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威廉·莎士比亚(英国)芭斯特著、谢萍萍译1578年艾汶河畔的斯特拉福镇。有位男孩坐在书桌旁专心地学习,他认真听课、拼命看书。可他在想些什么呢?\n1587年伦敦。一位年轻人首次到伦敦谋生。他听着闹市的喧嚣声,看看伦敦塔雄伟的大墙,望着泰晤士河的淙淙流水。“静谧的泰晤士河,潺潺地流淌,直到我唱完心中的歌。”\n1601年伦敦。泰晤士河上的船夫对人群大声喊着:“快来,快来,快来呀!‘环球剧院’快挤满了人啦!”2000多观众渡过河,前来观看莎士比亚的最新一部戏剧::《哈姆雷特》。\n这本讲述莎士比亚生平故事的书是由托比叙
-
钱钟书杨绛研究资料集田蕙兰,马光裕,陈珂玉选编全书分为两大部分,每一部分分为三辑,第一辑生平与著述,包括传略,年表,著译目录,访问记,回忆论和作者的序,跋等,第二辑评论资料选,包括文学著作,学术专著的综合该书和专题评论,第三辑评介资料目录索引。
-
陈宏谋家书(清)陈宏谋著;郭志高,李达林整理综观《陈宏谋家书》的内容,其思想核心是两千年来以儒学思想为主体的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精华。《陈宏谋家书》中记载下来的历史文化名人陈宏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美德,虽然出于封建时代,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但总体来讲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今天我国实现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提倡克已为人和互助友爱,弘扬勤政务实和反腐倡廉,加强爱国爱民道德建设,推广刻苦学习、学而不厌的风气,均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我们相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批判继承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创造出超乎过去任何时代的无比灿烂辉煌的社会主义新盛世。《陈宏谋家书》为进一步研究陈宏谋及其所处的时代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它的出版,无疑是当前桂林、广西和全国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件大事。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编著;王〓增订中国服饰研究,文字材料多,和具体问题差距大,纯粹由文字出发而作出的说明和图解,所得知识实难全面。但由于官刻影响大,此后千年却容易论谬相承。因社会习惯相承,经常有从政治角度出发,把前一王朝官吏作为新王朝仆从差役事。因此新的探讨,似乎还值得多方面去求理解,才可望得到应有的新认识。
-
中国散文大辞典林非主编(一)本辞典是一部纵贯古今内容全面的中国散文专科大辞书。收录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理论批评、流派及其他散文现象。正文以时代为序、断代分类排列,构成条块交织的时空结构散文景象,以便读者既可通观中国散文流变及全貌,又能把握各时代散文的不同特点。(二)本辞典按时代分为:一、古代,包括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二、近代,包括晚清、民初;三、现代,包括现代[一](1919.5.4~1949.9.30)、现代[二](1949.10.1~1989.5.4)、现代[三](特定文化背景散文)、台湾散文、香港散文、澳门散文以及海外华人散文,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的文化背景作用下产生的现代散文,属同一文化血统,它们附丽华夏文化躯干,构成华夏散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三)本辞典按主题性质分为:断代散文、散文家、散文创作、理论批评、流派及其他五大类辞条。 1.断代散文,是综合介绍某一朝代(如“魏晋散文”)或时期(如“现代散文(一)”)的散文总体特点。 2.散文家,是对散文作家、理论家、史家、批评家、注释家、翻译家、选家的生平介绍和从事散文活动的成就及影响的评价。书中散文家的排列以生年为序,同一生年以卒年为准,生卒无考者,根据活动年代酌情编入,或放在同时代人之后。生卒年不详用(?~?)表示,或用(约某年至某年)表示,或对学术界提出的生卒时间有疑用(某年?~某年?)表示。 3.散文创作,包括散文名集、散文名篇。散文名集一般先列个人集子,后列总集和选集。总集、选集按所辑作品时代为序编排。古代散文名篇按作家次序排列,近现代散文名篇按首次发表的时间为序排列。 4.理论批评,包括理论名著、理论名篇、文论术语、文体。 5.流派及其他,是对散文流派、散文史话、散文掌故、散文期刊及其他重要散文现象的描述和评介。(四)一个条目的内容涉及其他条目并需要其他条目释文补充的,采用“参见”的方式,分别用“见某条”、“详某条”、“参见某条”加以注明。散文家以名字立条,字号或笔名特别出名以至淹没了本名的,另立一字号条或笔名条,参见名字条。如陶潜条,可再立陶渊明条,参见“陶潜”条;沈雁冰条,可再立茅盾条,参见“沈雁冰”条。有的作家以笔名名世,不再立名字条,如巴金。(五)本辞典历史纪年,一律采用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有时省去年月日,必要时夹注旧纪年。(六)本辞典书前采用“条目分类目录”,以示学术性与系统性专科辞典特色,正文据此排列。书后附汉语拼音索引备查。
