构建其具有更大普适性的理论体系。4、研究针对体育犯罪的体育处罚和救济,注意不同体育处罚之间的衔接,需要构建针对体育犯罪的刑事司法介入机制,甚至针对特别的体育场域和体育犯罪类型需要司法提前介入。论证我国对体育犯罪行为进行刑法应对的必要性和对策选择。5、提示人们注意体育犯罪的层次性,并且针对这种层次性,合理规划当代体育犯罪分层治理的理论路径,构建当代体育犯罪分层治理机制的基本框架,搭建体育纪律规范、行政规范和刑法规范的法律体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国法制出版社准确界定“间谍行为”,依法惩治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实施的各种间谍活动,体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明确公民、组织开展反间谍安全防范的义务、责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针对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完善了执法措施,规范了执法程序,细化了执法要求。
-
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藏普学旺傣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籍。流传于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永德县等地傣族地区,其文本源为汉文名著《西游记》,但与原作差异较大,是一部完全“归化”了的傣族“西游记”文本。反映了傣族人民对汉文本《西游记》所呈现的文学艺术及其价值观等的中华文化认同。清代抄本,本色,绵纸,线装。开本高60厘米,广36厘米。保存完好。今由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俸正明收藏。
-
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藏普学旺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和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一部云南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卷帙浩繁的云南少数民族典籍中,有一批来自汉族题材、被少数民族群众广泛接受和喜爱的古籍经典,这些经典有的来自汉族典籍的正史,有的来自汉族民间故事或传说……再经过各少数民族重组演绎,艺术再造,成为被各民族群众喜爱的艺术模式。“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藏”丛书,讲述云南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故事。本书为第三卷,收录清代傣文抄本《刘秀走国》,附汉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