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
-
神秘的香格里拉中国旅游出版社等编香格里拉,一个美丽而又动听的名字;一个神奇而又令人迷幻的地方。自从英国人詹姆士·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问世以来,你曾引起无数人的追寻和向往,而留下的却只是感叹和遗憾……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你那仙境般、梦幻般的美丽与纯净却始终不能让人忘怀。千万里寻觅,千万次呼唤,终于有一天,在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人们找到了你!你,就是中国的迪庆——人们“心中的日月城”!不知该用怎样的步履走进你的领地,不知该用怎样的仪式揭开你的面纱,不知该用怎样的眼光审视你的世界,不知该用怎样的心灵与你交流?!你是那样的高傲,是“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近百座冰雪覆盖的山峰,千里绵豆,气势磅礴,团团簇拥在你的身旁。““太子十三峰”,峰峰都在6000米以上。一座比一座险峻,一座比一座神秘。八大神山之首的卡格博峰,俗称“雪山之神”,巍然挺立,横亘天际。近百年来,人们曾无数次地让8848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伏首称臣,但时至今日,却没有人能攀上这座仅有6740米的卡格博峰的峰顶。你是那样的娇美,“是太阳月亮交辉的地方”。纵横交错的河道,把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神奇般地裁为八块,恰似吉祥的八瓣莲花。那遍地的牛羊,盛开的鲜花,远处的白云、积雪,近处的森林、村舍,湛蓝如镜的湖泊,清脆嘹亮的山歌,交织融汇在一起,活生生一幅天然画卷。你是那样的神奇,是““人世间最殊胜的地方”。一亿年以前,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相撞,在翻天覆地之中,你随着喜马拉雅群山传奇似的从古特提斯海中渐渐升起,一片汹涌奔腾的大海,瞬间变化成起伏连绵的山峰。地僻天高,构筑了你独特的地理与自然环境,造就了你与世不同的传统与文化。粗犷简朴的田园式生活,真挚、超凡的人际关系,虔诚、执著的宗教信仰,豪放、善良的民族性格……这一切一切,都在向人们展示着你的精神,你的价值,都在诱惑人们去孜孜探究你的朴实但却充满神奇的人生哲理。当我通过摄影大师们的镜头轻轻地、轻轻地走进你的世界,看到明媚的阳光下,那漫山遍野的杜鹃、龙胆,那一山连一山的栎树、秃杉,那清澈秀丽的湖泊,那金碧辉煌的庙宇……我的心颤动了!当我看到神圣庄严的“大祈祷法会”,看到纳西人书写的东巴(象形)文字,看到藏胞跳起“热巴”舞蹈,看到彝家姑娘脸上灿烂纯朴的欢笑……我的整个灵魂陶醉在这古老而又深邃,凝重而又质朴的传统与文化之中。啊,香格里拉!我是多么渴望即刻就投入你的怀抱,温暖久已疲惫冷漠的心灵,洗去身上玷污的铜臭,溶入大自然的造化之中,步入天人合一的仙境……<
-
国画孙振新主编本教材根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精神,配合社会对艺术教育教材的需求,在总结十年业余美术教育的前提下,在编写业余美术教育大纲的基础上的。教材共十册,其中绘画四,素描两册,色彩、国画、书法篆刻和欣赏各一册。本教材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出发,着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对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培养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是十分有益的。东方绘画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作为东方绘画的主流,是我国的一大历史瑰宝;本书着重介绍花鸟画,我们选择几十种常见花鸟,从技法上作了分解和指导,图文并茂,范作精到,见图学画,手到即成。应是青少年学习中国画的好教材。
-
幽默摄影刘梓钰,夏放著暂缺简介...
