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
-
挑战者号(美)[M.D.科尔]Michael D. Cole著;高铁铮译1986年1月28号,本应成为太空探险中具重大意义的特殊日子,却以灾难告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按计划升空,将一位教师和一位工程师送入太空。此外,本次飞行还有五位宇航员。但是,这些勇敢的旅行者却无一生还。这次不幸的事故促使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航天飞机重新评估、检测和改进,大大提高了此后航天飞机执行飞行任务的安全性。作者特别关注挑战者号各位乘客的生平,同时注重评述挑战者号爆炸的起因。
-
航空航天知识丛书季羡林 总主编本套书可供从事和关心航空航天事业的各级干部、科技人员、工人、部队指战员、广大青少年和航空航天爱好者阅读。
-
阿波罗13号迈克尔·D·科尔 编著,高铁铮 译1970年4月13日,前往月球探索的宇宙飞船阿波罗13号在太空飞行中突然惊心动魄。由于原因不明的爆炸,飞船失去了大部分的动力和氧气补给。此时,三个宇航员唯一的希望就是活着返回地球。通过群力合作,避免了一场太空悲剧,这是人类的骄傲。作者在描述阿波罗13号的飞行时抓住了这次在死亡边缘飞行中每一个胆战心惊的事件以及精彩之处,使阿波罗13号这次惊心动魄的航程描叙得既生动又扣人心弦。
-
哥伦比亚号迈克尔·D·科尔 编著,高铁铮 译航天飞机,是一种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宇宙飞船,它能像火箭一样升空,像飞机一样滑翔降落。1981年8月1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火焰与烟云中起飞升空,开始了这种航天器的首次太空飞行,执行这次冒险性航天飞行任务的是宇航员约翰·扬和罗伯特·克里彭。关于航天飞机,宇航员罗伯特·克里彭有预见性地说:“我认为我们找到了某种对国家和人类有意义的东西。作者记载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令人振奋的首次飞行。
-
友谊7号迈克尔·D·科尔 编著,高铁铮 译5…4…3…2…1…0…1962年2月20日,烟雾从火箭发动机中喷射而出,约翰·格伦乘坐的友谊7号升空而起。作为地球轨道上的第一个美国人,格伦备受关注,给他带来了荣誉,但这次飞行也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危险。飞行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迫使格伦人工操纵太空船,运用他所有的勇气和智慧将友谊7号安全驶回地球。这次成功的飞行使格伦成了美国英雄,并为此后的太空探索铺设了道路。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报告和对约翰·格伦的采访,作者抓住了友谊7号航程中的精彩之处和危险事件,对这次具特殊意义的航天飞行作了生动的描述。
-
飞向蓝天谢础著《金苹果文库》列入《1996-2000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后,编写出版工作进展顺利。其中第1、2两辑各10种图书已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出版,第3、4两辑将于1999年面世,到2000年将出齐全部5辑共50种书。《金苹果文库》首先是为青少年朋友编写的,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基本上就可以看懂。我们希望,这些“苹果”能适合大家的“口味”,帮助大家不断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欲,建立爱好科学的终身志趣。我们也相信,这些“金苹果”还会受到同样渴求加深对科学技术的了解的成年读者的青睐。《金苹果文库》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使读者充分体验到,阅读科学书籍实在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美的享受。《飞向蓝天》是军事题材的科普读物。书中文章既有新闻性又富于科学知识,借新闻题材加以发挥,吸引读者兴趣,达到普及科技专业知识的目的。
-
中国航空史姚峻主编中国航空发展的历史充满着曲折和艰辛。撰写中国航空史的想法由来已久,这也是中国航空界同仁十分关心的一件大事。早在1979年中国航空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就正式提出来了。经过航空各部门长期的酝酿、讨论,认识逐步趋向一致,准备由空军、海航、民航、航空工业部、国家体委联合组成中国航空史研究会,共同来撰写《中国航空史》。1986年底,由上述五个部门联合向国家科委报送了关于成立中国航空史研究会的请示。国家科委于1987年2月3日,以国科发综字第0073号文批准了这个请示,同意成立中国航空史研究会。后因种种原因,中国航空史研究会没有成立,撰写《中国航空史》的事情也被搁置下来了。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几条原则: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中国航空事业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兴衰和演变的过程;探讨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二、正确处理中国航空史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的纵剖面和横剖面的关系,采用编年体和纪事体相结合的体裁,在国家、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阐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与航空事业之间的相互关系;采取史论结合的手法,总结各个历史时期航空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鉴古而知今。 三、中国航空史按其发展进程,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但由于中国古代航空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局限,虽也做了很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就,可是并未实现载人航空的目的。四、中国航空史是按历史阶段来写的(清朝末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五、本书撰写时,采用摆出事实或问题,择其明者而用;或摆出不同资料、数字来源。
