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
中国对外合作科技创新合作研究许鸿 等暂缺简介...
-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自主创新杨志超《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自主创新》从创新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奋斗五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新探索。
-
上海科技工作者发展报告马兴发,黄兴华,王建平《上海科技工作者发展报告(2015—2019)》为上海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报告蓝皮书,厘清科技创新人才及靠前水准的内涵和要义;研究靠前上主要追赶经济体通过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育、留、用、激,实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分析上海科技创新人才在条线和区域分布的结构和在全国的地位;提出上海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对策建议。
-
意会知识的跨时空对话石仿《意会知识的跨时空对话》旨在阐述波兰尼和庄子意会知识的联结性系统内涵。波兰尼的意会知识努力实现“对不可言说的言说”,庄子的“不知之知”极力追求“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意会知识的跨时空对话》立足创造的基本原则,实践中西哲学思想汇通的再思考。
-
TRIZ创新理论及应用韩提文,董中奇,张莉,梁海军,宋慧敏 等创新从通俗的意义上讲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TRIZ理论的强大作用正在于它为人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工具。《TRIZ创新理论及应用》主要介绍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及应用案例。《TRIZ创新理论及应用》包括基础理论、TRIZ工具、TRIZ发明案例和专利申请及保护四部分。可作为产品创新设计、科研、生产人员的培训教材。
-
复杂网络模型结构及应用谭利复杂性科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用来研究复杂系统和复杂性一门交叉学科,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复杂网络模型结构及应用》主要是通过生成机制建立复杂网络模型,模拟真实网络的演化行为,寻找求解网络统计特征的严格方法。从概率论角度和统计学角度出发,分别给出了严格求解度分布的马氏链方法和极限定理法。此外,还根据真实网络的特征提出了几类按边迭代的网络模型以及基于合作网络的模型,探讨了模型的拓扑结构,并进行了模拟分析。
-
加速寿命试验统计分析与优化设计刘展产品质量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可靠性是评价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加速寿命试验技术是评估产品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利用加速寿命试验进行可靠性评估的关键是建立应力水平与产品可靠性特征量之间的关系,即加速模型。近年来,很多学者对统计加速模型进行了扩展研究。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关于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和比例危险模型的扩展研究,鲜有文献提出比例优势模型的扩展模型。《加速寿命试验统计分析与优化设计:基于广义比例优势模型》以产品可靠性试验的优化设计方法及评估方法为具体研究对象,对比例优势模型的扩展模型及其在加速寿命试验统计分析与优化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科学的终结(美)约翰·霍根(John Horgan)在《科学的终结》中,约翰·霍根借工作便利走访了科学界的名家,诸如斯蒂芬·霍金、托马斯·库恩、克里斯托弗·兰顿、卡尔·波普尔、史蒂文·温伯格以及爱德华·威尔逊,等等。他以才华横溢的笔触描写了这些大名鼎鼎的ding级科学家平凡的一面和他们超脱于常人的神奇活跃的思想。 科学家通常与容易自以为是的其他学者不同,因为他们坚信自己不是在建构真理,而是在发现真理;其工作是要揭示经验世界存在的规律,而不仅仅是去解释它。但科学的力量存在着自身固有的限度,如量子力学显示出不确定性,混沌理论进一步证明完全的预见是不可能的。同时,科学合理性本身正受到新勒德派分子、保护动物权利活动分子、宗教极端主义者以及新时代信徒的攻击。 霍根强调对科学的z大威胁可能来自科学规范的丧失。在提出对科学的质疑的同时,霍根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向大众介绍了各种神奇而富有想象力的现代科技应用和科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
高校实验室安全技术概论及多级立体管理制度体系陆紫生《高校实验室安全技术概论及多级立体管理制度体系》介绍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技术和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水电、化学品、仪器设备、放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施工工程、消防、生物、应急急救、实验室分类管理和风险评估等方面安全技术概述及管理制度,以及实验室开放制度、责任体系、考核制度、准入制度、行为规范、检查制度、奖罚制度、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细则、综合工作条例。《高校实验室安全技术概论及多级立体管理制度体系》适用对象为高校实验室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
-
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 人文科学卷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按照学科领域和学科特点,共分为10卷,即数理化卷、地学卷、生物学卷、工程技术卷(上、中、下)、农业卷、医学卷、社会科学卷、人文科学卷。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130多种学科名词和已出版的近30种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的基础上,参考台湾方面公布的名词数据库资料编篆而成。全书共收录96个学科,约50万条科技名词;并实现大陆名与台湾名,中文名和英文名的对照功能。 《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成立编辑委员会,由白春礼院士担任总主编,路甬祥院士为名誉总主编。同时设立词典项目部,负责编篆的日常组织工作。各领域先后共有5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词典的编篆和审定。 本词典收录的各学科名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名词的基础上,参照台湾方面的收词范围扩展而来,基本上反映出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二是体现了规范性,充分利用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成果;三是注重科学文化的传承,既收录了当代科学技术领域的科技名词,也适当收录了反映中国近代以来科学和文化发展脉络的科技名词。本词典是两岸专家学者对多年来科技名词领域交流、对照和统一工作成果的一次大规模整理和总结,是两岸合作编写工具书的Z新成果,是两岸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是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次重要实践。科技、教育、文化、经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对照性词汇,可成为两岸各领域交流的参考和依据。同时,可用作全球华语地区科技界人士的参考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