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中国现代文学史唐弢主编暂缺简介...
-
呐喊鲁迅本书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集了他在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1918-192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呐喊》描写了“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以便“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作者创作的目的是由于“未能忘怀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所以有时候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进”。作品对辛亥革命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真实的描写,深刻揭示了种种社会矛盾,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对国民的毒害和腐蚀,鞭挞了愚弱国民的麻木冷漠和革命脱离民众的严重错误,表达了对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和对封建统治的强烈不满,体现了作者浓重的忧国忧民意识。《呐喊》的出版为中国现代文学和革命现实主义奠定了基础,它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
水浒资料汇编马蹄疾编《水浒资料汇编》辑录了自南宋以来到“五四”运动约七百多年间,有关梁山泊农民起义的故事记载和《水浒传》及其作者的主要资料,供研究、评论《水浒传》时参考。
-
唐代诗人丛考傅璇琮著本书对初唐、盛唐及中唐前期32位诗人的生平事迹及著述情况,作了详密的考证,或填补空白,或订正错误,资料翔实,论证严密,多发前人所未发。此外,《唐代诗人丛考》还对所考诗人的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以及当时的诗坛和诗歌流派,作了宏观的考察,力求总结出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其中特别是对大历时期南北不同诗人群体的分析,开启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唐代文学研究中群体研究的新风气。本书初版于1980年,学术界认为这部著作的出版“一下子便把唐文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南开大学罗宗强教授《唐诗论学丛考》序)。
-
伪自由书鲁迅著暂缺简介...
-
朵云上海书画出版社在清未声势壮阔,至民国犹余波未尽的海派绘画中,任伯年是一位起关键作用而又常遭文人画家非议的大家。海派巨子吴昌硕气势纵横的花卉画,其发端明显地由任伯年而来。而在人物画方面,任伯年近取任熊、任薰,远涉老莲、新罗,工写兼擅,自出机杼,成为传统有史以来最为突出的写意人物画大师。以笔墨气息而言,或许任氏不及吴昌硕凝练浑厚,由此也遭到了近现代潘天寿等文人画家的严厉批评;但从绘画题材和绘画表现手法而言,则显然远远超过吴昌硕辈,因而任氏赢得了徐悲鸿的极度推崇,并对现代浙派新人物画产生了得大影响。虚谷挽吊任氏“君艺称极,谁能继起”的设问,对于现代中国人物画家来说,至今仍是一个极大的鞭策。由于传统文人画的严重衰退,学院派画家画的蓬勃兴起,任伯年在近年来有重新受到关注的趋势。去年,在任氏诞辰一百四十周年之际,其家乡萧山举办了纪念活动和研讨会。2001年12月,在上海书画出版社暨本刊举办的海派绘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任伯年的绘画与文人画既有密切联系而又所区别的综合特征,又引起了专家和学者浓厚的研讨兴趣。
-
卡拉马佐夫兄弟(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耿济之译本书是大学生必读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为依据,收录了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先生的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本书具有很强的经典性及学术性,该书不仅是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书籍,同时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加强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读物。可供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阅读收藏。
-
死屋手记(俄)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ский)著;曾宪溥,王健夫译本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品,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在本书中以冷静、客观的笔调记述了他在苦役期间的见闻。全书由回忆、随笔、特写、故事等独立成篇的章节组成,由于结构巧妙,交织成一幅沙俄牢狱生活的鲜明图画,勾画出各种人物的独特个性。
-
鲁迅全集鲁迅著这一本书,是这样地编起来的——一九三二年八月五日,我得到霁野,静农,丛芜三个人署名的信,说漱园于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病殁于北平同仁医院了,大家本相想搜集全的遗文,为他出一本纪念册,问我这里可还藏有他的信札没有。
-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Victor Hugo)著;陈敬容译《巴黎圣母院》是一本极有价值而又影响深远的世界著名的小说。作者雨果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大师。小说的故事,是围绕巴黎圣母院而展开的。小说描写的是15世纪的少女拉?爱丝米拉达的悲惨命运。作品通过她的遭遇来表现善于恶、美与丑、真诚与虚伪、平民与权威的斗争,全书人物关系复杂,故事情节曲折。身穿神服、满口仁义道德的副主教,原来是狠毒的伪君子;相貌奇丑、耳聋背驼的弱智人,却有一颗侠义高贵的心;英武潇洒的军官,原来是损人利己的爱情骗子;身份低微、被人看不起的"吉卜赛"女郎,却具有善良纯洁的品格,且极富同情心。只有通过惊心动魄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才能使各种人性暴露无疑;每一次变化,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为什么作者选择了巴黎圣母院做小说的背景呢?因为巴黎圣母院是历史的目击者,它是法国皇帝专制下人民生活的见证。同时,作者借用这宗教的庄严圣地上演比地狱还黑暗的悲剧,使得故事的控诉与鞭挞显得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