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医学
-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知识创新申俊龙,王希泉《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系列: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知识创新》是一本关于中医知识隐性特征对中医知识传承影响的学术性著作,反映了基于隐性知识管理来研究中医传承影响因素的最近理论研究成果。《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系列: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知识创新》通过文献阅读、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归纳和总结了中医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影响因素,坚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揭示了中医隐性知识传承的影响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中医隐性知识传承均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对中介变量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验证了先前提出的大部分研究假设,并讨论了这一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针灸治疗学高树中,孙忠人,赵吉平 等《针灸治疗学(第2版)/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分为三篇:上篇为总论,是对针灸治疗学理论的总体论述;下篇是治疗各论,介绍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附篇是参考资料,包括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针灸临床研究进展。《针灸治疗学(第2版)/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适用于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各级各类学生学习和针灸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
中医复兴论李致重这是一本中医科学学、软科学研究的专著,汇总了作者2004年之前相关研究。今纳入作者的“丘石中医系列”出版,以便于读者与相关著述前后对照,相互比较。这一本中医科学学、软科学研究从东西方文化、科学的比较研究入手,以两种医学的基础理论比较研究为核心,论证了中医学核心概念的现代定义,讨论了中医学在当代人类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中医百年困惑的文化、历史原因,探讨了中医学复兴的可行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并就相关学术专题阐述了一系列新思维。研究表明.由人类理性思维而产生的科学,大体分为系统性科学与还原性科学,或形上科学与形下科学两大类。中医与西医以人的不同层面为研究对象,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成功地总结出两类不同的概念、范畴体系,形成了彼此独立、并存并重的两种医学科学体系。用西医所依托的还原性研究方法对中医进行验证、解释、改造的做法.导致了中医学术的全面衰落,形成了中医临床疗效的严重例退。中医的复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突破口.中医的全面复兴必将催生一场前所未有的人类医学的真正革命。复兴往往由启蒙点燃。
-
实用临证对药手册谭同来,张咏梅1.《实用临证对药手册》设十五章,第一章对药概述,首先介绍对药的源流、组合原则、形式、作用及研究进展;第二章症状实用对药,以中医内科学常见的症状为依据,阐述对药应用;第三章至第六章介绍六淫、阴阳虚损、气血、津液等病性证候对药;第七章至第十六章介绍心、肺、脾、肝、肾、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等五脏五腑病位证候对药,共列主症17个,证型112个,辑对药900余对,具有较强的临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2.症状:症状是证型的具体体现,也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实用临证对药手册》的症状以王永炎主编的《中医内科学》为准而列。3.证型: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教材《中医诊断学》为准,简略介绍定义、临床表现。4.实用对药:着重从药物的四气五味、补泻归经、性能功效分析两味药物的配伍,道出适应症、药物剂量以及对药与他药配伍的用法、禁忌。现代名老中医的习用对药经验也辑录。力求做到新、精兼备。5.书中的病名、症状按中医通行的名词术语进行规范,药名以正名为准,不列异名,使用剂量以克为单位,便于指导处方。6.为了拓展读者视野,启迪临证中药物配对思维,增设了主治某一病症的常用药物、根据药理作用选择药物、主治某一病证的慎用药物等附录。
-
陈瑞春学术经验集张光荣陈瑞春教授是享有盛名的伤寒学者,中医临床家。毕生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将学习研究《伤寒论》的心得体会著成《陈瑞春论伤寒》,提出了不少独特新颖且颇具学术价值的观点。《伤寒实践论》是《陈瑞春论伤寒》的姊妹篇。汇集了陈老50年来临床运用经方的实践经验。《近现代百名名老中医经验集:陈瑞春学术经验集》将陈老的两部力著及后学对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研究与应用体会合编成《近现代百名名老中医经验集:陈瑞春学术经验集》。通过阅读《近现代百名名老中医经验集:陈瑞春学术经验集》,可真切地领会到陈老“读伤寒、写伤寒、用伤寒而不拘伤寒书本条文;学经方、写经方,用经方而不囿于经方之陈规旧制”的风彩。
-
中医临床辨惑李致重《丘石中医系列·中医临床辨惑:辨证 论治 思维 汇讲》以提高中医基础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临床思维为宗旨,包括了十二个专题。前几个专题讨论了中医学的科学定位以及《黄帝内经》藏象、病机理论与《伤寒杂病论》的同一性。接着讨论了中医临床思维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程式和临床应用。后几个专题以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水平为目的,列举内、妇、儿科的具体疾病为实例,围绕中医临床理论思维的特色与优势,临床运用与实践体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
中医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与评估翁维良,易丹辉高质量的中医临床研究是中医药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建立中医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目的是保障中医临床研究质量,确保研究结论科学和可靠。质量控制方法要考虑中医临床研究的特点,充分依靠专家的经验,采用新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医临床研究课题质量进行评估。为研究项目的主管部门对项目、课题评估提供质量依据,是提高中医临床研究水平的重要方洪。
-
千金方(唐)孙思邈《线装藏书馆:千金方(套装全四卷)》由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籍,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历代医家奉为必读书。孙思邈(581—682年)于公元652年撰成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备急千金要方》后,因感其内容之不足而续编《千金翼方》,30卷,约成书于公元682年。
-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哲学智慧申俊龙,曾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系列: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哲学智慧》是在收集和整理了中医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资料与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实践调研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悟和心得进行编写的。《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系列: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哲学智慧》从中医药学的人文精神、哲学思维方式进行系统挖掘,对以道御术的中医及其文化智慧进行了思考;同时也探讨了中医药传承与传播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
国医大师临床研究孙春霞,中华中医药学会《颜德馨疑难病临证经验选》以第三人称书写,从颜老的临证思维特点开始论述,之后两篇着重对颜老创立的衡法理论与瘀血理论进行展开,最后是从颜老历年诊治疑难病的医案、医话、收稿中整理出来的医论篇、医话篇以及医案篇。《颜德馨疑难病临证经验选》以第三人称书写,从颜老的临证思维特点开始论述,之后两篇着重对颜老创立的衡法理论与瘀血理论进行展开,最后是从颜老历年诊治疑难病的医案、医话、收稿中整理出来的医论篇、医话篇以及医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