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医学
-
罗太无口授三法罗知悌《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内科03:罗太无口授三法》共一卷,约成书于元泰定四年(1327),由罗知悌口授、朱震亨述录而成。《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内科03:罗太无口授三法》按病证分类,包括中风、伤寒、暑病、瘟疫、泄泻、黄疸、痰饮等内科杂病,及妇人经病、产前诸病、产后诸病,共计56门、90余证。每种病证均按病因、脉、药依次论述,简明切要。本次整理以光绪十四年(1888)卓颖抄本为底本。
-
针灸治疗痛症王茵萍,朱伟坚与其他止痛方法相比,针灸具有止痛与治痛相结合,效果快捷,简便经济、适应证广、安全无副作用,且无成瘾性的诸多优点。因而受到临床普遍欢迎。王茵萍、朱伟坚编写的《针灸治疗痛症》阐述了临床常见痛症的针灸处理方法,力求介绍最新与最实用研究成果。在每一种痛症的针灸治疗后另附按语,希望对针灸的作用特点与使用注意有更好的理解。
-
眼科集成(清)陈善堂《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眼科集成》作者采录先哲名言,汇集名家确论,精选时方验方精方而成。全书按五脏列方,用药厚重与灵巧并行,治疗除常法外。具有寒药热药并用、攻补兼施、治法多元的特点。《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眼科集成》本次整理以民国九年(1920)渝城治古堂《眼科集成》刻本为底本。
-
医方一盘珠全集(清)洪金鼎《医方一盘珠全集》成书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临江府新淦县(今江西省新干县)生员洪金鼎著。全书共十卷,卷一为脏腑、脉理、外感病证治,卷二至卷四为内科病证治,卷五为外科病证治,其后分别为女科病证治、儿科病证治、眼科病证治。《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医方一盘珠全集》先论后方,编有歌诀,并附有医案。本次整理研究以清简文堂藏板刻本塑爆本。
-
祝茹穹先生医印(清)祝登元《祝茹穹先生医印》三卷。附《祝茹穹先生医验》一卷,清代祝登元撰。弟子赵嶷编,现存最早为清顺治十三年(1656)祝氏旷旷居刻本。《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祝茹穹先生医印》卷一、卷二载医论18篇,主要论述脉理;卷三载医论7篇,内容以伤寒论治为主;《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祝茹穹先生医印》一卷,载医案63则,由不同作者追记而成。本次整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所藏清顺治十三年旷旷居刻本为底本。
-
伤寒启蒙集稿(清)余景和《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07:伤寒启蒙集稿》七卷,系余景和对柯琴《伤寒论翼》卷下依次之注释。卷一至卷六为太阳病解、阳明病解、少阳病解、太阴病解、少阴病解、厥阴病解.卷七为制方大法。本次整理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馆藏清光绪十五年(1889)《伤寒启蒙集稿》稿本为底本。
-
太医局诸科程文格(宋)何大任《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太医局诸科程文格》为宋代国家医学考试试题问答记录,由宋代太医局成安大夫、特差判何大任辑成。现所见者系《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全书共九卷,载试题89道,分为6类:一是《墨义》9题,内容为基础医学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二是“脉义”8题,内容为脉学知识;三是“大义”37题,内容为病因病机与藏象学知识;四是“论方”8题,内容为方剂学知识,涉及方剂40首:五是“假令”18题,以测试考生对假设临床病案及其变证的分析及应用理法方药的能力:六是“运气”9题,内容为中医运气学知识。本次整理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
伤寒论直解(清)张锡驹《伤寒论直解》初刻于清康熙年间,题“汉张仲景著,钱塘后学张含韶注解”。《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论直解》共八卷,内容包括对《脉法》《辨脉法》《辨三阳三阴病脉证并治》《辨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辨痤湿暍脉证》以及《辨诸可与不可脉证》的注解。六卷之后,附有《伤寒附余》作为补充。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刻本本衙藏板为底本。
-
神灸经纶(清)吴亦鼎清代吴亦鼎辑,成书于清咸丰元年(1851)全书四卷。卷一论灸法基本知识;卷二论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循行、主病以及腧穴定位、取法、灸法,并附经穴图;卷三卷四为疾病证治,又细分为伤寒、中风、厥逆、首部、中身、手足、二阴、妇人、小儿和外科等。本次整理以裘氏家藏本为底本。
-
本草约言(明)薛己《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约言》四卷,明代薛己辑,实为后人托名之作,成书年代不详。卷一、卷二为《药性本草约言》,分草、木、果、菜、米谷、金石、人、禽兽、虫鱼等九部,共收药285种,每药主要记述功效及用药法。卷三卷四为《食物本草约言》,分水、谷、菜、果、禽、兽、鱼,味八部,共收391种,多为日常食物。本次整理以日本万治三年庚子(1600)田原二左卫门刻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