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
-
透过众神的眼睛罗伯特·B.哈斯著;蓝纯译引人入胜,波澜壮阔,独一无二——《透过众神的眼睛——鸟瞰非洲》既是摄影佳作,又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前所未见的非洲肖像。在一张张浓墨重彩的辽阔画卷中,罗伯特?6?1B.哈斯从高空俯视的角度展示了非洲大陆的众多层面:多变的地形,丰富的野生生物,精彩的自然景观,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如同非洲大陆本身一样辉煌、神奇、令人难忘的视觉宝库。本书收录的彩色照片从一个令人仰视的角度再现了非洲的丰富和瑰丽:空中俯瞰。本书的视角不是局限于忠实地描述原本就内容丰富的非洲大陆,而是以一种全新的、引人深思的方法展示非洲的奇特风光和五彩的野生动植物。登临高处,熟悉的景象霎时变得充满灵性、质朴而神秘,在读者的心里唤起一种普通视角所不能的惊奇和诧异。摄影师罗伯特?6?1B.哈斯乘坐直升飞机和轻型飞机在非洲大陆上空穿行,拍下一系列令人目眩的照片。有些是比较容易辨认的,比如波光粼粼的博茨瓦纳湖畔三只长颈鹿的剪影;另一些则异常抽象,比如纳米布的一处颇具规模的延展的沙丘,扭曲的沙脊在黄沙和橘黄色的阴影之间显得格外耀眼。南非的一处海湾边渔网交错,宛如用被人遗忘的语言写下的字符;埃塞俄比亚的硫矿在黝黑的水中喷涌,宛如宇宙深处的超新星。有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就像是以点画法画成的白、粉和灰色相交织的图画,仔细辨认才会认出一对张开的翅膀,原来这是聚集在肯尼亚海滨的一大群火烈鸟。这些只不过是本书收录的众多精彩图片中的几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迥异于以往的非洲画像,这其中光与影的交融和构图与颜色的搭配无不让人想起非洲大陆的多姿多彩。每一幅照片都是独特而极具张力的:一头母狮只身向数百只水牛发起冲击;几股泉水蜿蜒流过熔岩河床;简陋的小镇里的铅皮屋顶像马赛克一般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点缀在本书这些美伦美奂的照片中的是摄影师写下的简短而意味深长的随笔,它们让我们得以窥视在照相机闪光的瞬间摄影师脑子里闪现的火花,从而更深地理解书中的一幅幅图片。《透过众神的眼睛——鸟瞰非洲》在愉悦读者的眼睛的同时也会激发读者的想象。
-
我的诺曼底唐师曾著著名战地记者唐师曾自1992年开始,多次自驾车亲赴欧美、东南亚以及国内二战战场采访,收集大量一手资料、现场照片,历时13年写成《我的诺曼底》。这是献给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一朵小花,黑色花心是射入胸膛的7.62mm弹头,红色花瓣是子弹穿过皮肤迸出的鲜血:以此缅怀“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的无名英雄。“对世界,你只是一个大兵;对母亲,你却是整个世界。” 唐老鸭游走世界另眼看二战——新华社战地记者唐师曾亲赴二战战场采访考察的战地报告即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凝结了他13年心血的《我的诺曼底》,包含了20万字和300多张图片,书中涉及丘吉尔、列宁、斯大林、隆美尔、阿拉法特等大量与二战相关的人物。 二战60周年纪念活动中,二战题材的图书约数百种,除了大量战争纪实、人物传记等非虚构的作品外,以小说为代表的虚构作品也有不少。而《我的诺曼底》以“我”的视角,文字图片均是唐师曾亲历拍摄,他说:“《我的诺曼底》是我献给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一朵小花,黑色花心是射入胸膛的7.62mm弹头,红色花瓣是子弹穿过皮肉迸开的鲜血。以此缅怀那些无名英雄。”本书行文笔法妙趣横生。长江文艺社用“正史边缘的逸事”、“《二十四史》之外的野史”来形容这部作品。但唐师曾强调,尽管笔法幽默,绝对不是“戏说”历史,作品是用“科学的眼光、艺术的语言,讲人的故事”。 