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集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苏)鲍·瓦西里耶夫(Борнс Васнльев)著;王金陵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特地编辑出版了这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丛书。该丛书将中外作家混编,以中篇小说为主,兼及少量小长篇;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艺术地再现了六十余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以及世界人民奋起抗击法西斯战争暴行的壮丽画面,同时也真实而形象地揭露了法西斯分子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凶残以及那场战争给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人类历史上这黑暗的一页已经翻过了六十年,当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时,我们仍然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奋斗。这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所在。171会让站的村落里,只剩下瓦斯科夫一个青年男人了,故事发生在1942年5月,德国法西斯将侵略的战火推向了苏联境内,战争带走了村里的男人,瓦斯科夫的房东玛丽亚、女邻居波琳娜以自己的方式承受着这场战争。女兵们的到来给小村庄平添了青春的气息,沉默寡言的丽达、满脑子诗意的大学生索妮娅、厚道的农村姑娘里莎和胆小乖张的嘉尔卡,战争没有夺走姑娘们身上的青春活力,尤其是热情似火的热妮亚的到来,像一股清风吹拂着姑娘们爱美的心灵。然而,危险却在逼近她们……姑娘们一个接一个地倒在德军的枪口之下,悲伤的瓦斯科夫冲向敌人……
-
外星人(美)威廉·科兹文克;焦良,夏玉瑛译这是一本科学幻想小说,它描写外星人乘宇宙飞船来地球采集植物,因受到美国联邦侦察队的追索,宇宙飞船仓惶离去,使一位植物学家流落在地球上。一个小男孩艾略特结识了这位外星人,和他交了朋友。他说服哥哥麦克、妹妹葛蒂,把外星人收藏在自己的家里,竭力加以保护。外星人在这些孩子的同情和帮助下,克服种种困难和险阻,终于摆脱威胁,安全返回自己的星球。
-
俄国工人阶级状况(俄)恩·弗列罗夫斯基(瓦·瓦·别尔维著);陈瑞铭译《俄国工人阶级状况》描述了六十一七十年代俄国劳动群众的生活状况、地主和资本家对劳动群众贪得无厌的剥削。弗列罗夫斯基的书是对农奴“解放”后的俄国经济状况作真实描绘的最初尝试。尽管《俄国工人阶级状况》在有些地方显得重复和过于琐细,但就许多章节而言,则是写得极其鲜明、生动、优美的。弗列罗夫斯基援引的大量统计资料对于研究六十一七十年代的俄国经济是有意义的。
-
克劳塞维茨传(联邦德国)威廉·冯·施拉姆(Wilhelm Von Schramm)著;王庆余等译著名的德意志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对我国广大读者来说,是并不陌生的。他的名著《战争论》在我国早已翻译出版,广为人知。现在这本《克劳塞维茨传》中译本的出版将有助于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克劳塞维茨的生平和事业,熟悉《战争论》的读者也将会从中了解到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及《战争论》一书的形成过程。书中叙述了当时欧洲的广泛历史背景以及克劳塞维茨所处时代欧洲各国的对外政策,特别是普鲁士在内政、外交、军事方面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复杂斗争,这对于我国史学界和军事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具有学术上的参考价值。我们在这里想就克劳塞维茨及其军事思想、本书及其作者作些扼要介绍,这或许会对读者有所帮助。 克劳塞维茨生活的那个时代,正是近代欧洲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青年克劳塞维茨目睹了1789年开始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随法国革命接踵而至的,便是震撼整个欧洲的拿破仑战争。拿破仑统率的法军占领了德意志的大部领土,将它置于被统治和被奴役的地位。尽管法军所到之处,犹如摧枯拉朽,势不可挡,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清除了许多封建障碍,但是它对外实行的民族压迫和掠夺政策不能不遭到被占领国家及其人民的强烈反抗,终于导致军事上的彻底失败和灭亡。在这一历史时期,战争的规模和作战的方式都有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有关战争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要求人们去认识和理解,并从理论上加以阐明。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的学说,正是在这种客观形势和主观需求下应运而生,逐步形成体系并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 克劳塞维茨和当时一般的德意志人一样,出于爱国热忱,不堪忍受外来压迫和掠夺,积极参加了1813—1815年的解放战争。他依据自己的战争经历,细心考察历次战争现象,先后研究了历史上一百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战例,批判地阅读了当时各种军事理论文献,系统地总结了战争经验,建立了独创的完整的军事理论,写下了不朽著作《战争论》。这本巨著自1832年问世以来,已经再版二十次,并被译成各种世界通用语言的译本,广为流传,被推崇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主要经典著作,克劳塞维茨本人也被公认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人。 