-
电影美术概论周登富著献给电影100周年(1895-1995)。
-
阿威顿(美)理查德·阿威顿(Richard Avedon)摄;狄源沧编青年时代的理查德·阿威顿得到《哈泼市场》美术指导波洛多维奇的赏识,走进了时装摄影领域。他的天才得到发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终于成为美国摄影界数一数二的大师……1994年,74岁的阿威顿在《美国摄影》杂志100名最重要的美国摄影人物排行榜上名列榜首,这是对这位“领导摄影新潮流”的摄影大师的最终的评价。阿威顿喜欢在纯白背景前拍摄各种人物肖像,无论是达官贵人、演员、名模,还是平民百姓,均是如此。他那独特的透过外表把人物的内在灵魂展露无遗的本领,震动了美国上上下下各个阶层,从而影响世界了摄影的发展。本书精选阿威顿代表作30余幅,以16开大张大小,极具震撼力的展现在我们面前。阿威顿的著名时装照,“影调压缩发”独特创造、“真实的自我”的追求均在书中反映。在50年代至60年代,阿威顿是美国最著名、收费最高的肖像和广告摄影师。
-
哈尔斯曼(美)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lipe Halsman)摄;狄源沧编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lipeHalsman)1906年生于欧洲的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市,父亲是一个牙医。青年时代的哈尔斯曼,曾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学过三年电气和机械,并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1930年,他居住巴黎,开始从事摄影工作。1940年,纳粹侵占巴黎的前夕,他在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帮助下,带着一只箱子、一架照相机,逃难到了美国。此后一直定居在纽约,直到1979年6月逝世,享年73岁。哈尔斯曼博学多才,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懂得英、法、德、俄、西班牙、拉脱维亚和拉丁等七种语言。他的人像摄影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术,在美国摄影界享有很高声誉。1945年,任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的第一任主席。1958年,被美国《大众摄影》杂志推选为世界上十大摄影名家之一。他精通心理学,擅长拍摄别具一格的“心理肖像”照片。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曾出现在他的镜头里。美国有影响的《生活》杂志,在1942年到1970年之间,选用哈尔斯曼拍摄的肖像照片做封面,达101张之多,创该杂志出版以来最高记录。他为斯蒂文森、爱因斯坦和斯坦贝克拍的肖像,曾被印制在邮票上大量发售。除了摄影之外,哈尔斯曼还经常讲课和演说。他一生出版了六本有关摄影的书籍和画册,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961年出版的《菲利普·哈尔斯曼论摄影意念的产生》和1972年出版的《哈尔斯曼的透视眼光》。
-
傻瓜相机摄影技巧韩丛耀编著内容提要这是一部由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韩丛耀副教授撰写的专门介绍傻瓜相机基本知识和摄影技巧的科普读物。其内容包括:傻瓜相机成像的基本原理、种类及性能、选购与维护、功能与作用、胶卷的选择、构图技巧、镜头表现技巧、摄影方法以及人物摄影、风光摄影、天象摄影、新闻摄影等。大家在摄影中经常遇到的又不太好处理的问题,一般都可在书中找到答案。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实用,简明易懂,配图精美直观并富有艺术欣赏价值,适合广大家庭初学摄影者阅读使用,亦可供专业摄影人员及有关院校、职业培训班教学参考。
-
卡什(加)优素福·卡什(Yousuf Karsh)摄;狄源沧编优素福·卡什是国际上著名的加拿大摄影大师,因其在人物肖像上的独特贡献,而被誉为“专拍时代脸孔的巨匠”。本书为他的一个摄影精选集,精选其代表作品30幅,以人物肖像作品为主,如萧伯纳、海明威、毕加索、邱吉尔、吉姆·汉森、爱因斯坦等,全面的反映了他在这一领域风格与贡献。
-
