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巴金选集巴金著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参加反封建的进步刊物《半月社》活动。为了追求光明,1923年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来到上海、南京,进东南大学附中,并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1927年旅法在巴黎读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次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工作。和鲁迅有了交往。曾任《文学季刊》编委,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与靳以合编《文季月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和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二至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2年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奖。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
春巴金著我居然在“孤岛”上强为欢笑地度过了这些苦闷的日子。我想不到我好有勇气压下一切阴郁的思想续写我这部小说。我好几次烦躁地丢开笔,想马上到别处去。我好几次坐在书桌前面,脑子里却是空无一物,我坐了一点钟还写不出一个字。但是我还不曾完全失去控制自己的力量。我说我要写完我的小说。我终于把它写完了。
-
巴金选集巴金著这是一个年轻病人在当时一家公立医院中写的‘病中日记’,也就是作者根据一部分真实的材料学成的小说。‘第四病室’,一间容纳二十四张病床的外科病房,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在病室里病人怎样受苦,怎样死亡,在社会里人们也同样地受苦,同样地死亡。
-
巴金选集巴金著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参加反封建的进步刊物《半月社》活动。为了追求光明,1923年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来到上海、南京,进东南大学附中,并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1927年旅法在巴黎读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次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工作。和鲁迅有了交往。曾任《文学季刊》编委,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与靳以合编《文季月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和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二至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2年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奖。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本书是巴金作品选集之一,收录了《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憩园》三部。《海的梦》通过一个名斗里娜的女人讲的故事,歌颂了革命青杨,讴歌了遭受侵略的人民的反抗斗争;《春天里的秋天》描写了女主人公郑佩异和林的爱情悲剧故事,控诉了不合理的旧社会制度,不自由的婚烟,观念的束缚,家庭的专制,对正在花季女性的摧残,《憩园》通过对主人公姚国栋一家在憩园生活的描述,告诉人们:高大房屋和漂亮花园的确常常更换主人。谁见过保持到百年、几百年的私人财产!保得住的倒是在某些人看来是极渺茫、极度空虚的东西——理想同信仰。
-
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著;朱乔森编本书是朱自清作品全集中的第四卷,朱自清全集包括散文部分(含晚期说理性的散文、杂文、语文教学、读书指导方面的论文,和对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学术论著的评论,以及少量小说、读书笔记与译文),诗歌部分(含新诗与旧体诗词),学术论著部分,日记、书信部分等。通过本书,读者能了解朱自清先生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家、学者和爱国民主战士的一生,了解他的文学创作成就和对我国现代文学所作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由狷者到斗士的思想历程。同时,日记、书信也为我们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史料。
-
巴金选集巴金著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参加反封建的进步刊物《半月社》活动。为了追求光明,1923年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来到上海、南京,进东南大学附中,并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1927年旅法在巴黎读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次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工作。和鲁迅有了交往。曾任《文学季刊》编委,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与靳以合编《文季月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和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二至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2年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奖。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
仲夏夜之梦(英)莎士比亚原著;黄启炎改写公爵的婚礼就要举行了,善良的雅典王匠要献一出戏。可是,两对青年男女的爱情风波还没平息,远来道贺的妖精王和王妃又不和。这一连串的麻烦,该如何摆平?莎士比亚是活跃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戏剧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及《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莎士比亚深刻地洞察人物的心理,灵活运用丰富多彩的戏剧语言,他对英国的民族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直到几百年的今天,他的作品依然扣动读者的心弦,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莎士比亚青年的时到伦敦闯荡,起初是个演员,后来,他创作的作品得以在舞台上表演,才成为受人欢迎的戏剧家。<
-
文学创作与评论学习指导孙绿怡 编作为“文学创作与评论”课的主持教师,同时也是一名文学创作的爱好者,我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编写这本学习指导书的。过去的学习经历,时时提醒着我,这本书中的内容,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大家在学习中将会遇到的困难,为同学们提供自主学习的方便。指导书的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及重点提示”,是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来编写的。其中结合主教材各章节的内容,对课程的教学重点作了较详细的阐释。这部分内容可作为大家阅读和自学主教材的一个纲领,参照所附教学大纲的“说明部分”,了解和明确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录像课讲授内容纲要”,是十八节电视课中主讲教师讲授的主要内容。之所以将其编入指导书,主要目的是想让大家在收看录像课时能集中精力听讲,不致于因为忙于记写笔记而错过了老师精彩的讲授,或者无暇观看电视课中选录的著名文学作品的精美片断。每一节录像课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同学们听过课以后还可以依据“纲要”细细品味讲授的内容。
-
茅盾蜀生编暂缺简介...
-
莎士比亚陈隐,刘飒编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