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宇宙航行)
-
掠海神鹰李杰它在烟波浩淼的波涛上穿越,它在水天一色的低空中飞翔,它不是飞机,却有着飞机般的神速与机动;它不是舰船,却能象舰船一样在海面上披波斩浪。《掠海神鹰神奇的地效》作者收集了大量有关地效飞行器的资料,从发展历史,原理,当前的世界水平,其军民用前景以及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障碍等方面,采用深入浅出的笔法,全面地介绍了地效飞行器。这《掠海神鹰神奇的地效》无论对专业技术人员,还是对机关干部及青少年都是可读有用的。它将对推动我国地效飞行器的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
-
航天发射故障诊断技术徐克俊《总装部队军事训练“十一五”统编教材:航天发射故障诊断技术》系统论述了航天发射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应用技术。第1、2、3章阐述航天发射故障诊断概念、内涵以及发展历史,介绍与故障密切相关的设备质量特性和维修理论,论述航天发射故障的基本原理和故障分析方法;第4章介绍了9种常用航天发射故障诊断技术;第5、6、7章阐述航天发射中电磁干扰、潜在电路和软件3种典型故障的诊断技术;第10、11章阐述多种方法整合的故障诊断技术和航天发射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前景。全书各章节列举了大量典型实例。《总装部队军事训练“十一五”统编教材:航天发射故障诊断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性强,实用性好,具有很好的针对性,既可作为航天发射试验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
无陀螺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史震、于秀萍、马澍田《无陀螺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介绍了:无陀螺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以下文中均称为惯导系统)的原理、组成、特点及加速度计安装方案;详细推导了各种安装方案下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导航方程;给出了六加速度计和九加速度计等各种方案下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角速度解算方程;推导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力学编排方程;分析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源及误差传播特性:给出了误差补偿方法及滤波方法;对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仿真程序作了介绍,给出了仿真实例。
-
飞行传奇(英)奥利·斯蒂恩·汉森;莫红娥 译记录百年惊心动魄的航空史,展现日新月异的飞机世界。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 我们的《飞行传奇》将为您呈现这一百年来惊心动魄的航空史。逼真的图片、生动的故事,记述了航空史上最伟大的飞行家和最伟大的时刻,以及迄今为止出现的众多杰出的军用和民用飞机。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人类灿烂的飞行历史吧!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火箭技术的科学家们开始试验发射装有火箭助推器的导弹。1961年4月12日,苏联人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火箭、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以及将会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空间站吧。
-
太空出舱(英)戴维·J·谢勒 著;金勇、潘腾、等 译你被紧紧地包裹在航天服里……只能从耳机里听到收音机噼噼啪啪的响声……从氧气管里深吸空气……你的鼻子离面窗只有几毫米远。你在压力服里漂浮,将要打开航天器舱门进入太空。你因过山车般的发射而兴奋,几分钟之后因经受微重力而微笑,出神地凝视着航天器窗外的景象。但是现在,穿着现代的盔甲装,你面临新的挑战:像宇宙中的卫星一样进入太空。<br>舱门打开一道缝隙,令人眼花缭乱的太阳光一涌而入,使你想起电焊机锐利的蓝光。随着舱门摇摆着打开,一片片细小的碎片不可思议地出现在你周围。你必须做的就是从舱门走出去,也可以称你为太空行走者。你向舱门外探出头,短暂的几秒钟,盯着几百公里之外的地球。但是你同航天器有脐带相连,你知道所能做的一切就是随它去,信任航天器的轨道结构相信自己不会跌到地球上去。<br>20世纪早期,“苏联航天学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Konstantin Tsiolkovsky)绘制了身着航天服的人使用气闸舱退出航天器,然后围绕航天器“跳舞”的图画。这些图画在他的作品《太空漫游》(Album of Space Travels)中公开发表。但是,直到大约40年以后的1965年3月18日,这一活动才得以实现。苏联航天员阿里克谢·列昂诺夫(Alexei Leonov)——太空行走第一人,也可称做艺术家——后来回忆了他进入太空的第一步:“无限广阔的太空在我面前展开,美得难以形容。我第一次从太空中遥望地球,它宏伟壮丽,看起来很平坦。只有曲线形的边缘提醒我,那是地球。虽然隔着厚厚的滤光镜,我还是能看到明亮的云、蔚蓝的黑海、绵延的海岸线和高加索山脉。离开飞船进入太空的时刻到来了,我们为这一时刻的到来准备已久,我们对这一时刻有太多想象。我从容地爬出舱门,轻轻将自己推离舱门,越移越远。我看到了宇宙的宏伟壮观。在地球旁边的天空渐渐地从深紫罗兰色变为深不可测的天鹅绒般的黑色,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也不闪。我认出了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脉……然后我看到了鄂毕湾和叶尼塞河,就像是游过辽阔的彩色地图。”(节选自《月球上的人》(Man on the Moon),作者:彼得·费尔利(Peter Fairley),1969出版)列昂诺夫只在航天器外待了几分钟,但是他为人类第一个“打开了太空之门”。就像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成为所有的太空探索者的先驱一样,阿里克谢·列昂诺夫的开拓性成就开创了出舱活动的先河。<br>太空出舱前言齐奥尔科夫斯基意识到,要探索其他行星,必须开发合适的航天服:让穿着者能够活动,在行星表面行走。