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与研究
-
继往开来 聚焦一流施先亮暂缺简介...
-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研究马丽丽,陈润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本书从“理念”“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概念入手,阐明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目标要求、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等一系列问题,从法治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和法治职业道德教育三个方面概括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要内容,突出强调新时代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制度、融入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体系、融入中国特色普法宣传教育。
-
刑事一体化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石经海,田恬,骆多,吴永辉,施珠妹,唐龙飘本书针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的突出困境,基于重大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刑事一体化的制度体系理念等,认为“认罪认罚从宽”作为由中共中央决定和审议推行的重大司法改革,不可能只是作为独立量刑情节的实体从宽和程序从简(通过司法解释就能做到),而应是理念上有转型、政策上有突破、立法上有改变、程度上有激励的重大革新。一方面,在司法上,通过对接刑法中的出罪、免刑、减轻、从轻处罚、缓刑等既有定罪量刑制度,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给行为人以更大的“激励性从宽”;另一方面,在立法上,启动立法程序,将“认罪认罚从宽”增设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内容并修订和简化“酌定减轻处罚”核准程序。本书系2016年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项目“刑事一体化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的结项成果和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刑法应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是在课题成果(调研报告)刑事一体化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基础上完善而成的,该课题成果于2018年经中国法学会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并于2022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八届“重庆发展研究奖”一等奖。
-
法治与社会论丛方有林,段宝玫《法治与社会论丛》是由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汇聚了法学、社会学理论界和实务界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自2011年以来至今已经陆续出版了9卷。《法治与社会论丛》(第11卷)延续与承袭了前几卷的风格和体例,坚持对相关法学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对社会现实与实践保持持续的关注和体察。与此同时,本卷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将院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产研合作、产教融合的成果及时应用与转化,收录了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徐汇区人民法院和奉贤区人民法院精于审判业务的法官所撰写的法学论文和个案精解,希冀通过加强法学理论界与法律实务界的学术交流与互动,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与研究思路,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断提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和学术内涵。根据研究成果的学科属性和内容,本卷收录的论文分别归入法学各论专题、审判前沿与案例精解专题、社会管理专题、社会调研专题及教学与课程改革专题。“法学各论”收录的文章作者主要来自上海商学院、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等。这些论文凝聚了诸位学者、专家的研究心得,从多角度、多方位对法学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审判前沿与案例精解”刊载了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长宁区人民法院审理的部分典型案件的阐析评论。每篇文章在介绍主要案情的基础上,侧重于呈现主审法官在审理、裁判过程中的考量与思辨,以及对法学理论层面相关问题的回应与解读,编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透视法律的实施过程,凸显法律的价目标在司法实践中的印证与实现。“社会管理”和“社会调研”专题收录了来自上海商学院、上海市委党校、浙江工业大学等多位作者的研究成果,相关论文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视角对社会热点问题及新现象进行剖析研究,其中既有真实的个案访谈,又有诸多的数据支撑与分析。各位学者从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相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
论教育评价改革的牵引性张宁娟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提出并回答教育评价改革的牵引性特征,即“何以可能”“以何可能”等问题。本书上篇 提出,牵引性不仅是教育评价改革的主要功能, 对教育评价改革的价值引导功能和社会治理功能具有统领作用,并从历史、理论、实践和技术基础四个角度系统论证了这一命题的合理性。本书下篇尝试构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牵引人才方式变革、以改进增值评价牵引办学模式变革、以发展第三方评价牵引教育管理体制变革、以加强督导评估改革牵引质量保障机制变革的实践路径,努力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纵深推进提供理论支撑。
-
面向老年人的慕课设计与实践赵姝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 近年 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老年教育发展。目前我国老年教育资源供需严重失衡,“慕课+老年教育”是推动老年教育普及化、公平化的有效路径。本书创新性地将慕课与老年教育相结合,从具体设计到实践,为老年教育领域研究者、工作者提供了实证数据支撑,以及具体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本书全面梳理了老年教育领域信息化发展、慕课建设的发展脉络;阐释了老年人慕课学习的理论基础;采用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老年人在线学习适应性进行分析;针对老年人慕课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 台、学习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案例。
-
学历案与深度学习尤小平本书是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前瞻性项目《指向深度学习的学历案研究》的成果专著,由南京一中项目组组织编写,主要包括学理探索、开发指南和案例分享三部分。学历案的研究,旨在实现学生立场的教学,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
中国俗文化研究项楚本书为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编纂的系列论文集,收录了当代学者运用现代科学精神研究中国俗文化的 成果。本辑分为敦煌变文校注、俗文学研究、俗信仰研究、俗文献研究、学人治学、新书评介六大部分,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学、训诂学、版本学、音韵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本辑收录了《敦煌变文全集》课题组撰写的《从〈《张协状元〉看早期南戏净脚的舞台特征兼论净脚的发展》《食月与吐月:月中蟾兔神话内涵新探》等十余篇文章,书稿写作质量较高。
-
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龚冬梅加快推进教师教育现代化发展、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首要保障。本书主要对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总结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方法与路径。其中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教育培养体系;教师职前、入职、职后全过程实践;教师教育者的身份与教学能力构建;教师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等等。本书全面总结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问题与过程等相关内容,实践教学紧密联系,体现了相关领域的进步性与实践创新性。
-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林金官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和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重点内容,在教学体系、课程教学、教学方法、教师发展、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任务。 本书旨在为统计学类教书育人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经过精心挑选, 本书共收录29篇教研论文,围绕“课程思政”、“管理思政”等内容,试图阐释统计学类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途径与实践方法,以及教育管理思政的切入点。 本书主题明确,主线清晰,充分融入新时代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所赋予的内涵要求,具有学术性、应用性与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