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
科技自立自强与建设科技强国赵刚,王曙光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实施与中国科技脱钩策略,企图遏制和打压我国科技发展。特别是对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制裁,暴露了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依赖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我国需要依靠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科技创新治理等,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科技强国。《科技自立自强与建设科技强国》回顾了世界科技发展进程,以及我国科技发展历程,讨论了科技发展对综合国力的影响,分析了国际格局随科技发展而变化的规律,最终对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目标进行论述。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史料整理与分析王志标王志标教授撰写的《〈长江师范学院学报〉史料整理与分析(1985—2020)》是一本比较独特的著作。书中既有对《长江师范学院学报》史料进行的详细整理与分析,又有作者的办刊思想。全书的史料非常翔实,读后能够全面了解《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的来龙去脉和期刊传统的历史演变,对学报同仁很有启发,并有样板意义。我本人对他的许多办刊思想十分赞同。 学报或者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是大学的重要门面。正如王志标教授书中所述:“对于一所大学而言,不能没有一份像样的期刊。期刊是大学这棵大树上结出的诸多硕果之一。但是,这颗硕果又有着其独特性。与大学培养的学生不同,学报的产品是各种学术成果,它为本校师生,也为全国具有相似研究兴趣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发表平台。”实际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有的学校很普通,但它所办的学术期刊却被学界所熟知和认可。这是因为,这些学校为学界提供了很好的学术平台。因此,学术期刊成了这些学校的重要门面。对于一所大学来说,要全面提升质量的确需要长期努力并依赖许多条件,才有可能成功。而把其所属的某个方面(如学报)优先办好,进而再对其他方面各个击破,却是一种很好的内涵发展路径选择。优先办好学术期刊,让门面立起来,对于大学来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报或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有助于凝练大学的特色。《长江师范学院学报》长期致力于“将学报办成一个特色型期刊”。虽然刊物“不同时期所侧重的特色有所不同”,但始终保持特色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发现,学报的特色往往跟学校的特色有很多的关联,甚至会带动学校的特色走向,促使学校的特色更加鲜明。《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把自己的特色跟学校的特色很好地融合了起来,二者相互促进,成为刊物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正如作者强调的:“普通高校学报只有以建设‘特色栏目’为追求,通过开设有特色、有实力的专栏,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学报独特的风格,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学术期刊竞争中崭露头角。”可见,学报的特色跟学校的特色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彼此不可分割。作者在书中对《长江师范学院学报》如何坚持自己的特色,并且跟学校的特色保持良性互动的传统做了很好的总结和全面的回顾。这对于今后继续办好学报,无疑具有长期的启示意义。一般来说,学术期刊形成特色跟主编的办刊思路和学术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每个学校在选择学报主编的时候都会十分慎重。通常的情形是,如果主编是人文学科出身,则期刊会凸显人文方面的特色;如果主编是社会科学学科出身,则期刊会凸显社会科学方面的特色。于是,学术期刊的特色形成既跟学校特色关联度很高,也跟主编的学科方向和办刊偏好有着高度的联系。作者在书中对此做了很好的分析,作者认为:“主编对于一个期刊的发展方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主编风格就意味着期刊的风格。主编的学科背景则会影响其学术风格。”显然,作者在看到学报特色与学校特色之间密切关联的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主编与学术期刊特色定位之间的必然联系。 学报或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有助于学科和专业的内涵提升。学校的学术期刊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本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对于学校来说,学校的特色往往是其优势和强势学科。因此,围绕学校的特色通常会有更多的优秀作者聚集,这就能对期刊稿件的质量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在学术期刊越来越走向全国性学术平台的大趋势下,学校的特色学科有助于学报通过校内的作者去联系全国的相关专家,从而更好地提升学报这一学术平台的质量。正如作者所说,《长江师范学院学报》长期把文学、历史和教育作为发文的重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江师范学院的优势学科也在这些方面。近年来,随着不少优秀的博士和教授的加盟,长江师范学院经济学科与管理学科实力逐渐增强,《长江师范学院学报》在这两个学科的刊文也逐渐增多。这种情况跟所有的师范类大学十分类似。事实上,一所大学如果能够办好一个学术刊物,那必定要有相应的学术实力和底气。在过分重视核心刊物的时代,普通刊物的生存面临着很多困难。于是,依托学校的强势和优势学科,无疑是最好的办刊选择。 学报或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还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者在书中特别提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精神,回信提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要“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作者深刻地认识到“这是给学校的学术期刊提出了要主动承担培养人才任务的要求”。我个人觉得,这种认识非常重要。大学的第一中心任务始终是培养人才。