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宇宙航行)
-
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影像图集郭建宁主编;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编制本书全面的展示了利用CBERS卫星通过CBERS卫星所制作的关于中国、巴西城市和山脉的遥感图片与地质图片。自上世纪70年代地球遥感卫星诞生至今,卫星遥感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监测生态环境,勘察陆地和海洋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公众生产、生活的最强有力的高技手段之一。本书的所有图片都是通过中国与巴西自发研制的01号、02号卫星所拍摄的,高质量的图片一定对你大有收获! 1988年7月6日,中国和巴西两国政签署了合作研制地球资源卫星的协议。卫星研制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和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INPE)负责。1999年10月14日和2003年10月21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和02星相继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旋而交付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投入正式业务运行,为广大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成功研制与运行被誉为国际高科技领域“南南合作”的成功范例。2003年11月,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向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代表团介绍了影像图集的设计编制进展,巴方欣然同意中方的提议,并将巴西处理和解译的图像选辑到图集中来(合作备忘录第三款)。本图集的编辑出版,是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研制与应用全面合作成功的历史见证。 在国家综合部门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领导、关怀下,中巴地球资源系列卫星01星和02星工程完成了研制、发射和应用的全过程,转入业务运行的新阶段。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精心设计、高效施工、呕心沥血、开拓创新,保障了01、02星的顺利运行,超期服役,体现了天地一体化的科学管理。这本图集简明扼要地记录了他们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丰硕成果,体现了他们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目前,在太空运行的对地观测卫星大家族中, 在中等分辨率的资源卫星系列中,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虽然起步较晚,但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强的特点。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援用中国研制的推扫式CCD相机、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以及巴西研制的宽视场成像仪(WFI)。中巴双方建立了数据接收、预处理、存储、分发等全新的系统和数据模拟、应用评价、示范等合作关系。中国和巴西的成功合作跻身世界应用卫星的先进列,为促进信息共享、缩小“数字鸿沟”作贡献。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作为“南南合作”的成功范例,从01星开始,就实现了从实验卫星到业务卫星的设计、研制与发射顺利成功、超常寿命、超期服役。随后已发射的02星、将要发射的03/04等后续星以及正在规划中的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地面接收网等,将确保中巴地球资源系列卫星连续、稳定运行,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直接提供信息服务。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属于一种中分辨率的业务卫星,所提供的CCD相机多光谱图像数据主要反映19.5米×19.5米像元之内的景观混合信息及其对比关系。宽视场成像仪(WFI)地面分辨率约258米,覆盖每平方公里约有4 ×4像元。相对而言,WFI影像数据虽然比较粗放,但却更加概括,适用于对地区的动态变化进行宏观监测与综合评估;区域资源重组分配与合理开发;城镇体系整体规划与环境生态保护;比较快速地更新数据和进行时空动态分析。本图集首先展示了一批读者熟悉的中国城市卫星影像,其次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典型地理景观影像,然后选择了省时的经数据挖掘和深入分析的影像数据应用案例,举一反三,引发思考。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的专家为本图集推荐了一些便于进行全球对比的图像。 位于地球对跖点的中国和巴西的合作,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随着新的地面接收站网的建设和资源卫星数据在国际上的分发与应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对“数字地球”和平利用与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必将与日俱增。把中国与巴西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研制及应用方面的合作经验和初步成果,以图集形式公之于众,其意义十分深远。
-
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理论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黄玉辉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理论研究,第三章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数值研究,第四章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实验研究。
-
液体推进剂爆炸危害性评估方法及应用陈新华、聂万胜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述液体火箭推进剂爆炸危害性评估理论和方法的专著。它为液体火箭爆炸危险性评估、事故危害范围预测、安全防范设计与分析等提供了先进科学的理论知识、翔实的实验数据以及实用的评估方法。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着火、燃烧与爆炸基本理论,大气中地面残余液体推进剂蒸发和毒气扩散过程理论与实验研究,液体推进剂爆炸空气冲击波效应,火球热辐射效应,有毒气体生成与扩散、箭体碎片等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液体火箭推进剂爆炸实验研究理论与技术,液体推进剂爆炸危害性评估方法等。本书可供从事导弹与航天发射工程技术的研究人员以及液体火箭设计、使用和维护人员参考,对一切从事有关液体推进剂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还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和使用。
-
航天器结构与机构陈烈民编著《航天器结构与机构》较全面地说明了航天器结构与机构的技术基础.包括它们的环境条件、材料、设计、分析、制造、试验和可靠性重点是阐述航天器结构与机构的设计和分析技术。全书共18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1章到第3章说明了航天器结构与机构的基本概念、功能、类型、研制流程以及相关的环境条件和应用的材料。第4章到第11章为航天器结构的设计和分析,重点设计和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较典型的航天器结构,包括杆系结构、蜂窝夹层板结构、中心承力筒结构、密封舱结构和防热结构。 第12章到第15章为航天器机构的设计和分析。重点阐述设计和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机构的主要装置以及太阳翼机构和连接分离机构.第16章到第18章为航天器结构与机构的可靠性、制造和试验,说明了它们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与设计有关的要求。
-
军事航天学常显奇等著本书是论述军事航天的理论专著,主要研究空间力量建设、发展和空间作战的规律,具有前瞻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全书在第一版基础上进行了修订。第8章增加了8.4节(空间力量与新军事变革),第12章增加了12.7节(伊拉克战争中的空间作战),并新增加了第19章(国际空间法)内容。...
