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医学
-
把我家厨房变养生餐厅冯霁,李璞,孙桂丽 著中原口味与三江,调和果莱配膏梁。营养专家献妙方,祛病延年在厨房。《把我家厨房变养生餐厅:黄河长江珠江卷》是一本高度专业而又通俗易懂的实用饮食手册。书中划分十二餐厅:月子、幼儿、男士、女士、降脂、降糖、防癌、养心、养肝、健脾、益肺、补肾餐厅。每个餐厅列出一周七天的家常菜谱,说明菜肴的功效及禁忌人群,并推荐水果和饮料,并有附录教您识别反季节果莱。是慢性病人以及亚健康人群家庭调理的良师益友,也适合于健康人群的日常养生保健。
-
杏林拾珍徐荣娟,姜宏军 著徐教授的《杏林拾珍—徐荣娟临证心传录》,集编者数十年临床经验之精华,包括学术观点、临床运用、经方传承与创新应用、膏方心传、遣方用药等;更有她症治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经验与心得,载录了丰富而真实的医案。
-
数字化中药探索III曹晖,黄文华 著通过数字化中药(指标各环节可控、疗效全程稳定)模式,运用参芪注射液这一经典案例,为解决中药注射剂普遍存在的质量稳定性、可控性和临床安全性难题提供参考,从而保证药品生产质量。该书包括参芪扶正注射液从研制到上市后20余年的研究资料,全书按照药学研究、临床研究、上市后再评价等内容分类,对于广大中药制药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100种病证针灸治疗验方精粹吴绪平,周鹏 编《100种病证针灸治疗验方精粹(第二版)》共分11章,收集整理了100种常见病证针灸治疗的临床验方800余首。病证涉及常见中医病证、内科疾病、神经精神科疾病、骨伤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五官科疾病、皮肤科疾病、针灸美容与减肥及急症。书中精选的验方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易行。每首验方列有处方、刺灸方法、临床疗效、资料来源及按语,部分验方附有典型病例介绍。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言简意赅,实用性强。该书对于广大针灸临床医师、教学及科研工作者均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亦适用于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阅读参考。
-
谢氏中医正骨传统疗法谢玉辉,周怀明,张秋霞 编接骨科是祖国医学之重要部分,已有三千余年历史,它是先人们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中所积累之一整套理论和经验。自周朝起,外科便在医学中独立成为专科,称为“疡医”。《周礼·天官》中即有疡医下士8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记载。由此可见,远在周朝即已分科治疗。我国非常早之《黄帝内经》是一部非常完整之医书,其中对跌打损伤之症状、治疗等已有记载和论述。汉代华佗可称我国外科鼻祖,《后汉书·方术传》中说他精通方药,处方不过数种,心识锱铢,不加称量,针灸不过数处,即有特效。此外在《三国志》中对华佗之刮骨疗毒亦有详细记载,可见当时于骨科治疗方面已有惊人成就。晋代葛洪所著《肘后方》一书,详述了骨折经手法复位后,须首先用纱布包扎、适宜固定处置,然后内服药物等,由此可见,远在晋代伤科即已有完整之治疗体系。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是一部专论病因之巨著,其中即有金疮病诸候(凡二十三论)、腕伤病诸候(凡九论)。唐代医学更为发达,当时设有太医院,分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按摩科设按摩博士1人,按摩师4人,并从九品下,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此外,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详叙骨折治疗原则、复位牵引、杉木固定以及拔伸按正之手法等,为后世正骨奠定了治疗之基础。孙思邈所著《千金翼方》共30卷,对伤症都有记载。其中“从高堕下第四”有方11首,为治折伤瘀血、止痛等方;“金疮第五”有方62首,均在临床上有很大实用价值。北宋宋慈所著《洗冤录》是我国非常早之法医专书,书中对骨节之认识已有了集中概念,其中亦讲到验伤检骨等,给伤科正骨提供了很多宝贵资料。南宋陈言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把复杂之病种归纳成为三个原因,即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外因(六淫:风、寒、湿、暑、燥、火)和不内外因(凡不属内因或外因而发生病变),如此则使伤科之治疗更加明确。元代危亦林编著之《世医得效方》中记载手足各有六出臼四骨折,书中记载脊椎骨折之治疗须使用悬吊法,所用器材有剪刀、铁钳、桑白皮等,当时所用之麻药为乌头、曼陀罗等。