学报或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理所当然也要为这个中心任务做点什么。大学的人才培养责任不仅限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而且包括对年轻教师、青年学术人才的培养。优秀学生的培养离不开优秀教师,而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学校各个方面共同发力,包括学校的学术期刊要参与到教师的学术和科研能力提升中去。学术期刊和青年学术人才是相依相随的关系。青年学术人才正是在期刊编辑的帮助下逐渐成长起来的。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天然的学术高手。当然,学术期刊也应该为培养学生做一些贡献。期刊可以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可以在学生中间招聘编辑助理等。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期刊编辑实践,学到许多东西,尤其是编辑一丝不苟的精神、对人类知识的敬畏精神、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等,都会对学生有很好的教育示范作用。大学应该充分利用编辑的这些专业性极强的劳动精神去浸润年轻的学生。 总之,在读了王志标教授的书稿之后,对其许多观点表示深深的赞同。当然,我觉得这部书稿也存在一些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厘清。
-
主体教育哲学冯建军 著本书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全书以马克思主义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为依据,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提出以个人主体性为起点,经过主体间性、他者性,走向公共性,实现类主体。依此,本书在概述这一逻辑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主体性教育、主体间性教育、他者性教育、公共性教育、类主体教育及其之间的递进关系。我国的主体教育研究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书既反映了我国主体教育研究走过的路,又代表了我国主体教育研究的方向,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The Computer and the Brain 计算机与人脑John von Neumann约翰?冯本书是诺依曼在1955—1956年为西里曼讲座而准备的未完成讲稿,是作者对过去十几年在计算机领域所做研究的一个总结性梳理。诺依曼在书中首先概述了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的一些基本设计思想和理论基础,然后从数学的角度,主要是逻辑和统计数学的角度,探讨了人脑的神经系统的控制和逻辑结构,对计算机的数学运算和人脑思维的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 本书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篇重要的原始文献,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为计算机的创新与发展以及机器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
别怕,数学也可以很迷人(阿根廷)巴普诺·阿姆斯特尔 著别怕,数学也可以很迷人 迎来到“数学王国”! 这里既有充满悬念的童话,又有“烧脑”的推理! 近视的公主、喜好伪装的诗人、爱“撒谎”的数学家……每一个故事里都藏着“数学密码”; 术语、定理、公式、演算……严谨的逻辑推理是“通关密钥”; 简洁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在美的奇遇里发现数学的奥秘。 出发吧,一起探索这迷人的“数学国度”!
-
快跑,狗狗科学家来了(阿根廷)马丁·德·安布罗西奥 著一本关于“狗狗和科学实验”的科普书,走进“科研现场”探索狗狗“冷知识” 狗狗的祖先是什么动物?为什么它们能成为人类的好伙伴?狗狗“科学家”又是怎样在科学实验中立大功的? 来吧!一起走进“科研现场”,探索狗狗“冷知识”!
-
鲸鳍之旅(阿根廷)路易斯·卡波佐 著它们不是鱼——更聪明的大脑,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用肺呼吸…… 它们有“怪癖”——偏要“逆向”演化,从陆地返回海洋,甚至成为海上霸主…… 它们很“个性”——有的会深潜,有的爱唱歌,有的圈地为王,有的“早熟叛逆”……各有特点,各有绝活儿! 它们有危险——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海兽们正面临生存危机! 快,一起面朝大海,聆听召唤,开启这场“鲸鳍”之旅!
-
拜托了,看看天空吧(阿根廷)艾尔莎·诺森瓦赛尔·费赫尔 著星河浩瀚,变幻莫测,你可曾读懂天空的美丽? 猜一猜,古人如何进行天文观测; 想一想,太阳总是从正东方升起吗; 连一连,能绘出形状各异的星座吗; 学一学,“地心说”“日心说”的论战如何终结; 看一看,伟大的天文学家身上发生过哪些趣闻; 拜托了,仰望天空吧!追逐群星,开启一场古典浪漫的天文学之旅!
-
重新认识工程教育Edward F. Crawley, J本书描述了一种工程教育的方法,该方法将工程专业知识与个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职业工程能力综合地整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培养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工程师。本书强调工程师的培养以工程实践为背景环境,要将构思-设计-实施-运行(CDIO)贯穿于工程产品、过程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本书既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发展与描述,也是全世界各地的工程专业寻求改进年轻工程师教育的指南。本书具有如下特色: (1)系统地介绍了CDIO方法,并根据CDIO标准逐一组织各章内容; (2)各章内容包括目标、问题讨论、案例分析以及关键概念与实施过程的详尽图表叙述; (3)一开始就清楚地阐释了相关教育术语,全书避免使用教育专家行话,通俗易懂。 本书适合所有身处工程教育改革和探索中的教师、学生以及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
-
中国教育的传统、历史与现时代孙培青 著本书收录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家孙培青先生在不同时期发表的各种论文、写入教材和专著的章节、未刊讲话稿、人物回忆、前言和后记、所作序言和学术自述。多未曾发表,不乏真知灼见。主题大致偏于教育史学理论,主要包括中国教育的传统、中国教育的历史、教育史学、教育史评论,而以学术自述收官。其中《中国教育传统研究与教育改革》《教育史研究方法探讨》《感悟教育史》《认识学习教育史的意义》等尤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