唐师曾说:“为了写这本书,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也做过很多实地采访,不过我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分析综合,而不是直接使用。我在这本书的题记上写的是‘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爷爷,他教我尊重历史,热爱祖国文化,对世界充满慈悲之心。’我认为世界上的人分为四种,最高级的一种是爷级人物,负责制定规则。我书里写到丘吉尔这样的人就是爷级人物,跟爷级人物论道,看爷级人物的书,跟他交流思想,你也能成为爷级人物。” 作者简介: 在很多人眼里,唐师曾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新华社第一个装备移动通讯装置、不畏刀剑现场采访突发事件的记者。他曾在秦岭的大雪里拍过大熊猫,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拍过藏羚羊,在神农架找过野人。当然,最著名的还是在海湾战争期间,他独自潜入伊拉克辗转交战双方,是最后撤离巴格达的中国记者。海湾战争造就了他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重度抑郁症”,但病魔的降临没有使他放慢了脚步。他尽可能的抓住一切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并将寻梦的过程和对生命的感悟写进了一本本书里。《我从战场归来》、《重返巴格达》、《我钻进了金字塔》、《我在美国当农民》、《我第三个愿望》等五部作品先后出版,而且每本书都在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十位。 近日他的新作《我的诺曼底》即将出版发行,自1992年起唐师曾从北非开始采访二战遗迹,13年间他带病独自驾车赴亚、非、欧、美各州收集二战资料。 零距离接触隆美尔的独子、沙龙、阿拉法特、党卫军官的儿子、法国维和部队伞兵军官、二战时期的金三角地区国民党司令官,独家披露隆美尔后代的生活现状、阿拉法特养子和贴身保镖的故事,以及沙龙不为人知的“农民”一面…… 唐师曾将《我的诺曼底》献给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献给他的偶像——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2004年6月6日,我在诺曼底滩头与女王、小布什、普京、希拉克、施罗德们……有个约会。按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的说法,‘诺曼底是一帮基督徒和犹太人穿过海峡,重回欧洲。’60年前,卡帕在这里浴血拍照。60年后,他的信徒——我,替他准时赴约。所有反法西斯盟国的最高领袖站成一排,在我的Canon镜头中默立、致哀,我在诺曼底滩头替卡帕给他们拍合影。”
-
新闻背后梁建增,孙克文主编;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编既然此书冠名《新闻背后》,自然少不得有一些内幕故事讲给你听。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新闻评论部,承担着林林总总十四个栏目,在每天的大部分重要时段里,都有他们的节目在陪伴着你,告诉你他们所知道的和你想知道的几乎所有。所谓荧屏内外皆故事,而这本书告诉你的,则是那些发生在屏幕之外却与节目,与你有着密切关联的东西,比如政治背后的争论、新闻背后的新闻、娱乐背后的娱乐……不管你对“线人”事先作出过何种承诺,变声音也好,打马赛克也好……只是对“线人”有个心理安慰,对“线人”生活和工作的小环境来说,却只能是自欺欺人。这一点,每个人都是心知肚明的。——梁建增我在网上读到一个质问有代表性——“你以为你是谁?你只是一个记者,你怎么可以这样问刘姝威?”那么,刘姝威又是谁呢?朴实的刘姝威是一个有良知、有勇气、说真话的学者、但一不小心,刘姝威在我们的节目中就成了一个与恶势力作斗争的英雄了。这同样不是我们的本意。我问过刘姝威,如果知道600字的短文会让她陷入如此的困境,她还会不会写,还会发表吗?刘姝威肯定地说:“不会。”