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姚向华 刘静本书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的技术原理与具体应用,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现原理、相关技术,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和开发过程。全书共8章,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网络协议栈,IEEE 802.15.4 标准、IEEE802.15.6 标准和ZigBee协议,以定位技术、同步技术、安全技术、数据融合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等为支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硬件工具,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工业现场监控、安全检测和物联网中的应用。 本书结合具体应用介绍了不同场景下的开发技术,内容深入浅出,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
-
面向野外环境的六足机器人技术高海波在对六足机器人多年理论研究和工程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本书密切结合我国载人航天、星球探测、国防军事、复杂环境作业等领域的需求,主要阐述野外环境六足机器人研究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从任务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入手,给出了野外复杂环境六足移动系统构型和尺度设计方法,建立了机器人足-地作用力学模型和多物理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了障碍条件下的六足机器人步态规划和重规划方法,实现了六足机器人基于状态感知的柔顺运动控制,提出了机器人人机协同操纵设计方法,构建了机器人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完成了机器人系统的低成本可靠测试,最后介绍了六足机器人样机的开发和实验测试。本书可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足式机器人研究的工程设计人员、教师和研究生阅读。
-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先秦卷吕变庭先秦是中国学术的原典时代,也是科学创新最活跃的时代,故先秦诸子的著作有“一字千金”之美誉。无论是道家、儒家,还是墨家、法家,抑或名家和阴阳纵横家,他们提出的许多科学命题和思想观点,直到今天都还在激发人们的创造灵感,启迪人们的科学思维。《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先秦卷》择要发掘和阐释了先秦诸子学说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旨在表明中国古代自先秦以来就始终存在着一种追求科学的内在动力,而并非“无科学思想”,也并非“微薄得不足注意”。
-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北宋卷吕变庭北宋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发展的高峰,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思想家,既有像沈括那样的百科《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北宋卷》式科学家,也有像唐慎微那样学问技艺各有专长的科学家。尤其是随着新儒学的兴起,“自然之学”已经成为众多士大夫追求的知识目标,由此催生了北宋盛极一时的“求理”思潮。《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北宋卷》重点阐释了安定学派、图书学派、荆公学派、横渠学派、百源学派、洛学及蜀学等诸家科技思想的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同时梳理了以苏颂、沈括、钱乙、李诫等为代表的北宋科学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
-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明清之际卷吕变庭《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明清之际卷》通过对明清之际的科技发展进行全面考察,重点探讨这一时期中西科技与文化的交融和碰撞状况,试图较为清晰地勾勒出这一时期科技史的发展学术脉络,并对明清之际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的结构和转向进行了新的学术审视和反思。此外,《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思想史研究.明清之际卷》还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审视中西礼仪之争与文化冲突,着重考察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势和中国科学技术逐渐落后的原因,以期为当代科技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
走进人工智能吴飞本书面向非专业人士、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将硬核知识、技术方法与人文历史、人物故事有机融合,理顺人工智能纵向发展脉络与横向科学轮廓。作者以扎实的专业背景、流畅的文笔帮读者理顺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厘清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方法,帮读者看懂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交叉碰撞所引发的社会生活变化,从“成天下之才”的角度给青少年读者提供学习建议,树立其科学理想,端正其科学态度,培养其科学思维。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开卷有益。 本书适合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
科技史笔记·无形力场张皓继火之后,电是人类掌握的第二种伟大的力量。从科技发展史的进程来看,电力前承工业革命,后启信息革命,最终从照明、动力和通信三大领域开启了我们口中所谓的现代生活。本书详细讲述了电力的起源故事,重点梳理了人类与电和磁这对"老朋友”相识相知的发展过程,解读了人类是如何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发现其丰富其内涵并从它们手中接过力量的。 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电的历史更像是一场从科学到技术的超大型研究成果转化会,一次学以致用的征程。
-
漫谈光通信·模块卷匡国华 著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激光器,70年代发明了低损耗光导纤维,开启了光通信产业的大门。国内外光通信的发展如火如荼,应用日益广泛,与普通民众的生活越来越紧密。本书采用通俗诙谐的语言,采用大量创意插图,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光通信领域中光模块相关理论及其技术知识,同时对光模块及相关产品的应用、市场、历史、发展等进行了多角度解读。本书可供从事光收发模块、光器件、半导体光芯片等光通信领域的技术工作者参考,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
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学会高原气象学委员会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是影响我国灾害性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2020》根据对2020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系统分析,得出该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编号,名称,日期对照表,概况,影响简表,影响地区分布表,中心位置资料表及活动路径图,高原低涡、切变线移出高原的影响系统;计算得出该年影响降水的各次高原低涡、切变线过程的总降水量图、总降水日数图。
-
Fundamental Research on Nanomanufacturing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项目组本书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的出版成果。本书为《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的英文版。本书探索了基于物理/化学效应的纳米制造新原理与新方法,揭示了纳米尺度与纳米精度下加工、成形、改性和跨尺度制造中的表面/界面效应、尺度效应等,阐明了物质结构演变机理,建立纳米制造过程的精确表征与计量方法,发展了若干原创性纳米制造工艺与装备,为实现纳米制造的一致性和批量化、提升我国纳米制造工艺与装备水平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