克劳塞维茨在军事理论方面的最大功绩,在于他能够提出一些带有某种唯物主义成分的精辟见解。他第一个正确而又深刻地阐明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这一名言。他还论述了人民群众的“小型战争”和游击战争,强调“民众武装和起义尽管在个别方面还有缺点和不够完善,但总的来说是能起很大作用的”,“民心和民意在国家力量、军事力量和作战力量中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因素”。他还明确指出,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互为影响,认为“我们消灭敌人军队时,并不是仅仅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而且还包括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他在有关战争的其他重要问题上同样运用军事辩证法,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军事原则,如最大限度地使用兵力,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于主突方向,发挥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等等。他在分析防御能更充分地利用地利、战术上的攻击时机和方式、战场准备的优越条件和民众的支持等同时还指出,防御本身是比进攻更强有力的一种作战形式,主张借助防御赢得时间,以便在取得优势后转入进攻。这本传记对上述军事思想和原则的形成作了生动具体的描述。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对于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和著作历来予以高度的重视,对于他所提出的关于战争的精辟见解和正确的军事原则也给予积极的评价。但是,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认识,从总体上看,仍未能摆脱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窠臼。他在回答“什么是战争”这一问题时,却把战争说成“无非是扩大了的搏斗”。他所提出的“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一重要理论命题,虽然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战争与政治的提法在总的方面看是一致的,但其中有些概念的内涵却有所不同。在克劳塞维茨看来,政治是国家人格化了的智慧,是“整个社会的一切利益的代表”,是这一政府与那一政府之间的外交关系。他不懂得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看不到产生战争的基础是经济利益的冲突,战争是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因而他无法揭示战争的本质,更不能明确区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阶级实质。 《克劳塞维茨传》的原书名是《克劳塞维茨的生平与事业》。本书内容十分丰富,史料翔实可靠,作者文笔生动流畅,被认为是当代有关克劳塞维茨的权威著作。它向读者展示了克劳塞维茨一生的坎坷道路,读后会对克劳塞维茨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 书中首先介绍了克劳塞维茨的身世。他出身于一个小贵族家庭,但是他家贵族称号的来历却是经不起推敲的。实际上,他的家族是属于接近平民阶层的市民阶级。他从十二岁起即投身封建行伍,度过了将近四十年的戎马生涯。他原有的学历虽浅,但他毕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听过康德主义者基泽韦特的哲学课,研读过当时著名哲学家费希特、黑格尔的著作,热爱大诗人席勒反映德意志民族意识、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文学作品,还阅读过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尽管他置身于普鲁士王国封建统治阶级的营垒,但就其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而言,他已站到新兴资产阶级的行列中了。他后来成为以香霍斯特为首的普鲁士军事改革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决不是偶然的。他同军事改革派主要成员之间的亲密友谊和他们的军事改革活动和斗争,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本书还为我们深刻理解克劳塞维茨在军事理论上的许多独创性论断,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背景,详尽地描述了克劳塞维茨亲身经历的1793年普鲁士军队反对法军的“美因茨围攻战”、1806年普鲁士军队同法军在耶拿附近会战中所遭到的惨败、1812年俄国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以及1813—1815年的历次解放战争。他从切身经验中体会到战争是在某种政治形势下产生,只能是某种政治动机所引起的,而且得出结论说,政治贯穿在整个战争行为中并对战争不断发生影响。他从普鲁士的军事失败中认识到,要从拿破仑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就必须振兴民族,因此军事改革势在必行。克劳塞维茨到过法国、瑞士、俄国、波兰等国,转战东西,攻读外语,细心考察各个民族特点和异乡风土人情。他不仅象历史学家那样记述了战争和历史事件,而且象哲学家那样力图阐明产生这些事件的原因。他亲身参加了1812年俄国大败拿破仑军队的博罗迪诺会战和斯摩棱斯克会战,从中总结了向本国腹地退却,疲惫敌人、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而最后战胜敌人的经验,使之成为他积极防御思想的重要内容,他还预见到,拿破仑必败,俄国是不可征服的。克劳塞维茨向往德意志的统一,反对封建割据的君主政体,当时就提出:“如果说有一个最不致引起德意志人反对的政体形式的话,那就是共和政体。”
