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老人与海(美)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著;吴劳译《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渔夫的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他再遭到一条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而在老圣地亚哥出海的日子里,他的忘年好友一直在海边忠诚地等待,满怀信心地迎接着他的归来。
-
白先勇文集白先勇著白先勇回来了。六月底回来的。他只是回来玩。文艺的公开聚会根本见不到他的影子。耕莘文教院举办的暑期写作班请他讲两堂课,这位在美国教中国文学的讲师一再叫苦:“讲些什么呢?我从没用中文讲过课——非讲不可吗?”余光中拍拍他肩膀:“在台北,作家演讲是常事。你再待上三个月,电视、电台通通会找你来了!”但白先勇不会待那么久。九月初,他就要回中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上课去了。
-
冯至代表作冯至著;高远东编选;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冯至,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本书收入其诗歌44首:中篇小说《伍子胥》:散文、杂文25篇:回忆录10篇。他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十四行集》被称为“沉思的诗”;散文集《山水》,注重描摹山水,折射世态人情;小说《伍子胥》,被誉为“中国的奥德赛”,既描写诸种人事、风物,更注重对生命意义的沉思与反省。
-
杂忆与杂写杨绛著本书收录杨绛散文凡35题。内分二辑:第一部分分为“忆旧”,多写左邻右舍的小人物,或下放干校时期的难友,委婉有致,一往情深;第二部分为“拾遗”,辑录其三四十年代的旧作,读来空灵飘逸,可称美文。
-
蛇与塔聂绀弩著早醒记????早晨不知被什么吵醒,迷里迷糊,发现自己睡在城里报馆营业处的楼上。昨晚因为看过电影《怒海英魂》,天晚了,雨天,月亮没有上来,路上也不好走,没有回乡下去。睡之前,随手拖一本书来看,是《黑奴呈天录》,一看不觉就看完了。熄灯后好半天睡不着,书上被迫害的黑奴的影子和电影里被鞭打的黑奴的影子结合起来,很清楚地在脑海里显现,纠缠。????补偿晚上的迟睡是在早晨多睡一会儿。但在城里却往往不能办到:睡得正好的时候,警报来了。今天醒来,以为又是警报,侧耳一听,街上很安静,警报声也没有,只听见楼底下有几个报童在说话,报童们还没有去卖报,就是报纸还未出版,我们的报是出得最早的,那么,说不定现在还只五六点钟。我闭着眼,想重新入睡。????啪!不知谁打了谁一个耳光。“呜呜……”接着哭声就起来了,是孩子的。报童们真讨厌,等报的时候,总要吵吵闹闹的,毫不为什么就打起架来,而大的总是……
-
郭沫若书法集本书编委会编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他才华横溢、学广识深,在文化学术领域留下了影响深远的丰厚遗产,在书法艺术方面他同样成就璀璨,既重师承,又多创新,食古而化,超迈人神,在中国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共辑录郭沫若生平书撰的书法作品400余帧,多为1926年至1977年半个世纪以来大量书作中的精绝妙笔,艺术价值与文献史料价值极高。为便于读者了解、研究郭老书法创作的发展过程,全书按书法形式分为两卷:上卷收中堂、条幅、楹联、横批;下卷为手卷、册页、扇面、拓本题跋等。两卷作品大体按书写时间先后为序编次。本书为全一册上下两篇编排,8开函装,全彩印刷,达到国内最高印制水平。
-
语言形式的命名孙文波等编本书的选编起始于去年秋天,完成于今年元旦钟声即将敲响之际。不用说,这样一本厚达四百多页的书,尤其又是与诗歌有关的,它的选编存在着相当的难度。能够完成,只能说是取决于我们为自己建立的标准,和工作的耐心。我们的确知道,在今天这个时代为诗歌做工作意味着什么。而我们希望的是,人们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可以了解到在我们生活发生剧变的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认识事物的方式的诗歌,并没有放弃它一以贯之的立场,仍然将爱、理想、美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但同时它又并不矜持地固守着“古老”,而是以对活力的推崇,寻找着变化的路径。如果我们把“可能性”当做一种元素来对待,那么,对于诗歌,它的确是存在着的。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所有参预者的支持。为此我们要感谢提供自己作品的诗人、批评家,并且在我们的眼里,还不仅仅是他们将自己渗透心血的作品提供了出来,还有着作为一种存在的事实,他们说明了我们所做的工作并非没有意义。当然,我们也要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具体负责本书审读的王培元、王清平先生,作为重要的一环,没有他们的负责态度和大力帮助,这本书最终能够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最后,我们还要感谢一贯帮助和促进诗歌发展的刘丽安女士,以及那些给予本书默默支持的其他人,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支持更为关键和重要。
-
土门贾平凹原著;穆涛评点读书的乐趣止于读。如果将所读的写出“书评”,中间会佚失许多读的快乐。再如果是带着写书评的目的去读一本书,那情景便真的如丑女子出嫁,既被别人糟踏了,同时也糟踏了别人,因此,写书评基本上是一件相互亏损的工作。评点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像在巷尾观赏街头的美人,百头躜动中只在意会心的那一个,或只留神会心的那些部分,随心拈来,不拘节数。但评点也是有忌讳处的,如金圣叹先生说的“夫意欲独传妙处,则只是画了半截美人,亦大可嗤也”。《土门》是贾平凹小说中最薄的一本,我却以为是一本大书。一九九六年出版的时候,我与他聊了好几天,但当年的读书界似乎反响不大。到了一九九九年,他的又一本小说《高老庄》出版之后,他的小说彼都》的法文译者安博兰(IMBOT:BICHET)女士打电话给我要他的新著,我顺手将《土门》一起寄去。一个月后,安博兰女土和STDCK出版社决定两部书一并出版,但是先翻译《土门》。我在这里提出这个细节的用意是,我以为《土门》这本书是目前贾平凹小说中最区别于他自己方式的一本。
-
西游记(明)吴承恩《西游记》的故事对人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其中最精彩的章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高老庄娶媳妇、打白骨精、借芭蕉扇等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百年来,它以其强烈的艺术魁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而使它成为中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
-
鲁迅概论朱晓进、唐纪如本书是用于大学本科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鲁迅概论》选修课的教材,以客观分析鲁迅生平、思想和创作为主,考虑到这是大学本科的选修课程,因此也适当融入了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研讨内容。这样可以让读者在自学中不仅增长知识,而且也能在理论修养、方法能力的训练等方面有所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