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医学
-
心电图精要解析与临床应用牟延光 著本书是一部夯实基础与提高阅图及临床诊疗水平并举的心电图专著。书中的546幅心电图均来自主编多年的资料积累,精选专题论述,图文并茂,心电信息丰富,影像资料翔实,梯形图和示意图绘制精细,并设计实战阅图100例,以“阅图—答题—解析”为主线,密切结合临床应用。本书共分14章,依次论述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双径路及相关心律失常、心室预激、心脏传导阻滞、波段异常与心电现象、临床疾病心电图、电解质紊乱与药物效应心电图、起搏器心电图、伪差心电图,系统解析了各种异常心电图表现、临床意义及应用。相信会对致力于提高心电图阅图能力的临床医师和医学生有所帮助。
-
中医舌诊与临床研究丁成华,孙晓刚舌诊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诊断方法,是中医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舌诊对病证的诊断,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均有其他诊法不可替代的价值。为弘扬中国医学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医舌诊这一既便捷、经济、无创,又能客观综合反映人体生理病理信息的诊断理论与方法传播给全人类爱好中医学的人们, 本书以舌诊为研究对象,中英文对照阐述中医舌诊的基本知识、理论与临床研究及应用。本书图文并茂,文字精炼,通俗易懂,图象清晰、逼真,译文流畅、道地,科学实用。
-
郭维琴益气活血法治疗心系疾病郭维琴本书依托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项目《郭维琴教授益气活血法诊治心系疾病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推广》,旨在以传承和发扬首都国医名师郭维琴教授学术思想为目的,建立郭维琴教授益气活血法诊治心系疾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传承体系课程教材,从而推广郭维琴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临床应用,更好做到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主要内容首先系统阐述郭维琴教授益气活血法诊治心系疾病的学术思想,然后详细论述益气活血法诊治常见心系疾病诊疗特点、病机认识、具体治则、治法、调护等。书籍内容针对住院医师、社区全科医师、进修医师、研究生,主治医师、心血管专科研究生,以及副主任医师以上心血管专科医师,分别制定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学内容的课程,从而适应不同程度的学习人才的使用。从而起到因材施教,更好地适应中医学术思想传承推广和应用的需要。
-
调脾胃 治杂病 谢海青急症疑难病诊疗经验专辑谢海青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以对话形式回答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中医科学性、精确性、指导中医实践的阴阳五行理论是否过时、能否废医存药、如何对待中药的毒副作用、中西医的异同、学习中医需要悟性、医患关系等。作者强烈呼吁要造就能治重症急症难治病的中医临床实践家。其二以调理脾胃为大法,贯穿了急症重症、肿瘤、内科、外科(皮肤科)、妇科、儿科、耳鼻喉口齿科等各种疑难病症的治疗中。最后还对阴火理论、黄芪在疑难病中的应用进行发挥。
-
萧龙友医学传略与传薪肖承悰,左启 著萧龙友,中医学家。为近现代“北京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不仅医术高超,还对近百年来中医界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他的人生道路,恰是一部中医百年兴衰史的缩影。本书分为萧龙友的学术思想及验案验方、萧龙友的教育思想及其大事年表、萧龙友传世诗文书画、萧龙友的养生之道、收藏家萧龙友等五章及附篇,对其医学和儒学成就及其传世作品、宗族人文等,进行了简要评介。 本书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肖承悰教授,为萧龙友,先生嫡传孙女, 20年耳濡目染,后经祖父指点踏上学习中医之路。
-
中医方剂顺口溜刘俊仕,刘定益,刘智华,顾婷婷 著《中医方剂顺口溜(第5版)》在前4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主要介绍通过顺口溜来记忆方剂的有效方法。全书共20章,收载临床常用方剂300余首,按其主要功效分类编排。《中医方剂顺口溜(第5版)》运用比喻、联想、寓意、谐音、同音等修辞手法,将繁杂难记的方剂组成用简短顺口的语句或独特的艺术形象概括出来,使方药形象生动、简明好记,同时介绍了与方剂密切相关的功效、主治、方解和加减运用等。《中医方剂顺口溜(第5版)》内容实用,短小精悍,携带方便,是快速学习、记忆中医方剂的良师益友。适于中医院校学生、基层医务人员和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学习参考。
-
伤寒论自学百日通张勋 著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研读学习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编者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在继承发扬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部,上部为“概论”,对《伤寒论》的历史溯源、学术成就、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概述;中部为各论,详细介绍了六经病、霍乱病及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的辨证论治过程,以原文、词解、解析、验案的形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下部为专论,从多位名家对《伤寒论》的理解及运用着手,全面总结与分析了《伤寒论》的成书宗旨、仲景原意及对后世的启发。本书内容系统全面,语言简洁适读,适合广大中医爱好者及中医院校相关医学生参阅研读。
-
新中国地方中草药文献研究张瑞贤,张卫,刘更生,蒋力生 编《新中国地方中草药文献研究:1949-1979年中国地方中草药发展史研究》对1949-1979年中草药的发展状况及编写书籍进行了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对当时的情况进行客观阐述,并对此期产生的书籍进行了分析研究;下篇对亲身经历过该时期、对中草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中医药工作者进行了采访,了解其对该时期中草药情况的看法及其参加书籍编写的过程。《新中国地方中草药文献研究:1949-1979年中国地方中草药发展史研究》内容严谨、表述客观、学术性强,真实地反映了在1949-1979年间围绕中草药所产生的事件,对了解特定时期中草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
四川省道地药材生产区划赵军宁,方清茂 编《四川省道地药材生产区划/四川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丛书》主要内容包括来源、道地沿革、性味归经、功能主治、药理作用、品质研究、原植物、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采收加工、适宜区与适宜区、基地建设等内容。
-
中医综合疗法赵斌 著同中华文明与生俱来并曾光耀世界的中医学,为何在近一百多年来日渐萎缩,甚至面临存亡之危?本书通过读《经》溯源、全面反思,深刻认识到:尽管帝国主义列强军事与文化侵略、部分国人文化意识的扭曲与颓废、现代医学的强势主导与挤压等因素不无重大关系,但中医学自身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错乱也不可小觑,譬如过度单一、简化的救治思维与方式,使得中医丢掉了原有的整体思维优势,丰富多彩的中医疗法失去了用武之地,当代盛行的茫无头绪的“杂合以治”及“盖浇饭”式的“综合治疗”,更把中医推向了名存实亡的境地。有鉴于此,作者历经三十余年精勤实践与思考,逐步研创出“中医综合疗法”理论体系,以期使急危重症救治及疑难杂病的诊疗康复有一个适宜的指导规范,并借之建立一套全新的优势治疗战略、新型管理思路、现代化中医服务模式,从而使当代中医治疗重新绽放勃勃生机。当然,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必待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管理者完成一场彻底的思想革命、技术革命和管理革命,绝非轻描淡写之举可行,而本书则可担当其问的柱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