-
海涅诗选(德)海涅著;张玉书编选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告诉我们:作曲家们为海涅的诗谱写了三千多首曲子,而为歌德的诗只谱写了一千七百首。到一八八七年为止,用海涅的诗谱成的独唱歌曲即达二千五百首之多。由此可见,海涅的诗歌是何等脍炙人口,雅俗共赏。他的《诗歌集》不啻一座鲜花烂漫、夜莺啼鸣的花园,让人看到以往从未见到过的内心的波动,历尽恋人心情的幽微曲折,读起来感情起伏,心潮激荡。这里既描写了期待时的焦灼不耐,欢会时的销魂陶醉,又叙说了失意时的孤寂凄清,受辱时的心灵震颤。诗人的心上人出现在诗里,时而是千娇百媚的玫瑰、百合、纯洁无邪的天使,使诗人为之倾倒,愿意为她献身,时而又是一条毒蛇,虚伪、尖刻,她的巧笑、细语、秋波转瞬间变成毒药,变成利镞,给诗人以致命的创伤,使他心灵流血、肝肠寸断。因此,在海涅的爱情诗里,便出现了歌德未曾发现、未能体验、因而未尝描写过的感情世界。这就是海涅情诗的独特神韵,也是海涅在歌德之后居然还能夺取桂冠的主要原因。
-
叶甫盖尼·奥涅金(俄)普希金(Α.С.Пушкин)著;智量译普希金是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俄罗斯作家。他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和“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高峰,就是从普希金开始的。这位“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最重要的作品,就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它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这部小说是以书中男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诗人通过这个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真实,传达他以现实人生的看法和他对人类本性的观察与了解,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本是普希金最伟大、影响最深远、读者也最多的作品。它以优美的韵律和严肃的主题深刻反映俄国十九世纪初叶的现实,提出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被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誉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在这部独特的小说中,你可以读到许多生动感人的情节,见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欣赏到各种各样当时俄国生活的真实画面,而且所有这些都是用格律严谨、语言流畅的诗句写出的。在这部诗体长篇小说中,作家以高度简洁凝练的笔法故事,描写风景,刻画人物,展示生活。在这部作品中,普希金表现出他全部的思想高度和才华。
-
艰难时世(英)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著;全增嘏,胡文淑译暂缺简介...
-
欧洲文学史杨周翰等主编本书概括地叙述了从古希腊开始到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止的欧洲文化发展的历史,向读者提供一些基本知识。全书除绪言外,共分五章。每章的概论综括了一个时期欧洲文学的轮廓,并注意到文学同时的历史(包括经济发展和整治情况)与思潮(包括哲学思潮和社会学说等)的关系。然后,每章又分别叙述这一时期若干国家的文学发展,着重论述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从而构成本书作为文学史的特色。
-
西藏探险(美)约翰·麦格雷格著;向红笳译布达拉宫的大祭司曾经做过预言:1904年(木龙年)西藏将会有一场巨大的灾难。达赖喇嘛在荣赫鹏进入拉萨之前逃离此地似乎说明了这一说法是千真万确的。二十八岁的神王以前从未离开过圣地,一直生活在装饰华丽的宫廷中……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描写了十七世纪二十年代到十八世纪四十年代期间,天主教、基督教教士在西藏进行传教活动的情况。第二部分主要描述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使者波格尔及塞缪尔·忒涅为东印度公司打开西藏大门所做的种种努力及他们与班禅喇嘛之间的交往。第三部分对托马斯·曼宁及胡克的经历进行了描述。第四部分则重点谈到十九世纪后期,英俄两大帝国在攫取在西藏的侵略权益的大争夺中明争暗斗、千方百计向西藏“渗透”与扩张侵略势力的情况。本书根据搜集的大量历史史料,比较系统地概述了十七世纪以来葡萄牙、意大利的传教士,俄国、英国的外文官、探险家及打着[探险]旗号的帝国主义分子进入西藏的情况……本书内容丰富、资料全面翔实、文笔流畅,为读者勾画出了十七世纪西藏的政治、历史、宗教、习俗与外国交往的大致轮廓,为我们研究十七世纪西藏的背景情况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资料。
-
外国文学名篇选读崔宝衡主编;任子峰等编选《外国文学名篇选读》是根据朱维之、赵澧主编的《外国文学史》的内容体例编写的配套教材。自1985年初版以来,至今已逾十载。在此期间,我国的外国文学教学、科研工作与翻译、出版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订。这主要是增加了现当代作家的七部代表性作品,更新了十六部作品的译文,同时删去了各个历史时期文学概述的文字。修订后的《外国文学名篇选读》共节选了欧美和亚非的重要作家的六十四部代表性作品,并附有有关作家的生平创作简介、作品的内容梗概和思想艺术评述。我们的目的是为一般高等院校和业余大学的学生,以及广大社会青年提供一本简明、通俗、实用的教材。本书选录的作品大都选自国内通行的译本,我们对作品的译文一律不作改动。因此,作品中的人名、地名与评述中的文字有时会不一致,望读者稍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