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
-
梅兰芳菲刘祯 主编京剧大师梅兰芳分别于1919、1924、1930、1935年访问日本、美国、苏联,留下了大量关于演出和文化交流的宣传报道与评论文字。 随着梅兰芳研究的日趋深入,学界对于这一批海外资料也日益关注,然而因为其多为外文,数量较大,又馆藏异国,多只以片段形式零散见于学者相关研究著述中,迄今为止还没有被集中、系统地翻译。基础文献的欠缺也影响了人们今天对于戏曲史的认识,一些误解和片面认识由此产生。能够完整看到这批珍贵文献相对完整的样貌,业已成为国内戏曲研究界和广大戏曲爱好者翘首以盼之事。本书首次以中文译本全景式展现梅兰芳在上述三国访问演出的海外文献,必将极大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有望随之带来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
-
幻化大千(《幻化大千:川剧艺术脸谱》编委会 编《幻化大千(川剧艺术脸谱)(精)》内容简介:川剧真好看!它有着号称“唐三千、宋八百”的丰富剧目,它有着令人击节称赏的优美声腔,它有着让你匪夷所思的神奇特技,它充满了四川人特有的智慧与幽默,而同川剧舞台人物密不可分的还有一绝,那就是绚丽多彩的川剧脸谱。本书正是关于介绍“川剧艺术脸谱”的专著,出版者用十分简洁的两句话,介绍了这本书的立意和内容——“一项振兴川剧、抢救传统戏曲艺术遗产的举措;一本精彩、鲜冶的梨园脸谱写真!”
-
银幕上的艺术史张斌宁本书系作者由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结项材料改写而成。书稿主要讨论的是,艺术家传记电影是怎样将自己神化为一个文化符号,以及这种符号在树立文化自信与强化文化认同方面扮演的关键作用。除“序言”外,全书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解析了以毕加索、梵高等代表的西方艺术家电影的影像文本;第二章,讨论了亚洲艺术家电影的“集体失语”,分析了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艺术家传记电影没有呈现共通共融的文化符号的原因;第三章,借助电影复制技术,银幕再现了艺术家的作品。这种从静止图像到运动电影影像的转译,呈现出媒介修辞方法的变形与潜能。第四章,主要讨论了银幕对女性艺术家的再现情况;第五章,从脍炙人口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年》入手,展现了西方艺术家传记电影建构文化认同的里路和脉络;第六章,主要分析运动影像与静止图像之间叙事逻辑的不同,讨论了艺术家传记电影中的“主旋律”塑造。
-
黄德源古琴独奏专辑黄德源 演奏本专辑收录了当代浙派琴家黄德源先生1982年的演奏录音。黄德源是近代浙派古琴大师徐元白及其夫人黄雪辉的入室弟子,他的琴风既继承和发展了浙派古琴艺术的细腻、深刻、纯真、质朴,又吸取了其他各派的古琴艺术特点,从而形成了他个人的独特风格。本专辑中的7首琴曲均为他擅长演奏的曲目,包括《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关山月》《阳关三叠》等,其中尤以《醉渔唱晚》最为突出,黄先生也因此曲被誉为“黄醉渔”。
-
忆江南桂好好 演奏本专辑收录了90后青年扬琴演奏家、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扬琴专业教师、国家级非遗江南丝竹上海市徐汇区代表性传承人桂好好精彩演绎的8首经典扬琴作品,如国家级非遗江南丝竹上海市代表性传承人成海华编订的江南丝竹经典乐曲《行街》《欢乐歌》《中花六板》,知名作曲家徐昌俊创作的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知名二胡演奏家、民族音乐理论家胡志平创作的二重奏作品《秋词》,青年扬琴演奏家桂好好创作并首演的江南琴诗《忆江南》,是民族音乐爱好者不可错过的一张专辑。该专辑也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所设的上海高校青年科研骨干“晨光计划”的项目成果之一。
-
汪国新长江万里清江风情图卷暂缺作者《汪国新长江万里清江风情图卷》主要内容包括:本画卷长达158米,是汪国新耗费九年心血惨淡经营、精心描绘的鸿篇巨制。从长江源头沱沱河一直画到入海口浦东新区,把长江两岸的群山万壑、风土民情和历史变迁尽收笔底,一一剪裁入画,百米长卷的笔墨,从以前连环画的工笔线描,改为兼工带写的水墨画法。一般勾勒人物和近景线条比较工细,渲染远山和烟云则往往用墨如泼。整幅画面以水墨本色为主,敷以淡彩,透出绢底,似乎有意仿古做旧,以古雅的浓墨淡彩表现历史的厚重沧桑之感。百米长卷的构图,极尽统一变化、起伏跌宕之能事,把长江流域的山形水势、古木苍藤和村寨屋舍,组织得开合相宜,高低参差,错落有致。
-
希望朱慧暂缺简介...
-
象征的影像侯海涛电影的影像常常具有双重或多重意义,因为影像既对照着外部的真实世界,也映射着创作者的精神世界。而电影自身的媒介属性亦限定了其影像象征的范畴与特征,一切象征物、象征手法与象征结构都是基于其媒介属性所进行的有目的的设计和构建。《象征的影像》调用一种导演/摄影师和观影者双方重叠的视角,并结合大量典型影片案例,从场景设置转换、空间与人物的关系、长镜头与蒙太奇的运用、光影形色、电影特效等诸多方面,系统探讨电影影像中的象征及其内在逻辑与基本范式。
-
新编中国声乐曲选孟锦慧,杨霖希暂缺简介...
-
我们的摇篮林华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