-
中国航天揽胜刘登锐,李之黎主编;陈炳文[等]编片断:仿制是为了争取时间,缩短摸索过程,同时,苏联政府也表示愿意在导弹技术方面给予援助。首先,我国派出了几批留学生到苏联学习导弹专业。其次,苏联政府答应提供两枚P-1教学用导弹样品。在得到苏联技术帮助和合作的同时,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导弹技术的道路,加紧组建自己的研制队伍。在这支研制队伍里有导弹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有各个专业领域的技术带头人,有一批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骨干,还有一批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技术工人。他们满怀雄心壮志,奋发图强,潜心研究,勇于开拓,决心毕生致力于我国的导弹事业。有了研制队伍,就保证了仿制工作的有序进行。1958年6月以后,根据中苏新技术协定,苏联陆续运来了P-2导弹实物样品、图纸资料、工艺规程和工装模具,还先后派来了一批技术专家,协助我国仿制生产。P-2近程地地导弹由弹头、弹体、动力系统、制导与姿态控制系统组成。导弹全长17.7米,最大直径1.65米,起飞质量20.5吨,射程590千米。火箭发动机采用液氧和酒精作推进剂,推力为37吨;控制系统采用惯性和无线电横偏校正的混合制导方式;全武器系统由导弹与配套的辅助设备组成。本书前言前言1998年10月,中国航天创立已整整42年。42年来,世界航天技术日新月异,获得了惊人的进展。我国航天科技工业跟踪世界航天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航天事业,同世界航天大国一样,也是从研制导弹开始发展的。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周恩来总理组织制定了包括火箭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56年刚从国外回国不久的火箭专家钱学森博士提出我国发展导弹技术的建议。中央作出决策,在钱学森的主持下,集中30多名专家和100多名应届毕业大学生,组成最初的科研队伍,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开始攀登航天技术高峰。在聂荣臻元帅的直接领导下,1956年10月8日建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我国科技人员和工人开始利用苏联的援助,通过仿制,学习自行设计的本领。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它的发射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转折点。任何事业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国航天技术发展道路上第一次重大挫折,是1962年3月21日第一种自行设计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首次发射失败。但广大航天科技人员和工人毫不气馁,经过两年的辛勤努力,我国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腾空飞起,沿着预定弹道飞行,命中目标。这是中国战略导弹发展的良好开端。6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刚刚起步的航天事业频传捷报:1966年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1970年中程和中远程导弹相继完成飞行试验,1971年远程导弹飞行试验基本成功。这一切为我国地地战略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80年代以来,我国远程战略导弹全程试验和水下潜艇发射固体战略导弹相继成功,表明中国已经掌握了有效的核反击能力,提高了国防现代化水平。同时,各种战术导弹获得重大进展。陆续研制成功中低空防空导弹系统和便携式低空防空导弹系统,基本形成能攻击不同空域目标、具有不同发射方式的装备体系;已拥有从岸舰导弹到空舰、舰舰、超音速反舰导弹等飞航式导弹系统,初步形成具有多种打击手段、多种装载方式的装备体系,具备了抗登陆、封锁重要水域和近海作战的能力,增强了海防力量。我国研制发展导弹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目的,建立自己巩固的国防,对付任何敌人的侵犯,打破超级大国的垄断地位,维护世界和平。我国发展航天技术,不参加外空军备竞赛,把力量集中在研制各种应用卫星,为国民经济建设、造福人类服务。在毛泽东主席“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下,从1965年开始实施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工程的研制计划。1965年在我国地地导弹取得一定进展的基础上,开始第一颗卫星的研制工作。1970年4月24日,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起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从太空传到地面的《东方红》乐曲声,表明卫星上天后实现了“抓得住、测得准、看得见、听得着”的要求。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航天掀开了新的一页。我国研制并发射成功的第一种应用卫星,是返回式遥感卫星。1975年11月2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载誉凯旋。卫星回收技术复杂,目前也只有美国、俄罗斯和我国掌握了这一高难技术,表明我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迄今我国共成功地发射17颗返回式卫星,其中有16颗均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它们所获得的遥感资料对国土普查、大地测量、地震预报、矿产资源勘探、农林水利开发、铁路航道选址、海洋研究、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都产生了重要作用。