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医学
-
中医药信息学崔蒙,吴朝晖,乔延江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医药信息学的内涵、外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体系,及中医药信息学研究对中医药学信息获取、转化、传播与利用能力的提高。并分别介绍了中医药信息学下包含的七个学科:中医药信息标准研究、中医药知识学、中医临床信息学、中药信息学、中医药图书馆学、中医药科学数据研究和中医药情报研究。这些学科的研究内容包含了一切与中医药活动有关的信息,如临床、科研、教育、管理、文化、生产经营等领域所产生的信息,覆盖了中医药活动的方方面面,对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伤寒绪论(清)张璐《伤寒绪论》与《伤寒缵论》是清初名医张璐研究《伤寒论》的姊妹篇著作。全书共分上下两卷,上卷叙述六经传变、合病、并病、三阴中寒等40余证及脉法、查色、辨舌、宜禁、劫法等,下卷论述发热、头痛、恶风等100种病证,最后还载148首方剂(包括附方35首),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六年(1667)恩德堂刻本为底本。
-
本草辑要(清)林玉友《本草辑要》为清·林玉友辑。全书六卷,首论药性总义,按《本草纲目》分为32部,收载药物选择临床常用药物619种。每种药物,对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制法、禁忌等,均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本次整理以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藏道光十一年(1831)寸耕堂刻本为底本。
-
林氏活人录汇编(清)林开燧《林氏活人录汇编》,又名《活人方汇编》《活人方》,清代林开燧在刘默《证治石镜录》基础上增补改编而成。全书十四卷,六十二门,列中风、中寒等62种内科杂病证治方药,先述病源,次备方药。本次整理以清乾隆十八年(1753)三原张在浚刻本为底本。
-
寿芝医略(清)王延俊,虞庠《寿芝医略》清同治六年(1867)初刊于浙省翰墨斋,作者王廷俊、虞庠。全书包括《类经纂要》《难经摘抄》《寿芝医案》三部分内容。《类经纂要》为医经著作,虞庠辑,王廷俊增注。《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综合05:寿芝医略》是张介宾《类经》一书的摘要批注,批注有直接采用原注,有对原注发挥。《难经摘抄》为王廷俊辑,为《难经》原文的摘抄和少量注释。《寿芝医案》辑录了王廷俊在成都的验案16例,医案仿喻嘉言《寓意草》体例,[先议病,后议药]。每案于病机、病理阐发尤详。本次整理以清同治六年翰墨斋初刊本为底本。
-
康复医学基础高强《康复医学基础》紧密结合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特点,注重“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内容比例,以提高康复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为主线,特别强调学生临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
外科活人定本(明)龚居中《外科活人定本》,明代龚居中著。全书分为四卷。卷一首叙调治心法,阐发经义,概述疮疡病因、病机、治则和辨证等,次述秘传口诀,十善、十恶证候,服药性、搽药性、敷药法、插定法及外科常用药方,继按图形分述脑发等约30种病证。卷二按图形分述赤面疔等约50种病证。卷三论述瘿瘤、疮癣诸病及头面、耳、鼻、口舌、牙、喉诸疮症图形“卷四叙述杖疮、折伤、破伤风等疾病及误吞、诸刺、中毒、虫兽伤等。卷末附经验通用方32首。本次整理,以清顺治十八年(1661)同德堂刻本为底本。
-
平法寓言(清)与樵山客《平法寓言》,清代与樵山客撰全书共十卷。卷一、卷二为慎学篇,概括脏腑经络大要。卷三、卷四为启悟篇,解析脉经。卷五、卷六为正名篇,在《伤寒论》六经病框架下论热病。卷七为育类篇,细数妇科经、孕、产及杂病卷八为遏移篇,谈小儿络脉辨证及惊风、痘、痧等病的病因诊治、卷九、卷十为砭惑篇,批驳温厉、肠澼、喉痹、痃疟为疫病之说,同时探讨了胃痈、振埃、痈疽疔毒、金疮箭毒等病的理法方药。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为底本
-
仁术便览(明)张洁《仁术便览》,明代张洁撰。刊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共四卷,讨论了94种疾病的辨证治疗,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每一种疾病病名之下首先冠以总论,简明扼要,或审病因,或析病机,或辨证候,或论脉象,或述治法。之后列方药。附方下标明其具体适应证及该方的药物组成和服用、配制方法。书末还附有一百余种常用药物的炮制方法,对研究中药的炮制颇有价值。本次整理以明万历十三年冀州刻本为底本。
-
嵩厓尊生书(清)景日昣《嵩厓尊生书》,清代景日畛撰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全书十五卷。卷一气机部,阐述五运六气。卷二诊视部,以歌诀形式分析脉法。卷三药性部,按草、木、果、壳、蔬、血肉、金石7类,介绍276味药物的性味功能。卷四论治部,从五脏苦欲、时令用药、七方十剂、补泻、药性等方面阐述用药方法。卷五病机部,列内伤杂病90余种,以歌诀的形式阐述其病机、脉象、治法。卷六至卷十三按人体上、中、下部和周身部,分述多种疾病证治。卷十四妇人部,主述经带胎产诸病。卷十五幼部,以幼科杂病和痘、疹为主。本次整理以本衙藏版刻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