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
面向低碳生态旅游的自然风景区系统测度与预测研究骆毓燕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景区系统兼顾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实现景区系统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方式与路径,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必然选择。本书面向低碳生态旅游,在系统阐述旅游景区低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建模理论及方法,建构自然风景区系统测度体系,科学合理地测度其低碳化发展水平,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为旅游景区低碳化发展理论与管理实践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做出了积极尝试且形成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成果。
-
动态精密工程测量李清泉世界范围基础设施安全状态测量等领域不断扩大的应用需求,以及传感器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精密工程测量从“静态、离散、手工”向“动态、连续、智能”发展,形成动态精密测量这一前沿学科交叉方向。本书基于作者多年的研究探索与积累,对动态精密测量理论、方法及其典型应用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全书分两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理论与方法,包括动态测量时空基准、多传感器集成动态测量、动态精密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典型应用,重点介绍作者近20年来在交通、无人驾驶、室内及地下空间、无人机、海岸带等领域的创新测量方法研究、测量装备研制及典型工程应用。
-
白鹤滩巨型地下洞室群围岩变形破坏机理与时间效应石安池 等本书针对高地应力地下洞室群围岩变形破坏问题,依托世界规模**的白鹤滩水电站巨型地下洞室群工程实践,对高地应力脆性围岩变形破坏机理与时间效应展开研究。全书共分为9章,分别介绍了脆性玄武岩力学特性、地应力场、巨型地下洞室群围岩变形破坏类型及特征、围岩监测成果及分析、围岩变形破坏机理、洞群典型部位变形破坏特征及原因、围岩变形破坏时间效应及长期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
激光诱导冲击波特性与材料响应聂祥樊激光诱导冲击波是指利用吉瓦量级、纳秒脉冲激光辐照材料表面,材料吸收激光能量后迅速等离子体化,高温高压等离子体快速膨胀而形成的吉帕量级高压冲击波。激光诱导冲击波在材料内部以应力波形式传播、衰减、反射、耦合等,与此同时,材料在高压冲击波作用下会发生超高应变率动态响应及影响。利用冲击波的第一波程压缩波发展了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利用冲击波的第二波程拉伸波发展了激光冲击波结合力检测技术。本书从共性基础角度系统介绍激光诱导冲击波特性与材料响应,主要内容包括激光诱导冲击波的概述及其压力特性、激光诱导冲击波作用下的材料动态本构模型、激光诱导冲击波的传播规律与双波系耦合规律、激光诱导冲击波作用下的材料响应规律等。
-
重大领域交叉前沿方向2021科技战略项目组为更好地把握全球科技发展趋势,瞄准重大领域交叉前沿方向,明确技术发展路线图,本书开展重大领域交叉前沿方向研究。本书聚焦新药创制、未来计算、人工合成生物、AI 基因组编辑、脑-意识-人工智能五大领域,研判未来5-10年各领域交叉前沿发展趋势,并在各领域凝练形成10大交叉前沿方向;同时,通过文献计量方法主题检索Scopus数据库获得相关论文,并通过SciVal平台进行分析,呈现了各前沿方向的论文发表趋势、研究主题、重点国家和机构等信息;此外,还对各领域全球发展趋势、国家战略布局和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解读与分析,较好地反映了各领域发展概貌。
-
我的科研故事 第六卷陈佳晟 等 编GeoScience Café成立于2009年3月,是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联合测绘院、遥感院和资环院等兄弟院校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学术科研分享交流的科研学术团队。该团队于每周五晚举行现场学术报告和讨论活动,已累计举办三百余期。活动嘉宾是测绘、遥感、计算机等学科的硕博士和年轻教师,以“我的科研故事”为核心讲述自己的原创科研故事、方法和体会。同时,该团队建立了线上QQ交流平台,目前已有交流成员6000余人,全部来自于全国地球信息科学第一线科研工作者,专注于讨论科研问题、分享科研成果。本书的主要内容是GeoScience Café以往优秀的报告和交流记录的凝练,拟包括胡瑞敏教授在内的七场特邀报告、康雨豪博士在内的八场经典报告、以经历分享为主题的十篇“星湖咖啡屋”报告,同时还包括历届GeoScience Café主讲嘉宾的简历及GeoScience Café团队的历史沿革。这些书稿内容是GeoScience Café团队在2020-2021学年,所收集的全部优秀内容,既可以完整地展现地球信息科学领域各个领域的第一手科研故事和学术成果,又可以深刻体现GeoScience Café团队来自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和历史。因此,该书稿将同时具有重要的科研学术价值和人文社科情怀,必能让更多的地学科研工作者从中受益。
-
《黄帝内经》的科学文化诠释邢玉瑞《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确立了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基本范式,建立了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汇集着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规范着中医学术发展的方向,为中医学数千年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奉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最为关键的钥匙,2011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BR》本书融会古今中外《灵枢经》研究的成果,结合作者的研究新知,对每篇原文分为导读、原文、校注、释义与知识链接5个板块,围绕原文讲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讲、讲对了还是讲错了、对错何以判断以及所讲内容的现代价值5个层次,从哲学文化与自然科学两个维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力求回归中国文化本源,融会古今科技知识,贯通中医理论临床,寻找中医思维钥匙,启迪学术未来发展。
-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彭建,姜虹,徐冬梅等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导致生境破碎、生物多样性丧失及生态系统退化,威胁区域可持续发展,制约人类福祉提升。在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背景下,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成为协调区域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从国家到地方多尺度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案例研究的不断涌现,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正向范式凝练深入,缺少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梳理。针对这一问题,本书在梳理生态安全格局概念内涵、理论支撑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范式,系统归纳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的基本环节及其技术方法,展望未来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方向,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决策支撑。
-
青藏高原生态学研究李文华等《青藏高原生态学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在西藏开展的20余年高原生态学研究为基础,同时吸收了其他同行的研究成果,对青藏高原生态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内容涵盖青藏高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物质生产、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生态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
-
科研方法导论张伟刚,张严昕本书是南开大学与科学出版社合作的“***教学团队?科学素质教育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分五篇—科研基础知识篇、科研方法技能篇、科研实践应用篇、科研学习结合篇和科研素质培养篇;以科研方法为核心,结合科研工作实际,系统地阐述了科研基本概念、科研工作规程、典型科研方法、科学思维方式、基本科研技能、课题组及其管理、科研素质培养,体现了“体系创新,篇章独立,研学结合,学以致用”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