从1975年开始,在张爱萍将军的组织指挥下,我国科技人员担负起了攻克同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和研制新型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任务。在研制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中,最关键的技术是研制火箭第三级的液氢液氧发动机。科技人员经过反复试验,攻下了这一低温推进剂火箭技术的堡垒。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通信广播和电视传输效果良好。后来,我国又用这种先进的运载火箭连续发射成功6颗实用通信卫星,开辟了我国卫星通信的广阔道路。与此同时,我国开展了使用常规燃料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并于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先后成功地发射了两颗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它们为我国气象预报、环境监测、防灾减灾等提供了先进手段,取得显著效益。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和成功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从90年代开始,我国航天型号进入更新换代的发展阶段。先后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和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二号传出捷报,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和通信、气象现代化建设登上一个新台阶。经过42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拥有9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覆盖了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的所有轨道范围,发射成功40颗不同类型的国产人造卫星,包括科学试验、国土普查、通信广播、气象观测等多种应用卫星,在航天技术的一些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一项伟大成就,是它迈着坚定步伐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1990年4月7日,我国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美制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成功,壮国威,振民心,表明我国以无可争辩的实力跻身国际商务发射市场。我国航天发射要在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有更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我国航天专家提出采用捆绑技术研制大型运载火箭的设想。经过科技人员和工人的勤奋工作,征服了火箭捆绑技术的难题。1992年8月14日和1994年8月28日用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先后把两颗美制澳星发射入轨,胜利地完成了这一举世瞩目的任务。在中国航天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也充满荆棘和风险,遭受过令人痛心的失败。1995年1月26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亚太2号通信卫星和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国际708通信卫星先后失败,使我国对外发射服务出现严峻局面。但是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止中国航天进军国际舞台的步伐。我国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丙改进型、长征三号和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都创造过成功发射外星的纪录,特别是1995年12月28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美国艾科斯达一号通信卫星、1997年8月以后长征三号乙大推力运载火箭连续3次发射美国制造的重型通信卫星和1998年7月18日发射成功法国为主制造的鑫诺一号通信卫星、1997年9月以后长征二号丙改运载火箭连续3次发射美国制造的铱星(双星)成功,足以证明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国际发射服务市场所享有的地位。中国航天科技工业42年取得的成就和发展,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能力,成为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对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和威望,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可以预料,中国航天在跨世纪的长征中,将获得新的振兴和腾飞,为开发太空、造福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
诺阿卫星探察隐伏构造、地热及水分布葛碧如[等]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
世界著名航展集萃冯密荣主编本图册从当前世界上近20个航展中精选了规模和影响最大的5个航展——法国的巴黎-布尔歇国际航家航天展览会、英国的范堡罗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新加坡的亚洲国际航天展览会、俄罗斯国际空航天展览会和中国的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通过大量的图片,本图册全面介绍了各航展的历史沿革和现场盛况,同时也介绍了所在国的航空概貌,风土人情、旅游名胜和资源等。本图册提供的资料准确、翔实、图片精美、高雅、许多图片不仅有观赏价值,同时也有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