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
-
秦腔优秀剧目曲谱选肖振东本书系2019年度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之一,是一部秦腔经典剧目曲谱选集。全书共收录20个全本戏、24个折戏,包括《牛郎织女》《狸猫换太子》《梁宫秘史》《茸宝记》《宝玉哭灵》《对花枪》等秦腔经典剧目。这些剧目都是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秦腔本戏、折戏,曲谱多为西北陕、甘地区著名秦腔艺术家的唱腔记录,对秦腔戏曲音乐的标准化和普及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为研究秦腔曲谱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传承和保护价值。
-
当代美国电视剧新势力尤达当下,美国电视剧凭借精彩纷呈的剧情、天马行空的创意、唯美精良的制作以及日臻便利的传播技术,迅速获得了全球观众的青睐,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位位创剧人以卓越的影像书写了新的历史。本书以十四位颇具代表性的美剧创剧人为透视焦点,在多元类型作品中探究其艺术追求,从不同人生走向里勾勒其自我表现,以此诠释当代美剧创剧人的价值理念和美学追求,从独特的角度,为他们勾画了一张张极具个性的面孔。
-
阿涅斯-瓦尔达史馨《阿涅斯·瓦尔达:电影书写》完整而系统地梳理了瓦尔达作品从黑白到彩色,胶片到数码,剧情电影到纪录电影的演变图谱,深刻地体现了瓦尔达作者性电影艺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书中信息量极为丰富,特别是从法语原版材料和瓦尔达本人口述中汲取了大量宝贵的资料溯源。《阿涅斯·瓦尔达:电影书写》全面系统地解读分析了瓦尔达半世纪的整体作品、嬗变过程、互构关系及其艺术特点和艺术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其应用价值体现在从创作实践的角度,解密瓦尔达创作历程与导演工作的核心密码,为影视工作和爱好者带来启发。另外艺术家执着而纯粹的生活美学态度也值得世人借鉴。
-
汉斯-弗瑞巴与米洛斯拉夫-盖多什低音无伴奏曲集订本书是为中、高级程度的低音提琴演奏者提供的曲集。本曲集收录了汉斯·弗瑞巴(被誉为“低音提琴领域的巴赫”)的《组曲》和米洛斯拉夫·盖多什(当代最伟大的低音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之一)的4首作品:《祈祷》《d小调随想曲》《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以及《塔蒂尼变奏曲》。这些作品无论从音乐性还是技术性来说,都堪称经典;它们不仅是国际音乐比赛的经典曲目,同时也可作为颇具价值的教学和演出作品来使用。本书对乐谱的弓法和指法进行了编订,将原谱的中音谱号改为低音谱号,这将极大地方便演奏者的使用。此外,还对汉斯·弗瑞巴的《组曲》进行了两种处理,一种较为详细,另一种较为简洁,以适应不同演奏者的需求。
-
海南传统仪式音乐文化志杨民康,符美霞《海南传统仪式音乐文化志》是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研究员与海南大学符美霞教授合著的一部音乐民族志方面的专题书稿。该书稿以海南传统仪式音乐为主题,立足多年来积累的具体的实地考查工作,运用口述访谈、音乐本体分析、跨界族群比较等方法视角,对其生存状况、信仰系统、祭仪过程、功能意义等等展开记录与分析,书稿存有大量仪式音乐相关图片、乐谱,客观留存了海南传统仪式音乐的存在状况与传承发展的相关资料。总共分为三编内容,上编为汉族、黎族道公祭祀音乐,中编为黎族自然宗教仪式音乐活动,下编为海南传统仪式音乐的地域性与跨地域性比较研究。
-
敲响的八月田田,作曲交响诗《敲响的八月——为管弦乐队而作》的灵感来自中国当代诗人北岛的诗作《八月的梦游者》:海底的时钟敲响敲响,掀起了波浪;敲响的是八月八月的正午没有太阳……八月的梦游者看见过夜里的太阳;熄灭已久的灯塔被水手们的目光照亮;照亮的是八月八月的山岗又临霜降;海底的时钟敲响敲响,掀起了巨浪。诗歌所展示出的冷寂氛围打动了作者,作者结合自己童年海边的生活经历将海岸线的曲折漫长、辽阔幽远,海浪的波澜壮阔、诡异多变写进音乐,表达了作曲家对海洋的深沉情感。
-
通向帕尔纳索斯的阶梯(奥)约翰·约瑟夫·福克斯福克斯伟大的理论著作《通向帕尔纳索斯的阶梯》(Gradus ad Parnassum)被认为是**有声望的对位教材。自1725年问世以来即被许多伟大的作曲家使用,并对他们的作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J.S.巴赫将它视为宝典;利奥波德·莫扎特以此为教材来训练他的儿子;海顿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当中所有的习题;贝多芬将此总结为摘要,以便作为写作时的参照。19世纪的一系列重要作曲家都订阅了第2版,近代的保罗·兴德米特曾说过:“如果福克斯的这本著作没有建立一种标准,那么作曲技术就会走向衰落。”原文用拉丁语写作,后被译成了欧洲各主要语言,唯一在1886年出版的英文版是比较自由的改述。因此,阿尔弗雷德·曼的译文是第一本从拉丁文翻译为英文的版本,也是完全能够体现福克斯原著以及其教学精华的版本,本书译自此版。它已成为无可替代的经典,对现代学生来说意义也毫不减退。
-
陕北民歌歌词释译王占斌本书主要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陕北民歌歌词进行了译介,旨在介绍陕北原生态文化,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中国传统经典故事。本书是译与著的结合体,书中包含90首陕北民歌歌词及其英文翻译,译者完全采用异化与归化叙事相结合的策略,改变当下陕北民歌和其他民歌乱译的现象;同时也对每首歌词的背景进行分析,了解原语的形式和内容,然后对相应的歌词翻译进行了注解。书中还有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诗歌翻译理论和策略,对今后诗歌翻译具有极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书译文具有高度的审美特质,同时本书的英译歌词又是歌唱文本,为民歌外译奠定了基础;除了汉英对译,作者还对每一首歌中的文化元素进行注释,对译文进行浅析,分析译文的可读性和“乡土味”。希望此书能为民歌欣赏和民俗文学翻译练习提供参考。
-
电子管风琴演奏实践与艺术表现赵书一作为一种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中国的新兴乐器,电子管风琴发展至欣欣向荣的今天,仅仅用了三十余年,仿佛经历了一场中国式的神奇冒险。它真正做到了直接采样真实乐器的声音,并通过演奏者对键盘的控制把各种乐器弹得惟妙惟肖,乐器的音色和风格随之也更加丰富多样。因此,常有人把电子管风琴称作“一个人的交响乐”。音乐以人为本,再复杂、再华丽的乐器也是需要人们用心去演奏的。本书详细分析电子管风琴的演奏技巧、手法运用,以及在多元智能下和不同音乐中的艺术表现,力求帮助所有热爱电子管风琴音乐的朋友更好地理解它。
-
沈尹默手稿集萃张一鸣沈尹默(1883—1971),是一位中国现代史上载入史册的划时代的书法宗师。微距下的沈尹默系列之十四《沈尹默手稿集萃》,包括了《祖国颂》《难忘胜利年》《二十四韻》和金通尹先生《山谷為張熙載書》等等,内容均为其小字行书精品,均书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