-
李退溪思想研究张立文著大宇学术财团支援刊行。
-
一个神秘的文学天才刘挺生著有一句话说:“风格的形成是一个作家创作上成熟的重要标志”(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P416)。同时,还有一句话说:“社会化是人对现实环境的适应性的必然现象,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文学评论》1993.4)。一个是文学创作的成熟,一个是人的社会化的成熟,同是成熟,却有不同的意义。一个社会化过于成熟的人往往并不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因为,文学风格是以独特为标志的,是创作个性的表现。这种特立独行的创作个性是作家面对社会生活时与众不同的感知方式、情感态度、想象能力、审美倾向、艺术追求和表达方式的鲜明而独特的体现。
-
我的精神家园(1952-1997)王小波年轻时读萧伯纳的剧本《芭芭拉少校》,有场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蒂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我看到这段文章时只有二十来岁,登时痛下决心,说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作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的一员。我年轻时所见的人,只掌握了一些粗浅(且不说是荒谬)的原则,就以为无所不知,对世界妄加判断,结果整个世界都深受其害。直到我年登不惑,才明白萧翁的见解原有偏颇之处;但这是后话——无论如何,萧翁的这些议论,对那些浅薄之辈、狂妄之辈,总是一种解毒剂。萧翁说明辨是非难,是因为这些是非都在伦理的领域之内。俗话说得好,此人之肉,彼人之毒;一件对此人有利的事,难免会伤害另一个人。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觉得明辨是非是难的。倘若某人以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以为自己的见解一定对,虽然有狂妄之嫌,但他会觉得明辨是非很容易。明了萧翁这重意思以后,我很以作明辨是非的专家为耻——但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是年轻人,觉得能洁身自好,不去害别人就可以了。现在我是中年人——一个社会里,中年人要负很重的责任: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年轻人负责,不能只顾自己,因为这个原故,我开始写杂文。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本杂文集,篇篇都在明辨是非,而且都在打我自己的嘴。伦理问题虽难,但却不是不能讨论。罗素先生云,真正的伦理原则把人人同等看待。考虑伦理问题时,想替每个人都想一遍是不可能的事,但你可以说,这是我的一得之见,然后说出自己的意见,把是非交付公论。讨论伦理问题时也可以保持良心的清白——这是我最近的体会,但不是我打破沉默的动机。假设有一个领域,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它太困难、太暖昧,不肯说话,那么开口说话的就必然是浅薄之徒,狂妄之辈。这导致一种负筛选:越是傻子越敢叫唤——马上我就要说到,这些傻子也不见得是真的傻,但喊出来的都是傻话。久而久之...[更多内容]
-
中古文学论著三种刘师培著;陈辞编录《中古文学论著三种》汇辑的三种著述,都是一九一O年代后期刘师培在北京大学的讲义。《中古文学史》堪称经典,要了解此时期内文学变迁之大势,它是最精要恰当的一部书了。《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与《文心雕龙讲录》则是当时的学生罗常培笔录的:前书于抗日战争末年刊行于重庆,后者则于战时分载在纸张粗劣的《国文月刊》上。
-
爱情论(法)司汤达(Par Stendhal)著;崔士篪译《爱情论》是出自一个“恋爱过”的人之手,它开始写于1819年,基本上完成于1820年春,1822年出版。这时的司汤达将近四十岁,他已经饱经人世沧桑,有过不少逢场作戏的男女关系,也经历了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几次恋爱失败与痛苦,特别是他对美蒂尔德的单恋、苦恋,更直接引发了《爱情论》一书的写作。这是一部很有份量的心理学巨著,专门就爱情这种人类特定的感情写出如此规模巨大的论著,对这种心理作出那么系统的论述和分析,就充分说明了作者对此具有广博而精深的研究。这样的一部著作,不论在文学史上还是在心理学史上,都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