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
-
琴谱谐声(清)周显祖 著,李树果 主编《琴谱谐声》又名《琴箫合谱》,是清代嘉庆年间江西金溪县柏村人周显祖编撰的一部古琴谱集,是目前可见最早的关于琴箫合奏这一形式的著作。琴谱共六卷,其中卷一和卷二为音律部分,卷三为琴箫合谱五曲,卷四至卷六为琴谱。作者周显祖受到康熙《律吕正义》的影响,按“清浊十四均五十六调法”标明每曲所属均调,形成其特殊的琴谱体系,也因此在历代古琴谱中呈别具一格之态。这部琴谱自清代刊行以来并未得到琴家重视,但其对于研究琴箫合奏及琴律、琴调等理论的学术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本次出版在影印前六卷的基础上,新增了由黑龙江省古琴协会会长李树果主编的附卷,收录了龙江琴社据卷三琴箫合谱打谱的成果。
-
花期蔡九记,徐八喵 著本书是作者首部个人摄影作品合集,精选了两位作者5年来的近150张作品,并配有每组作品背后的创作历程,其中部分作品从未公开于网络。这本书包含了日系摄影作品的各种类型,例如少女写真,少年写真,儿童写真,情侣写真,闺蜜写真,群像青春写真等等,符合不同人群的爱好,通过对于少男少女的细腻拍摄,对童真的抓拍,对爱情的记录,对姐妹之间友情的表达,进而让读者可以得到身心的治愈。摄影作品应该是有力量的,或温暖,或欢快,让每一位阅读者找到共鸣。该书也通过作者过去四年来的拍摄历程和作品的展示,希望能够告诉大家,所有镜头下的平凡记录都能够闪闪发光,每一次的快门都值得珍藏。
-
中国钢琴音乐的艺术思维研究于海明《中国钢琴音乐的艺术思维研究》一书在研究中国钢琴发展的基础上对中国钢琴音乐研究概况展开分析,具体有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中国钢琴发展现状等,与此同时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也就是中国钢琴音乐萌芽至今的发展历程,此外还重点阐述和分析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特征与诠释、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思维、中国钢琴音乐的演奏思维、中国钢琴音乐的美学思维以及对多位名家(不限于丁善德、王建中、赵晓生等大师)音乐作品的分析。
-
王羲之十七帖刘开玺王羲之(三〇三—三六一),琅邪临沂人,字逸少。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一生曾任秘书郎、参军、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人称“王右军”。十七帖为传世王羲之草书中之代表作,因札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是煊赫有名帖。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十七帖风格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少见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南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间字势相顾;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真所谓“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十七帖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这些可以说是习草者必须领略的境界与法门。
-
柳公权玄秘塔刘开玺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是唐会昌元年(八四一)由时任宰相的裴休撰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而成,为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玄秘塔碑共二十八行,每行五十四字。叙大达法师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所受恩遇,以纪念大达法师之事迹而告示后人。其结体紧密,笔法锐利,筋骨外露,阳刚十足,字迹如刀刻一般,且笔画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特点显著。玄秘塔碑为柳公权书法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柳体”书法的成熟,历来被作为初学书法者的正宗范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
逝去的脚影汤德胜 著这部纪实专题《逝去的脚影》是从汤德胜历年所拍摄的8000多幅小脚女性影像中精选出来的100多幅影像构成的。这些影像中,最早的一张合影照可追溯至1959年,其时汤德胜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但他用玻璃底片和木质座机拍摄的照片已经初步显露出其作为一名优秀摄影家所拥有的视觉天分和技术才能。从1969年到改革开放后的2001年,汤德胜对缠足题材的关注长达30余年,这几乎贯穿了一名摄影家的整个职业生涯,也足以反映他对这一题材持之以恒的热情。而他的足迹所至亦不限于出生成长的江南,更有安徽、江西、山东、浙江……拍摄地点几乎遍及整个东部中国。可以说无论从时间的深度还是空间的广度,汤德胜的作品均可以称得上这一题材的代表之作。
-
大山中的精灵杜枫 著,彭年生 编,莫妮珂 译这是一本奇妙的书,它的奇妙是双重的—山的奇妙,山中之动物奇妙,二者汇聚于杜枫女士的镜头,集成系列曼妙篇章。杜枫的镜头,记录了神农架国家公园研究与保护金丝猴所做的工作:建立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将岛屿化和破碎化的森林连成片;在冬季给金丝猴适当的食物救助,帮助它们度过严寒;邀请专家对金丝猴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等。经过一系列的努力,这里金丝猴的存活数量,已由发现时的400余只,增长到现在的1400余只。这本图册,使我们认识美妙绝伦的金丝猴,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保护野生动物便是捍卫我们的生存环境,维系人类共同的家园!
-
勒帖湖山耀古今徐文平“杭州文史小丛书”是杭州文史研究会组织文史领域的专业学者和文史工作者,所编撰的一套介绍杭州文史知识的开放性的系列通俗读物,一个揭示和展现杭州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的载体;一个用大历史、大文化的眼光把“世界眼中的杭州”和“杭州眼中的世界”呈现给读者的窗口。《勒帖湖山耀古今——南宋临安刻帖/杭州文史小丛书》由“南宋临安刻帖概述”“绍兴国子监本《淳化阁帖》”“淳熙修内司本《淳化阁帖》(《淳熙秘阁前帖》)”“《淳熙秘阁续帖》”“世綵堂本《淳化阁帖》《绛帖》”“《群玉堂帖》(《阅古堂帖》)”“《世彩堂小帖》”“《绍兴米帖》(《宋高宗刻米元章帖》)”“(贾似道)《玉枕兰亭》《玉版十三行》《宣示表》”“《太学石经》”十部分组成。
-
我见犹怜郑江 著全书以“我见犹怜”为主题,“怜”“莲”相通,选用了本人近年70余幅黑白摄影作品,部分作品秋月诗人配诗以和,感谢他们对本人作品的欣赏和解读。感谢永平大哥、俊元学长、学亮主席、菊芳部长对本人创作的肯定和推荐。书中的女性人物或是明媚春天中的“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或是清朗夏日中的“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亦有“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的知性和“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妍态……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在山中、在水边、在城乡、在巷陌,邂逅一朵莲、一片叶、一棵树、一个人,没有预兆,一见倾心……
-
大河通途水安澜王玉科摄影家王玉科从黄河走来,用镜头丈量黄河,用影像将厚重、多彩的“母亲河”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独自一人历经五个春夏秋冬,从黄河源头顺流而下,用坚韧不拔的毅力记录下黄河桥梁360座、渡口21个、水电站33座,为我们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以此彰显中华民族尊重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聪明才智,记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历程。他用清晰的影像多角度呈现黄河流经各段的颜色,黄色、红色、白色、青色、金色……还原了一条真实、多彩的自然河。他将深邃的沉思融合在广阔的视野、娴熟的摄影技巧中,聚焦黄河流经九省的相关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生动地解读“母亲河”厚重的文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