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
如何阅读英语科技文献赵毓琴、刘秀杰 等 编著本书主要针对科研入门人员,根据学术技能、学术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要求,介绍与学术研究及学术工作相关的基本文献阅读技巧。首先介绍了与科技文献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科技文献的语言特征,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研究性文章和综述性文章的阅读技巧,针对每部分都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最后针对两篇样文进行了分析。本书可供有英语文献阅读需求的科技工作者及高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使用。
-
西班牙科学史(西)何塞·曼努埃尔·桑切斯·罗恩本书讲述了西班牙的近两千年的科学历史,展现了西班牙以科学为梦想的科学家及科学机构的故事,书中的科学者们以西班牙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状况为条件,致力于科学,度过了人生充满希望的时光。近代西班牙人认为,科学是一个值得终生奉献的梦想。本书也印证了西班牙人从来都不乏能够欣赏科学价值这一事实,而西班牙科学家对世界的贡献与价值也被低估了。
-
一些流体模型的整体适定性秦玉明本书旨在介绍一些关于整体适定性的**结果,包括一些流体模型整体解的渐近行为,如辐射气体燃烧模型、辐射流体力学模型、Navier-Stokes方程和p次方牛顿流体模型。这些模型具有相似的结构,由Navier-Stokes方程与其他方程或其他效应耦合而成。这本书的大部分材料都基于作者及其合作者近年来进行的研究。有些以前只在原始论文中发表,有些直到现在才发表。
-
检验检测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中国检验检测学会 编著我国检验检测产业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检验检测覆盖了建筑工程及材料、新能源汽车、环保、食品、农产品、军工、船舶、电子电器、电力、特种设备、医疗器械、医学、药品、日用消费品、轻工、化工、能源、半导体、卫生疾控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我国检验检测产业的发展对转变国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提升质量及增效升级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作用。此研究报告对我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行政色彩浓厚、市场化程度低、技术能力薄弱、监管体系不完善、社会认知度偏低的现状展开研究,对于规范和促进我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苏联发明史( 俄罗斯)季莫费·尤里耶维奇·斯科连科本书展示了苏联自成立至解体的典型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作者的视角宏大,有独到见解。作者认为苏联虽然没有美洲狮,但是有西伯利亚虎,对苏联的诸多发明和发明家充分肯定。同时,又与西方的发明环境做对比,反思苏联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不足。本书不是发明通史,而是专题案例的形式,可读性非常强。另外,本书的序言充满了理性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基本观点。本书对领导干部、科学史专业内人士,以及广大青年学生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浪漫机器约翰·特雷希本书追溯了科学仪器与工业机械的先进技术在19世纪初的发展与法国新兴观念之间的联系。不同于机械科学例证中的经典机器,19世纪后的机器不再冰冷,被赋予了与有机物相同的生命品质。换句话说,他们的组织结构复杂、对环境敏感、反应迅速,并且能够使得环境发生改变。它们被认为是渐进式创新的产物,与前达尔文理论家所描述的进化过程非常相似。特雷希认为,这个时期的机器是独一无二的,能够作为技术手段和富有想象力的模型来解决社会问题,对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作出反应。
-
阳光的颜色爱德少儿 编小蝴蝶挨个儿问伙伴们:你看见的阳光是什么颜色的?他们说了什么?小蝴蝶在花田里见到了彩虹,彩虹是怎样形成的?阳光下,拿起水壶喷一喷,就出现一道小彩虹啦!本书阐述了光的色散的知识。故事中的小蝴蝶颇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别的小动物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小蝴蝶却能做出进一步的思考,坚持不懈寻找答案,探索精神值得赞扬。
-
生活中的毒理学[美] 史蒂芬·G.吉尔伯特 著,顾新生,周志俊,刘江红 等 译毒理学是一门研究与评估化学物质或物理因子对生物体产生毒副作用的科学与实践。本书汇集了作者几十年来在教学、演讲、科研与社会活动等经历中所撰写文稿的精华。不对毒理学作深奥和繁琐的介绍,重点介绍与大众日常生活和工作联系密切的常见化学物质酒精、咖啡因、尼古丁、大麻、农药、铅、汞、砷、金属、溶剂、环境中不易降解的污染物、内分泌干扰剂、空气污染物、煤炭与柴油燃烧的排放物、动物与植物毒素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纳米材料与辐射对健康的影响。涵盖了有关毒理学问题的历史事件、病例或不良反应背后的简明毒性作用机制、监管标准及由来,以及对化学品进行危险度评估与管理的方法与原则。特别介绍了化学品对神经系统、怀孕与发育的毒性作用,以及肿瘤发生与化学品接触的关系。此外,对毒理学实践所涉及的伦理、法律及社会问题也作了介绍。
-
沿着古丝绸之路旅行褚嘉祐 著古丝绸之路在世界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今天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丝绸之路涉及东南亚、中亚、中东、欧洲,是一条漫长艰辛的路。作者花了十多年时间去亲身体验这条路,足迹包括中亚五个斯坦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伊朗、叙利亚、伊拉克一直到欧亚大桥土耳其、欧洲的意大利罗马、埃及亚历山大,其中还有一些处于战乱、很难到达的地区。本书呈现了作者艰苦的旅行经历,沿途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并将有关丝绸之路历史的思考贯穿其中。文笔轻松,引人入胜。
-
国家实验室[美] 彼得·J.维斯特维克 著,黄艳燕 等译国家实验室,包括利弗莫尔、伯克利、洛斯阿拉莫斯、阿贡、橡树岭和布鲁克海文,它们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占据了美国科学界的中心位置。国家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们不仅发展核武器、反应堆等一系列塑造了美国冷战政策与文化的技术,还开展物理、生物医学的研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知。所有这些都在资金、设施、人力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致使美国科学界的框架发生了重大调整。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清晰的写作,本书是第一本探究国家实验室背后各种利益交汇点的书,正是这种利益交汇创造并维持了这个庞大的体系。作者带领我们从国家实验室在曼哈顿项目中的缘起,到它们建造氢弹、核动力反应堆和高能加速器的时期,再至它们随后进入诸如计算机、气象学、空间科学、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和替代能源等领域。在冷战时期的美国,国家实验室体系的发展映射了竞争和分权的理念。本书通过向展示这段历史,表现了科学机构如何反映出其周围的政治体系及文化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