萨尔加多(巴西)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摄;狄源沧编塞巴斯提奥·萨尔加1944年2月8日生于巴西文革摩里斯。1969年,25岁的萨尔加多在圣保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移居欧洲。1970年,开始接触摄影,跟这门瞬间艺术一见钟情。1973年,在非洲咖啡贸易组织中任职时,他发现自己对摄影的爱好远远超过填写枯燥乏味的表格,于是辞去了这份工作,一门心思地搞起了摄影。他很快成为世界基督教协进会的专职记者,处女作是对撒哈拉沙漠地区旱灾的摄影报道。第二年(1974),30岁的萨尔加多被法国西格玛图片社吸收,任摄影记者,开始了到世界各地拍摄照片的生涯。1975年起,他先后认为法国伽玛图片社和玛格纳图片社的记者。萨尔加多摄影采访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不论面对什么样的题材,他都坚持从人道主义的精神出发来拍摄照片。1986年,当他在巴西帕拉达高原露天金矿采访时,他看到了世界上最艰苦、最危险的劳动场面:五万名淘金者挤在一个巨大的土坑之中,他们背负着沉甸甸的矿土,靠摇摇晃晃的木梯爬上爬下,随时都有摔死的危险。萨尔加多说:“被摄者虽然衣衫褴褛,甚至赤身裸体,但他们仍然具有人的尊严。我感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不公平。良心驱使我把他们拍摄下来,借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萨尔加多是一位有思想、有自己信念的摄影家。他说:“用信念去摄影,是我生活的准则。“1982年,萨尔加多以共照片中浓郁的人道主义精神,获美国的尤金·史密斯奖。1985年和1992年,他又以《埃赛俄比亚的饥荒》和《科威科的恐怖》两组摄影报道,连续两次在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获奥斯卡·巴尔纳克奖。萨尔加多认为,人类的体力劳动生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我们现在所拍摄的体力劳动照片,再过10年到15年就会变成历史的遗迹。于是他制定并实施一个计划,从80年代开始,奔走于地球上仍存在着体力劳动的各个角落进行摄影采访,乌克兰的钢铁厂、古巴的甘蔗田、卢旺达的茶园、玻利维亚的锡矿、印度的煤矿、巴西的金矿、中国的自行车厂…..无处不出现萨尔加多的身影。1994年,萨尔加多把他六年多来在世界各地拍摄地350幅反映苦力生涯的作品,汇编成一本巨型画册:《劳动者――工业时代即将消逝的形象》在世界各地的采访中,萨尔多加不畏艰险。为报道持续了10年的非洲大旱,他不远万里先后16次前去非洲,即使感染上了血吸虫病,也没有退却,他一边治疗,一边坚持摄影采访。作为玛格纳(Magnum)图片社的成员,萨尔加多的摄影方式与该社前辈布列松等人有一脉相承之处,但又有自己的特点:相同之处是对“决定性瞬间“的追求,一旦发现这种瞬间就立刻进行迅雷不及掩耳的抓拍;不同之处是,他认为走马观花式浮光掠影拍出的照片多数都缺乏应有的深度,他宁愿走进所要拍摄的人群里生活一个时期,使所拍照片更有深度。萨尔加多说,从事纪实摄影的记者就是记者,不是艺术工作者,尊重现实和尊重历史是从事纪实摄影的首要条件。他说他在拍摄照片时从不考虑艺术创作的问题。如果有人认为他的某些照片有艺术性,那是他们自己的事。萨尔加多常用的相机是黑徕卡。他随身至少携带三台相机,上面分别配装28、35和60毫米的定焦镜头,目的是在摄影采访时只换相机,不换镜头,避免耽误时间。采访中的萨尔加多穿着非常一般,普通衣服也有助于他和普通百姓的交流和接触。他不背显眼的摄影包,也不手提银光闪闪的摄影箱,相机都放在三个很小的口袋里,目的是尽量避免被摄者的注意和戒备。萨尔加多并不排斥彩色,但他更喜欢黑白。他认为黑白照片有更强的概括力,而彩色片却容易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五光十色的外表上,导致忽视事物的内在本质。他最喜欢用柯达Tro-X黑白胶卷,认为这种胶卷银粒细微,宽容度大,不论亮处或暗处都能产生丰富的层次,最能适应不同场合光线的变化。
-
仙境桂林陈小立 主编桂林古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今有“国际旅游明珠”之桂冠。她有“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自然清新之美,也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细腻柔婉之美;她有“四野皆平地,千峰直上天”的雄浑刚健之美,也有“古潭犹泻玉,石乳尽重花”的旖旎华丽之美。这本画册正是摄影家运用摄影艺术独特的艺术手段,真实、真诚、真切地展示千姿百态和色彩斑斓的桂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