——王忠我常常觉得用骆驼来形容中国农民的整体形象最为恰当。阿拉伯人有这样的一个寓言:主人给一匹老骆驼背上装了许许多多的货物,见它不哼一声,就想看它还能不能再驮一些,于是轻轻地投了一根稻草在上面,没想到,就是这一根稻草,让骆驼轰然倒地。压垮骆驼的,显然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那已经在它背上的不能承受之重。——杨春阿文开始说话的时候,听起来偈是呓语,因为在这一年多流离失所的生活里,她没有机会把这一切说出来过。她只是在噩梦里一次次回到那个地方——穿着从戒毒所卖出来的时候穿的那条睡裙,站在那条街上,等着出卖自己。“你戒毒所是挽救人,还是毁灭人?”她浑身颤抖地说。——柴静
-
看不见的人赵铁林摄影、著赵铁林,男,满族。1948年1月15日生于辽宁省北镇县。1994年成为自由摄影人。1996年从事摄影及文学专业。至今已有《聚焦生存:漂泊在都市边缘的女孩》、《另类人生:一个摄影师眼中的真实世界》、《即将逝去的记忆》、《黑白宋庄》、《镜头里的社会(上下册)》等书籍出版发行。通常,你看不见他们,即使看见了也不会了解她们。这是一帮生活在夜晚的女孩子,她们美丽、单纯、善良……因为贫穷,因为诱惑,因为责任……她们的选择出于无奈。作者带着悲天悯人的心情深入她们中间,用镜头、用文字毫无偏见地记录下她们的一切,并告诉读者她们的生活,她们的内心深处,她们的感情世界。
-
爱夏代忠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人们对纯天然、无污染饮品的追求,为普洱茶的发展与普及迎来了一个难得春天。随着人们对普洱茶认识的深入,尤其是其特殊医药效用不断被发现,普洱茶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并因此形成了一个逐渐扩大的普洱茶消费市场。然而作为健康饮品的普洱茶要健康地走下去,成为滋养人类的保健饮品,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它的安全性、卫生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普洱茶除了保留传统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之外,更应突出其环保、绿色、卫生及安全的品质。 真正优质的普洱茶,其陈香必须是建立在安全上和卫生上的陈香。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都该有每个时代的普洱茶精品,一代茶人也应该有一代茶人的追求。千年遗风,百代文明,前人已经写了普洱茶灿烂的历史。推陈出新,继往开来,后人应该唱响的是普洱茶未来的光荣,那就是安全、卫生,同时又能与岁月一起成长的普洱茶
-
看不见的城市赵铁林摄影、著通常,你看不见城市里的这些地方,即使看见了也不会了解生活在这里的人,这是一些出没于我们的生活,却从来不曾进入我们的视野的小人物,他们生存在城市边缘的乡村和城镇。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他们的谋生方式,生活内容。作者带着深厚人道关怀和批判精神,踯躅在他们中间,和他们所生活的空间中,记录着底层社会群体的酸甜苦辣,籍以唤醒更多的人,对弱势人群产生更多的关怀和奉献。225幅震惊世人的照片,7万字的见证实录,形形色色的社会隐形人,以及他们无奈的生存空间,为我们讲述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世态炎凉。
-
解码大长今郑成宏主编;傅新宇等编写本书将对《大长今》中导演的创作灵感,剧情设置与立意等成就《大长今》的诸多成功要素一网打尽,并进一步解密《大长今》背后的故事、描绘《大长今》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诠释《大长今》充满人性光辉的情感世界、展示《大长今》遍布韩国的外景地的魅力之旅。本书对大长今生活的时代的人和事进行了历史考察,为您呈现历史上大长今的原貌,朝鲜王朝时代的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卷,波诡云谲的宫廷政治斗争的真相。