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
科技保密工作常见问题研究解玮玮《科技保密工作常见问题研究》一书,主要针对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涉密主体多元、国际科技合作频繁、科技成果转化节奏加快等问题,分析我国当前科技工作中的失泄密风险因素,从提高风险预判能力、优化保密管理手段等角度,探讨新形势下的保密管理新途径,帮助读者掌握科技保密技能,从源头上防止泄密事件发生,防范窃密泄密风险和隐患。
-
世界的重新创造H. Floris Cohen《世界的重新创造》是荷兰著名科学史家弗洛里斯· 科恩的作品,反映了科恩本人关于科学革命和现代科学兴起的看法。本书打破了学界关于“17世纪科学革命”的流行叙事方式,以宽广的视野对不同文明的自然认识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比较,极具原创性地把科学革命归结为六种截然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革命性转变,即从“亚历山大”到“亚历山大加”或“实在论的-数学的”自然认识、从“雅典”到“雅典加”或“运微粒的哲学”、从自然条件下的观察到“发现的-实验的”系统研究、用微粒扩充数学自然认识、培根氏混合和牛顿的综合,从而解释了现代科学为何能在欧洲持续下去这一问题,观念令人耳目一新,论述极具说服力。本书语言生动流畅,内容引人入胜,一经出版即获由荷兰科学研究组织颁发的2008年科学传播*著作奖——尤里卡图书奖(EurekaBoekenprijs)。
-
江苏洋口港地区海岸带地质许乃政,刘红樱,杨辉,魏峰,杨国强 等江苏洋口港地区是江苏 沿海开发作为重要节点进行 重点建设的深水港区,海陆 交互作用强烈,工程建设活 动剧烈,地质灾害复杂多样 。本书以江苏洋口港地区水 文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 质、地质环境演变为主线, 分析了海岸带地区特殊的地 质环境演变过程和趋势,评 价了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利 用的资源环境适宜性,提出 了合理利用海岸带资源的措 施,介绍了遥感、同位素示 踪、海域地震测量、多波束 测深、海洋水动力环境模拟 等技术方法在海岸带地质研 究中的应用,较全面地反映 了海岸带地质研究的水平与 近期的研究成果。本书可供从事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及环 境变化研究等相关科技人员 参考。
-
中国特色海洋强国建设理论探索沈佳强,叶芳,王建友 等暂缺简介...
-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爱德华·格兰特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著作。它考察了中世纪科学的成就,并从哲学、宗教、体制等方面令人信服地表明,与流行的看法相反,近代科学并非源于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而是植根于古代和中世纪。有四种关键因素使中世纪欧洲为新科学做了准备:(1)希腊-阿拉伯的自然哲学著作于12、13世纪被译成拉丁文;(2)中世纪大学的发展;(3)基督教面对世俗学问所作出的调整;(4)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转变。本书语言流畅,内容平易,适合对科学史和西方文化史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
单体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杜娟,殷坤龙,王佳佳,桂蕾,李德营 等《单体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瞄准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前沿,针对单体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核心内容——滑坡灾害危险性及易损性的评价模型开展系统地研究。综合考虑诱发滑坡灾害的不同极值降雨概率及滑带土抗剪强度随机性,进行滑坡失稳概率的研究;在系统总结滑坡灾害易损性定义及评价模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综合考虑滑坡灾害作用强度及承灾体脆弱性的易损性评价模型。将滑坡灾害作用强度分为滑坡变形阶段和失稳阶段分别进行评价,对于变形阶段,主要考虑滑坡地表变形量、变形速度及建筑物所在处滑体厚度三项指标;对于失稳阶段,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滑坡滑动过程的运动学计算模型,实现了滑坡滑距、速度及冲击范围的求解,并分别针对建筑物和人员建立滑坡作用强度指标体系。对于承灾体脆弱性,分别依据影响建筑物和人员抵抗灾害破坏作用能力的属性特征,提出脆弱性指标。最后,以赵树岭滑坡和ElPicacho滑坡为例,对《单体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提出的变形阶段及失稳阶段的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了示例性的分析研究。
-
大地电磁数据非线性反演理论与方法尹彬《大地电磁数据非线性反演理论与方法》详细阐述了大地电磁数据的非线性反演理论与方法,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绪论、大地电磁正反演理论、果蝇优化算法研究与改进、基于改进果蝇优化算法的大地电磁反演、非线性贝叶斯反演原理、大地电磁数据贝叶斯变维反演、结论与展望。《大地电磁数据非线性反演理论与方法》可供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和深部矿产勘探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泥石流灾害风险分析与聚落减灾丁明涛,胡凯衡《泥石流灾害风险分析与聚落减灾——以岷江上游为例》从科学性和实践性出发,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影像和区域历史统计资料,应用RS和GIS等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山区聚落和泥石流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从多个特征角度讨论并验证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响应关系,对山区聚落泥石流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及其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与监测预警,并进行典型区实证研究,可为岷江上游及类似地区乡村聚落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特征杨友运,赵永刚,陈朝兵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储层是我国典型的“低渗透油田(藏)致密砂岩储层”之一。《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特征》从致密砂岩的“骨架”、“空隙”(储层中所有空间)、“渗流”三方面研究储层微观特征,通过长石颗粒溶解模拟、成岩作用与成岩相、孔隙结构参数非均质性等领域的精细研究,探索致密砂岩储层微观骨架、空隙、渗流的主要影响因素,全方位、系统地揭示了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特征及成因。《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特征》在重点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特征的同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致密砂岩储层表征技术及储集能力定量评价技术。
-
淮河流域干旱形成机制与风险评估孙鹏等 著干旱是水循环系统在特定时段与区域水分收支不平衡导致的水分短缺现象,其频率高、历时长且波及范围广,是对农业、生态及人类社会影响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高低纬度和海陆相三种过渡地带的重叠地,是我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形成了淮河流域“无降水旱、有降水涝、强降水洪”的典型区域旱涝特征。《淮河流域干旱形成机制与风险评估》是在淮河流域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风险评估多年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提炼而形成的系统性学术成果,全面揭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淮河流域气象、水文和农业干旱过程的时空演变规律,识别影响其干旱变化的主要因素,开展旱灾风险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