-
远征太空李建云等编本书在编写中,力求以时间顺序为经,以事件发展为纬,以纵观人类航天发展历程为主线,尤其对国内外载人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相关知识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对人类未来探索和开发太空的宏伟前景进行了展望,力求以详实的资料、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现人类艰辛的飞天历程。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作者翻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报刊。书中有关的数据、图片来源于国内我公开发行的各类书刊、媒体,有关人名、地名及事件时间依据权威书刊确定。
-
航天器精确定轨与自校准技术刘利生等著本书系统地论述“EMBET”自校准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精确确定航天器轨道的方法和各种应用公式。主要内容包括“EMBET”自校准即使的基本原理、基于轨道约束“EMBET”自校准技术的基本原理、轨道数据系统误差模型辨识的数学原理和方法、两种测轨体制和几种常用轨道根数的自校准定轨方法、具有实时性的递推自校准定轨技术及改进方法、基于AR模型的轨道约束自校准定轨技术和自校准技术参数估计改进方法等。 本书为提高测轨数据和定轨精度全面地论述了航天测控系统总体设计和测轨数据预处理方法的改进途径;深入地阐述轨道约束自校准技术在航天测控系统测量精度自鉴定、测站站址误差休整和多测速数据自定位定轨中的应用。 本书可供从事航天测控系统总体设计、精度评定和轨道测量数据处理工作的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和教师阅读。
-
再入物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训练教材编辑工作委员会 编再入物理是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电磁学、光学等的交叉学科,是现代航天、航天工程中具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本书介绍了高超速高温气体绕流和尾流的数值和工程求解方法、确定高温气体光谱辐射的基本理论和工程计算方法、确定湍流尾流和有等离子体覆盖的再入体的雷达散射截面的基本方法;还介绍了用于测度高温气体光谱辐射和电子数密度的地面设备、诊断原理和主法。本书注重应用,着重介绍解决再入物理基本问题的具体方法,同时尽可能反映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本书可供从事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气动热力学、高温气体辐射、电磁散射等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及相应专业的研究生参考。
-
飞行器结构学郦正能主编航空航天飞行器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和综合国力的体现。航空航天技术是20世纪发展最迅速的技术领域之一。<br>本书立足于迅速发展的环境,以飞行器结构的分析和设计为中心内容,首次将航空飞行器与航天飞行器结构分析和设计融为一体,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全书阐述各种飞行器的典型结构组成和特点,结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准则和方法。同时设专门章节介绍先进复合材料典型结构,并较系统地介绍了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特点、原理和方法;对航空飞行器和航天飞行器的特殊结构设计和特点也进行专门的介绍。最后总结分析了结构设计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方向,重点介绍飞机综合设计技术、新的结构设计方法和研制模式。本书为高等院校航空和宇航工程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飞行器设计和研究人员参考。
-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究进展王振国、罗世彬、吴建军本书共分十章,第一章从全局上介绍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国外研究概况。第二章到第八章分别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日本、欧空局、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究进展。第九章专门分析了商业公司开展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究的情况。第十章对本书研究内容进行了真总结,并对我国开展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