可见此书虽然不是正骨专书,但对骨折的治疗亦有详细记载。明代亦设有太医院,分为13科,在13科中将元代以前之正骨科改为接骨科,确立了接骨科在折伤科中之重要地位及其独立性。薛己所著《正体类要》一书,详细论述了跌打损伤之症状及治疗,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亦有跌打损伤之记载。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疡医》虽是总论外科之著作,但对正骨手法以及内服药物、外敷药物等均有详细论述。清代乾隆年间,吴谦等人奉旨编修《医宗金鉴》。《医宗金鉴》一书中有“正骨要旨”一篇,其中关于正骨八法(即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各种伤症之外治、内治,辨证用药及手术固定等都有全面记载,并且叙述了治疗所用之器具,配有多幅插图,内容极为丰富,是一部较为完整之正骨著作。
-
国医大师张震中医实践领悟与研究心得田春洪 著现年90岁高龄的张震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是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科技人才,全国二三批名老中医。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辨治探微、疏调气机、诊疗实录、科研刍议、方药叙谈等,是张老60多年学习钻研中医的实践领悟与研究心得,说理透彻,重视实践。对于广大中青年中医药医务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
养生月览 运化玄枢蒋力生 著《养生月览》,养生著作,2卷。南宋周守忠(榕庵)撰,刊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作者按1年12个月介绍养生保健事宜。计有497条。所述涉及居处卫生、防避瘟疫、养生却病药饵与药浴、诸时节饮食宜忌、生活起居调摄等内容。提倡夏食竹叶粥清凉解暑,冬食羊肉,进补益之品以利养生。《运化玄枢》,又名《臞仙运化玄枢》,朱权纂。据朱权自序,此书成书于“阏逢之摄提格月在窒皋二日戊寅”,即甲寅年(1434)。本书为很有特色的月令类养生著作,举凡节令候气、田家农事、生活起居,逐月陈列,每月七般,类例分明,告诫人们依例而行,有条不紊。是书刊行后,《医方类聚》《遵生八笺》《玉匣记》等多有征引。
-
王若铨黄帝内经讲稿王念红,王兵 著《王若铨黄帝内经讲稿》是“龙江医派丛书”之一。是王若铨教授潜心研究《黄帝内经》50余载学术成果与学术思想的总结。《王若铨黄帝内经讲稿》分为医家传略、学术思想、论著选粹、黄帝内经讲稿四个部分。“医家传略”介绍王若铨教授习医、从教概况;“学术思想”重点阐述王若铨教授研究《黄帝内经》的特点及学术主张;“论著选粹”收录王若铨教授《黄帝内经》研究的相关论文;“黄帝内经讲稿”收录王若铨教授讲授《黄帝内经》手稿36篇,不仅精讲《黄帝内经》理论,更重与《伤寒》《金匮》之贯通,学以致用,效验临床,是研习《黄帝内经》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
中国中药材种业发展报告黄璐琦 著本报告从中药种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资源保存与评价、科技进步、标准制定、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中药材种业进展情况。主要包括九部分:导论,中药材种业发展政策法规环境,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中药材新品种选育技术,中药材繁育技术与基地建设,新品种与技术推广应用,中药材种子生产经营,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规范,中药材种业研究进展与成果。希望将报告作为展示中药材种业发展成绩、反映中药材种业发展问题、交流中药材种业发展经验、提出中药材种业发展建议的平台。
-
回眸中医周达君 著本书从一个临床医生的角度,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沿革与变迁入手,说明中医的理论知识,都有自身的发生、发展、沿革、转化的过程,而每一次的变革皆以临床疗效为依据。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我们可以从临床医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医传理论的形成、发展,认识这种种变革的内在合理性,以及在临床实践环中的重要价值,同时了解到,中医概念与中医理论不是无限的,每个概念自有其适应区间及边界。本书作者出身中医世家,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从临床角度,创新性地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解读,使人耳目一新,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