本书精心“画”出韩国饮食的形、色、香、味及其中蕴涵的科学养生的饮食精神。让你通透了解大长今美食和药膳,韩国的宫廷饮食和用餐礼仪等饮食文化。追踪电视剧《大长今》中有趣的情节,告诉你朝鲜半岛的风土人情、大长今的人格魅力、朝鲜时代文人的风范……帮助海内外的长今迷们深入了解韩国历史和文化传统。书中分析《大长今》中有关明朝使节与朝鲜王朝交往的情节,真实再现在朝鲜半岛这个孔子心仪的国度中,韩国传统礼仪的风采与独特魅力。中华文化对朝鲜半岛的深远影响、明朝使节与朝鲜半岛文人的交往、明朝使节眼中的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与韩国医学交流中尘封的历史细节
-
大地广角(美)普罗兹曼|译者继荣登美国《纽约时报》图书畅销榜的《透过镜头——美国〈国家地理〉最伟大的摄影作品集》、《瞬间永恒——美国〈国家地理〉人物摄影传世佳作》,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再次在全球12个国家同步推出《大地广角——美国〈国家地理〉镜头中的极致之地》。这部令人过目难忘的图片集为美国国家地理2003年开始全球同步运作的三部曲划上了完美的句号。《大地广角》、《透过镜头》和《瞬间永恒》共同构成蔚为壮观的三部曲,把整个地球揽入怀中,通过一个多世纪的摄影艺术的风云变幻,将人类和人类置身其中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领略到它的丰富和辉煌。《大地广角》的精彩是语言难以传达的,用多少个“最”字也无法详尽它的魅力。书中的260幅令人叹为观止的摄影作品让任何描述都显得苍白,要欣赏它们的美妙,需有着与摄影者赋予图中景物的同等的灵性和张力才有可能。这些照片从美国国家地理协会保存的数百万幅图片的卷宗中精选出来,涵盖了来自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的、丰富而绚烂的风景。如书所示,《大地广角》将地球的全景展现在我们面前,这里既有田园景色,也有城市风光,既有熟悉的画面,也有不为人知的景观,一切都历历在目,栩栩如生。翻阅本书,我们宛如遍访每一片陆地,以及将陆地隔离又连接的海洋。与我们同行的既有早期的摄影师,也有当下的摄影界名流,比如萨姆·阿贝尔,威廉·阿尔伯特·阿拉德,乔迪·考伯。全书共分十二章,每章介绍一个地域,包括它的自然风光、野生生态以及人文景观。每章还配有菲迪南德·普罗兹曼撰写的文字,风格隽永,既反思摄影艺术,也揭示隐藏于照片后的多层意义。在一幅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霓虹灯下的闹市街头,从纽约直到悉尼;可以游览北非尘土飞扬的城镇,还可以亲历被长久弃置的马丘比丘废墟。这一幅画卷描绘的是空旷无垠的撒哈拉沙漠中孤独跋涉的沙漠驼队,那一张照片记录的是在麦加至高无上的圣地匍匐膜拜的两百万朝圣者。两只猎豹的空中腾跃被凝固于一瞬,一只鹳鸟在如彩色蜡笔画的背景中振翅飞跃相框——很有些葛世北斋的构图韵味。每一幅画面都引人入胜,独特和不容忘怀。
-
世界的血张志忠从19世纪末早期战地摄影刚刚兴起的年代直到20世纪各场现代化战争,这期间涌现出的一大批杰出的战地摄影记者用手中的相机去描述,去记录那此令人过目难忘的经典瞬间,并有意识地用照片来反讽和拷问战争,让摄影去思考战争,从更多的角度来表现战争,而不是仅仅为了提供单纯感官刺激,让人们对战争这一人类集体梦魇有更深刻反省。本书汇集的150幅战地摄影的经典作品,正是这些战地摄影记者的精华,通过他们留下的战争影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示20世纪现代战争的全景。相信可以给读者带来多方面的认识和思考。
-
越战的血张志忠《越战的血:150幅以血和命换来的战地绝照》全面聚焦在越战中丧生的优秀摄影师,通过他们的战地作品,把战场上疯狂的场面,战争的愚昧和残忍,民众的心声活脱脱展现在观众眼前,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场近代争议不休的战争.并且通过这些摄影作品,带出越南的乱世浮生,让读者体会摄影师内心最真切的感受,这一幅幅惊心动魂的场面必将深深烙印在读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