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伊斯兰文学元文琪著《伊斯兰文学》以丰富的资料,生动、流畅的语言简要地介绍了阿拉伯、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国家或地区穆斯林的文学艺术成果,内容包括了小说、诗歌、散文等艺术珍品,以及有代表性的文学家的文艺思想、创伤风格与其对后世的影响。
-
诗韵全璧(清)汤祥瑟原辑;(清)华锟重编做旧体诗必遵四声。古代韵书以清代《佩文韵府》最为繁博。但它卷帙繁多,查检不易,令实学者有望洋兴叹之感。清代汤祥瑟的《诗韵全璧》就简约得金子,它参酌许多韵书,又将《诗腋》、《词林曲腋》二书分为二栏,刊于《诗韵》正文之上,以便读者探寻典故。但书中韵字,参差不全,查找不便,又经传抄,有不少错误,上元华锟有感于此,详加校勘,将韵字列于行首,又增加《诗赋类联采新》、《月令粹编》、《文选题解》等,取名为《增广诗韵全璧》,方便读者探寻诗词典故和旧体诗常用语辞。今以扫叶山房本影印出版,供作旧体诗者参考。
-
短篇小说全集(美)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著;蔡慧译本册收录“首辑四十九篇”后发表的十四个短篇,其中《最后一方清净地》长达五万多字。写尼克?亚当斯年轻时和妹妙哉共同的生活经历,风格清新可喜。另有七篇早先未发表过的作品,有些是未完成的长篇片断,题材极其广泛,可以从中看出:如果海明威能尽其天年,完全有可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我弥足珍贵的作品。最后有五篇是近年来才发现的,这次作为附录,一并收入,使这两册成为名副其实的《短篇小说全集》。第二部“首辑四十九篇”后发表于书刊上的短篇小说过海记买卖人的归来检举蝴蝶和坦克决战前夜山梁下他们都是不朽的好狮子忠贞的公牛得了条明眼狗人情世故度夏的人们最后一方清净地一个非洲故事第三部早先未发表过的小说搭火车记臣车列车员贫路口感伤记有人影的远景你总是的,碰到件事就要想起点什么大陆来的喜讯那片陌生的天地附录雇佣兵――故事一则十字路口――肖像选一个在爱河中的理想主义者的造像――故事一则??树树根的腱――故事一则潜流――故事一则
-
文学作品与评论名篇选读童庆炳,刘大卫 选编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瀚如烟海,我们所编的这部书,受篇幅所限,只能从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中选择有限的篇章。我们这样做,还出于如下考虑: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是作为文学的肌质而存在的,并不是作为单纯的传达工具而存在的,一篇文学作品是不是优秀,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语言的运用。汉译外国文学作品由于经过汉语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已丧失了原作的“原汁原味”,即使是那些特别优秀的翻译家译出的作品,也很难保持原作的本色。汉语是我们民族自己的语言,用现代汉语创作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可以直接作用予我们的语言感受力,这就使我们对于作品中的语言魅力能够心领神会,并“披文以入情”(刘勰语)。中国现当代的优秀作家、诗人和评论家如同群星灿烂,这本篇幅不大的作品评论集,.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所选的篇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尽可能选择一些题材、类型和风格不同的作品,以供学员们阅读与参考。
-
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童庆炳 主编《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包括:第一章文学创作的意义;第二章文学创作的一般准备;第三章文学创作的客体;第四章文学创作的主体;第五章文学创作的至境追求;第六章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第七章文学创作的样式和技巧等等。
-
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日)伊藤虎丸著;孙猛译本书文章主要阐述有关鲁迅及其与日本明治时期哲学思潮之关系,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研究创造社和郭沫若、郁达夫,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和日本文学关系等方面内容。
-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英)W.莎士比亚著;裘克安注释《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可称作莎士比亚的第五大悲 剧,写作于1607年。安东尼是古罗马大将,克莉奥佩特拉是 古埃及女王,这对英雄与美人的爱情是成年人的爱情,既热烈 深沉而又受到政治军事风云变幻的摆布。这是一部海阔天空 的戏,时跨十年,地跨欧亚非。最后两人失败和殉情而死,本 身可歌可泣,而其后果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在历史上起了关 键作用。本书的前言和注释提供许多背景和语言知识,足以 帮助读者读懂和欣赏这部杰作。
-
堂吉诃德(西)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著;屠孟超译《堂吉诃德》是国际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西班牙文学巨制。第一部叙述堂吉诃德因阅读骑士小说入迷,企图仿效古老的游侠骑士生活。他拼凑了一副盔甲,骑上一匹瘦马,第一次出游,受伤而归。第二次找了邻居桑丘·潘沙作为侍从,一同出游,干了许多荒唐可笑的蠢事:把风车当作巨人,把旅店当作城堡,把羊群当作敌人……最后差点丧命,被人救护回家。第二部叙述堂吉诃德带了侍从桑丘·潘沙第三次出游,描写堂吉诃德在途中的一些惊险的遭遇,以及公爵夫人如何捉弄堂吉诃德主仆二人,桑丘当了总督如何治理海岛等。最后,堂吉诃德被扮成骑士的邻居参孙打败,回到家中,病倒在床,临终时才恍然大悟,痛斥骑士小说。<
-
大历诗人研究蒋寅著贞元九年(793)二月城盐州,自是边患息;八月一代重臣李晟薨,标志着德宗前期战乱时代的结束,正像郭子仪薨恰标志着大历时代的终结一样,此后天下渐次太平。当然,就文学时代的分期而言,我以为贞元八年作为大历时代的结束更为合适。因为在这一年,大历时代的几位文坛盟主包信、李纾、刘太真相继去世,同时以权德舆为首的一批幕府文士登朝,取代了他们的位置,成为大历台阁诗风的继踵者和元和诗人的提携者。从德宗登基到贞元八年的这十三年,是大历诗歌由高潮转向低潮的时期。以大历十才子为代表的台阁诗人,因长期沉迹下僚,锐气销尽;兼之到建中末贞元初前后,诸子死的死,贬的贬,无复昔日联袂游从之盛,其风尘苦语渐与地方官诗人合流。而地方官诗人也年事日高,逐渐凋零,除戴叔伦、戎昱二三子还保持着对现实的热切关注,大部分都心灰意懒,日趋闲放。建中初江西道一的马祖禅流行,曾给禅林带来任心直行的狂荡作风。风气所及,坦荡写意的诗风也成为建中贞元后诗歌的倾向性特征。这在方外诗人的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地方官诗人也渐向方外诗人靠拢。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方外诗人的诗风占主导地位之时,到贞元后期,诗坛就形成了方外诗人与权德舆等新台阁诗人二分天下的局面。至于贞元九年以后登上诗坛的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要到永贞以后才产生影响。这一代人虽育于乱中,但在渐次太平的建中贞元年间长成,他们的心理素质终究与前辈不同。昔日的繁华留下一个令人神往却又永远只........
-
大转型谢冕,张颐武 著在当前众声喧哗的条件下,人们自可以从不同角度作出自己的应对。作为从事理论批语的人文科学工作者,我们感到有必要提出我们的初步思考。这种思考仅仅是要汇入当前文化选择的种种潮流之中。现代性,是用以表述1840年以来,尤其是整个20世纪中国文化的知识型的概念。知识型的主要工作,是确定特定文化的性质及其在世界中的角色——即为文化获得定义提供基本话语规范。古往今来,中国文化形成了自己的两大知识型;古典性和现代性。因而我们要明了现代性,还应从古典性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