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
气候变化与流域非点源污染欧阳威,高翔等本书针对气候变化与农业活动叠加作用下流域水环境响应特征,将现场观测、田间观测及室内实验、气候模式、模型开发与模型模拟相结合,探讨了流域尺度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作用规律。从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输出驱动因子角度研究了中高纬农区多气候模式应用评估和农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重点探讨了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协同作用下多路径氮流失响应、气候变化特征下土壤侵蚀与非点源磷流失响应、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对非点源污染输出作用机制、基于沉积物的不同气候条件下非点源污染差异识别,以及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与控制方法。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气候变化与农业活动协同作用下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变化特征及研究手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
-
全球经济治理新范式隋广军等本书基于二战以来全球经济治理实践的历史演进,建立全球经济治理理论分析框架,提出全球经济治理新范式的理论概念和分析系统,重点分析了中国这一新范式形成中的理论逻辑和战略路径,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提供政策参考。本书明确了全球经济治理的概念与逻辑前提,对其要素、结构、机制与运行和内在矛盾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剖析;从理论上提出了全球经济治理范式及新旧范式的分野标准、转型动力和演进路径,创新性地提出了全球经济治理新范式的图景设计;系统地提出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范式转型的理念、角色、贡献和战略选择。
-
生物界中的秩序与人为干扰齐善忠,郑昭佩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培育和提高公民的生态素养非常必要和紧迫。掌握生物界的时间秩序、空间秩序、营养秩序等生态科学知识,了解人类对生物界秩序干扰的后果,把握人类对生物界秩序干扰的度是生态素养提高的基本要求。本书对生物界的时间秩序、空间秩序、营养秩序进行了初步总结与归纳,论述了人类对生物界秩序的干扰及人类对生物界秩序干扰度的把握。贯穿其中的思想是:秩序的存在和维持是保证生物界和谐与稳定的基础,人类对生物界秩序的干扰需要把握一个合理的度。
-
202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著为了更加科学地建立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整地统计期刊的被引用计量指标,更加高效地进行期刊文献计量和评价工作,使期刊统计分析结果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使核心期刊遴选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推进知识服务系统的发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计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联合编制出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基本囊括了我国出版的学术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和理论研究性社会科学期刊,是一种专门用于期刊引用分析研究的重要检索评价工具。从中可以清楚地了解期刊引用和被引用的情况,以及引用效率、引用网络、期刊自引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同时,还可以方便地定量评价期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正确评估某种期刊在科学交流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确定高被引作者群等。《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出版,是我国期刊界和知识界的一件大事,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扩展和补充。《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将全方位、完整地提供我国期刊的评估数据,为国家择优支持期刊评定,以及为国家期刊管理部门和地方的期刊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管理依据,有力地填补我国关于期刊评价数据不全的空白,因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科学评价基础工程建设。 《202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还需不断完善和充实,适时进行指标的增补和修订。衷心希望《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能成为广大读者检索查询的友好助手和得力工具,热忱期待《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能成为社会评价期刊发展状况的参考依据。 在整个编写过程中,尽管力求严格规范,细致准确,精益求精,但由于一些实际情况,例如期刊的更名合并、大学学报版本更迭、期刊引用文献著录不规范、期刊缩简写各异或期刊类目复杂等,给我们的编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诚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著《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编写的年度政府出版物。报告主要描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政策、体制改革的进展和国家科技计划的主要安排与实施情况,介绍中国在主要领域的科技发展情况,宣传中国科技战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成就,让社会公众更多地了解和理解中国科技发展的全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9》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系列报告的第13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9》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为主题,主要反映2019年中国的重大科技战略、科技政策、科技活动、科技成就和科技进展(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相关情况)。《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9》基本延续了上年度报告的框架结构,并对部分章节进行了细化、调整,如“概述”增加了“中国科技发展70年”内容;“第十一章区域创新发展与地方科技工作”增加了“地方科技工作”内容;“第十二章科技对外开放与合作”增加了“多边科技合作”内容,并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双边合作”“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调整为中国与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国家的科技合作。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伊萨克·牛顿 著牛顿于1687年所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一巨著,是他科学工作的*之作,也是人类科学*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这部经典著作共有三卷。*卷首先定义什么是惯性、动量、力,然后陈述三个运动定律──即通常所说的牛顿运动定律。接着牛顿讨论了一些微积分定理,但是以古典的几何方式加上极限的概念所表现的。介绍了新的数学工具后,牛顿就开始讨论平方反比向心力与开普勒运动定律之间的互导、椭圆与椭圆运动的性质、各种摆线的几何性质、两物体间因引力而发生的运动、球体对质点的引力及三体运动等等。第二卷所讨论的是阻力之下的运动,这是流体力学的开端。第三卷则是把*卷的数学结果运用到自然现象上。运用这种理论方法,牛顿得到许许多多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譬如潮汐、月球的不规则运动、岁差等等;有些则预测一些未来的现象,譬如人造卫星等。
-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亚历山大-柯瓦雷 著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名著,作者为科学思想史学派的创始人亚历山大??柯瓦雷。本书认为,人类的思想在16、17世纪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框架和模式,使古代那个秩序井然、有限封闭的世界(cosmos)*终变成了均一无限的宇宙(universe),也使价值世界同事实世界完全分离开来。近代科学和哲学既是这场革命的根源又是它的成果,近代科学史和哲学史必须相互参照来研究。
-
科学史与公众江洋 著本书着眼于科学史和科学传播的交叉研究,即在科学传播研究中引入科学史视角,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纲领和研究成果的历史性把握,以及对科学传播理论研究的深入研读和对实践情况的系统分析,采用宏观的理论把握、文献分析和具体的案例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从科学教育、科普作品、科学漫画、科学传播四个层次来考察科学史对科学传播的影响。
-
青藏高原典型冰川物质平衡的双站InSAR探测理论与方法孙亚飞 著本书精确的冰川地形及变化信息对研究冰川动力学和冰川物质平衡十分重要。本书提出了一种TanDEM-X双站InSAR冰川表面高程变化生成算法,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山地冰川物质平衡估算方法,分别以高亚洲的祁连山极大陆型冰川和藏东南海洋型冰川为实验区域,进行了冰川物质平衡及其对气候响应关系的研究。
-
我国主要地方病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中国地质调查局 编《我国主要地方病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一书是“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和“严重缺水区和地方病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两个项目集成的成果。《我国主要地方病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内容详实,稿构成齐全,且排序准确无误,篇章结构合理,取材切题,用详细的数据阐述了我国主要地区地方病的相关地下水的质量、评估、质量机制、开发治理建议等内容,是当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成果服务社会”地重要项目成果,可作为不同地区地下水开采使用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