49年以后的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航天员进行了另一个天体的首次旅行。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向地球上着迷的电视观众和广播听众描述了人类首次踏上另一个世界的印象:“我在梯子的脚下,登月舱着陆支架只在月球表面嵌入1~2 英寸……随着你的接近,月面看起来有细密的纹理,几乎像粉末一样……有时非常细。现在我要走下登月舱了。我的一小步,对人类来说是一大步。月面尘土很细,是粉末状的……我可以随意用足尖挑起。尘土像木炭粉一样薄薄地附着在靴子的底部和边缘上。我陷进去大约1/8 英寸,但我可以看到靴子和行走的脚印。看来行走没有问题。”<br>从地球穿过太空到达月球,再到火星。列昂诺夫关于宇宙的精彩描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带着敬畏聆听了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讲话……但是此刻,登上火星的第一人会讲什么,我们只能猜测。毫无疑问,看到人类跨过火星平原的新奇迹将激励新一代探索者继续进行深入太空的旅行。<br>
-
航天系统故障(美)D·M·哈兰 著;阎列、等 译其他的领域很少像火箭和航天器的设计与运行那样在技术上无限苛求。纵观整个空间时代,许多的飞行任务因各种各样的故障而遭到失败,从助推器的故障、上面级的点火失败,到卫星熔断保险丝,到探测器丢失目标甚至坠毁。在太空,就像在地面上一样,如果我们要向前发展,就必须从自己的失败中学习。
-
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陈善广 主编出舱活动技术是载人航天三大基本技术之一,是进行空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技术基础,是完成空间维修、维护等任务所必需的技术。本教材是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和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组织专家共同编写,针对我国航天员培训任务,系统论述了出舱活动的基本概念及航天员出舱活动涉及的相关技术。本教材可作为从事航天技术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学习出舱活动技术的教材,也可为航天爱好者了解出舱活动技术提供参考。
-
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林贵平、王普秀《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是航空航天院校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课程选用教材,系统介绍了载人航天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空间环境因素、环控生保系统的功能组成、载人航天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基础、供气调压分系统、座舱大气再生与污染控制、温湿度控制分系统、水管理技术、废物管理系统、火情探测与灭火系统、航天服系统以及生物生命保障系统等。为了便于对基本内容的深入理解,编入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本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航天器天线叶云裳《航天器天线(套装上下册)》分为上、下两册,以航天应用为背景,阐述了航天器天线的分析、设计和工程应用。上册共12章,第1~4章和第6章从电磁场基本理论入手,阐述了航天器天线的现代分析设计理论和方法。第5章、第7~11章将航天器上常用天线按辐射形式分为四类,即基本电磁辐射单元、线性天线、口径面天线和阵列天线,分别阐述了天线的辐射机理、性能及设计方法。第12章介绍了射频连接、馈电及微波无源网络。下册共8章,专门介绍航天器天线工程和新技术。第13章从系统和多学科集成设计的角度提出了航天器天线设计新概念。第14章介绍了卫星测控天线,第15章和第16章介绍了通信卫星天线和航天多波束天线,第17章介绍了航天微波遥感天线,第18章介绍了航天器数传天线,第19章介绍了航天智能型天线的基本理论,第20章介绍了航天天线及其系统的电测新技术。《航天器天线(套装上下册)》全书以各种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为主线,在介绍航天天线及系统的同时,阐述了相关的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
航天纵横宋健《航天纵横:航天对基础科学的拉动》是为从事和将要从事航天事业的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编写的讲义和参考教材。《航天纵横:航天对基础科学的拉动》综述了20世纪下半叶世界航天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航天科学与物理、数学、天文、宇宙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和各门技术科学的密切关系以及对基础科学进步的拉动,展望21世纪航天科学的任务、发展方向和期待中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等。《航天纵横:航天对基础科学的拉动》取名《航天纵横》,是指讲义重点阐述航天事业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和影响,而不在航天技术本身。由于大学中航空航天专业通常末把天文学列入必修课,因此第一讲中介绍了航天所需要的天文学要义。第二讲讨论地月系统。探月是20世纪和21世纪航天的重点任务。研究月球和其他天体都以地球为样板,故本讲中对地球地质学有详细说明。探测太阳系内其他行星天体需要知道太阳系的构造和已经取得的成就,这是第三讲的主题。第四讲讨论宇航和宇宙学。对太阳系以外天体的探测,必须以宇宙学和理论物理的知识为基础,特别受相对论的制约,故本讲内对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要点有所介绍和评论。第五讲谈的是宇宙生命学。查明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是对现代科学最大的挑战。寻找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梦萦着全社会,地球上的生命是唯一的样本。本讲内系统介绍地球上生命的基本特征和进化历程,作为研究宇宙生命的前奏。最后,第六讲讨论银河系中未来可能的宇航探测目标,我们所知道的银河系和宇宙的结构等。为了便于阅读,每讲内容都是独立的,无需相互参照和依赖。各讲中都包含了大量有用的科学数据。重要的科学概念和名词术语都给出严格定义和计算公式,便于在工作和学习中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