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医学
-
粤西名医临证经验拾遗蔡柏,廖凯明 编《粤西名医临证经验拾遗》主要介绍粤西地区省、市名中医的学术经验,内容包括医家简介、临床特色、方药体悟、典型案例等。《粤西名医临证经验拾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适合各级中医药院校师生、基层医生、临床医师阅读参考,同时也是广大群众学习中医的良师益友。
-
颈肩腰腿痛的针灸康复与护理杨松柏 著,杨松柏 编本书介绍了中医对颈肩腰腿痛的基础研究,包括针灸治疗痛症的历史渊源、中医药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方法、针灸镇痛的原理、从《黄帝内经》浅析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书中吸取并采纳多位临床中医大家的宝贵临床经验,对颈肩腰腿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施治、经验体会做了详细阐述。本书适用于临床中医师、针灸师以及中医专业的学生参考使用。
-
医圣张仲景药法研究张世臣 著张世臣教授精通中药鉴定与炮制,对仲景学说情有独钟。本书为张世臣教授研究仲景用药方法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为概述、辨证论治(指导思想)、仲景用药、仲景炮制、仲景用方、仲景药剂、仲景药效等方面阐述。
-
全国名老中医喻文球蛇伤临证治验王万春 著喻文球教授是江西省中医外科、中医皮肤科的主要创始人,***名中医,江西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五批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行医四十余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中医外科理论进行创造性发挥,他重视脾肾在外科病治疗中的作用,在治疗外科疾病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治疗毒蛇咬伤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首次将温病学说和三焦理论融汇于中医辨证论治之中,优化了毒蛇咬伤的诊疗方案和疗效判断标准,创青木香解毒汤治疗银环蛇咬伤、九味消肿拔毒散外治蛇伤局部瘀肿、隔蒜艾灸破坏蛇毒治疗蛇伤早期等方法,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喻文球老师是从最基层的乡村医生做起,临床经历丰富,通过自己孜孜不倦的刻苦努力,加之他自身的悟性很高,思维敏捷、活跃,又有幸跟随国内中医外科、皮肤科多位名医学习,不断的充实提高,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床风格。 本书旨在传承、发扬当代中医外科名老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诊疗技术。
-
止痒中药手绘图谱伍冠一 著瘙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或者疾病症状,中医治疗对治疗皮肤瘙痒症效果显著,中国存在大量丰富的止痒中药,广西止痒中药资源丰富,整理、挖掘与开发广西止痒中药资源有重要现实意义。本书整理归纳广西止痒中药约300多味,涵盖植物95科。作者在本书中通过铅笔勾勒水彩上色的方法,细致地手绘中药植物的主要形态,同时,详细文字描述了中药的药名、植物形态、性味归经与功效,在广西的分布情况以及与中药相关止痒的相关方剂,可让帮助读者全面、深入了解广西的止痒中药以及有效运用。
-
甘肃中医名家临床辨证实录 骨伤科卷李盛华,李盛华,赵继荣 编本书是甘肃省名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临证经验的精粹之作,收集内容均取材于名中医亲自撰写或其传承弟子总结整理的学术论文等文献,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甘肃省名中医在治疗骨伤科疾病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特色。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可作为广大中医临床医师、科研人员、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学习。
-
中国茶疗法卫明,何翠欢 著中国茶疗法是指用一味茶叶组成单方或复方,用沸水冲泡或稍加煎煮后取其汤汁饮用,以防病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它是以中国传统茶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专门研究茶叶防病治病功效的一种新疗法。 本书介绍了中国茶疗法的基本内容、优势及特色,阐述了中国茶疗法选择茶树与茶叶的特点,包括对茶树种植的要求、茶叶的采收以及炮制茶叶的方法;阐述了传统中医药对茶叶的性味、归经的理解及其治疗作用;讲解了茶疗的配伍、剂量及疗程;同时,对用水、茶具的选择、冲泡的方法、环境的配合、茶叶的存放,以及饮用茶药时的宜忌等,都有详细的介绍。 希望通过本书多方面的详细阐述,使读者对茶疗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能知茶用茶,达到治病强身的功效。
-
石志超医案石志超 著本书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大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石志超先生的医案选集,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男科等。 石志超三世业医,祖传伤科,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师从著名中医学家任继学国医大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乐德行中医临证验案选辑乐永红 著乐德行先生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是全国第批、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本书收集整理了乐德行先生诊治脾胃病、乳腺病、肝胆病、皮肤病、心脏病及其他杂病的验案,按语详实,分析透彻,处方用药经验得到了充分展示,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
初涉脉诊四部曲滕晶,齐向华 著全书由理论到实践,从基础理论、核心理论、脉诊训练、脉诊实践四方面入手,对经典脉学进行拓展和深化,把脉学研究划分为“经典脉学”与“现代脉学”两个历史阶段,开拓性地运用系统论来探讨“脉象系统”、“脉象的系统特性和规律”,以及“病因脉象系统”、“病机脉象系统”、“体质和个性脉象系统”等,对脉象和脉藏的复杂性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此并提出了“方脉相应”规律,使“方依脉立”的思路更加清晰,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诊疗模式,同时以图画的方式描述脉诊能够有效地促使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及灵感思维的相互耦合,彼此协同,打破了“意会多于言传”的脉诊学习模式,突破了脉诊“指下难明”的限制,提出脉诊可以“情景记忆”着手,还原诊脉过程,真正解除脉诊“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难题,为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脉学研究者、脉学爱好者迅 速、全面、准确、熟练地掌握脉诊技术和技法提供了方法和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