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集
-
卧游天下孙旭升生活在当今世界的我们 ,无疑已经拥有了远比古人 优越的的交通条件,但有时 会因社会或自身的原因,被 囿于一隅。虽有远足观天下 之心,而常迫于种种现实条 件,不能发足远行。这时, 我们也可学一下南朝宋画家 、隐逸者宗炳之精神:以山 水画,加上本书中精挑细选 出的古人 精美的游记—— 来一番“卧游天下”!
-
张际亮文学世界研究赵雅丽本书选择了从整体上对张际亮编、著的作品进行研究,在重视传统的文献搜集、整理、考证工作的基础上,转换研究视角,以开阔的视野,将张际亮的作品置于其所处的历史场景之中进行阐述,在充分考虑文学内在的历史发展逻辑的基础上,更侧重关注文学创作与外部环境、个人经历、作家心态的关系。因此,无论是相较于目前的研究,还是从地域文学的角度来看,抑或作家的专题研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运用实地田野调查、文献整理等多种研究方法,以阅读、分析、归纳文献资料为基础,立足作家作品本身,从清代学术、地域文化出发,采取知人论世、文史结合、诗史互证等方法,以广阔的视野去考察研究对象。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
-
原山放歌陈宜新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书写了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林业英雄”称号的淄博市原山林场一级肢体残疾人党委书记、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孙建博以及原山林场改革、创业的感人事迹。再现了一个残疾人的童年、青年时期坚忍不拔的人生意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再现了原山林场在改革开放时期,在这个残疾人的带领下所发生的故事以及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感人泪下,可歌可泣,使原山老一辈务林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后人将原山建设得更加美好。
-
西方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观研究胡淼森《西方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观研究——一次后殖民理论分析实践》,以“西方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观”为中心,采用后殖民批评理论、文化地理学和文学形象学方法,在中西文化交流史背景下,考察中国文学形象西传的中介——西方汉学家对于中国文学的认知与描述,关注中国文学域外形象,审视中国文学在西方学术语境下被介绍、翻译、批评和建构的过程,反思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整体形象症候以及自我定位与形象输出问题。
-
故事与故事精神李梅这本文学批评论文集以“故事精神”为关键词,从如何让叙事成为有“德性”的角度,对张爱玲、白先勇、严歌苓、施淑清、王安忆、苏童及王蒙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进行专题论述或文本批评。因为这些作家的共同特点是以会讲故事为长,包括诗人于坚,也是以日常化的诗歌意象、诗歌语言为长,尤其长于日常叙事,所以,了解本书的另外一些关键词也许应该还有叙事、日常叙事、身体叙事、现代性等。
-
诗筑的天空林江泉大文豪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说:“诗人都是建筑师。”伟大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说:“每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必定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必须是他的每一秒,他的每一天,他的时代伟大而原始的诠释。” 诗歌,是建筑的另一个名字。空间诗学是建筑的灵魂,诗人可以握着门把给建筑把脉。建筑是现实中诗歌的途径,要改变的不是诗歌,或者建筑,而是这个时代——诗歌和建筑的时代来了——或者说“建筑诗”和“诗建筑”已经在我们身边。本书以它独特的视角揭示了那些不为人知、鲜为人知、以为知道却不甚了了的建筑诗学的秘密,我们通过这本休闲文化书籍将找到民众常说的“诗意栖息”的精髓而通向现实的路径。
-
王绩考论郎瑞萍《王绩考论》梳理了百年王绩研究概况,其中包含港台及海外王绩研究,在材料搜集上不可谓不广,在认识上也有很多深刻而独到之处。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归结在四个字: “三考”、“三论”,即王绩文集、家世生平、交游三考,王绩诗风、思想、语言三论。 前者“三考”着眼于从材料的翻检、梳理中,追踪溯源,以图还原王绩有关文集流传问题、家世生平疑云以及交游情况的历史真实,材料翔实,立论确实。后者“三论”则从文风、思想、语言的层面展开宏观论述,以王绩文本及其他材料为基础,整体把握王绩的思想表现及内涵、王绩平淡诗风特征及形成原因、王绩诗歌语言方面的特质等方面的内容,可成一家之言。
-
晚清至现代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研究耿强本书综合了描述翻译研究、译介学、翻译社会学等理论,客观阐述了从晚清到现代,中国译者主动对外译介中国文学的史实,挖掘出一批在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默默无闻的译者群体,探讨了译者所遵循的翻译规范。本书聚焦于特定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对翻译行为的影响,以及翻译作品与接受语文化系统的互动,梳理出一条由中国文学对外译介所构成的中国现代翻译史脉络,并初步探索了中译外的翻译理论。本书分为四章:章,从译本目录的编制看晚清至现代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的趋势;第二章,中国文学主动对外译介的前奏;第三章,中国文学主动对外译介的三十年;第四章,从隐形到显现: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的重写。
-
文章在兹刘春勇“现代”是一个虚无主义盛行的主体形而上学时代,身处其中的鲁迅同样不能免除,其留日时期所怀抱的理想主义同回国后认同于“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并做绝望的反抗其实都在虚无主义的范畴当中,但通过《狂人日记》及其以后的写作,鲁迅逐渐扬弃了“虚无”而向虚妄世界像挺进。对虚妄世界像的体认使得鲁迅在1925年前后逐渐放弃了“主题性”极强的纯文学创作,而选择了一种文学体制外的、基于“留白”观念之上的杂文写作,即文章写作。基于“留白”观念之上的文章写作不仅仅是鲁迅的一种写作观念同时也是鲁迅生活伦理的实践。在这样一种基于虚妄世界像的“留白”的、“有余裕的”的生活观念的支撑下,鲁迅逐渐扬弃了他早年“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反抗绝望的紧张状态,从而开启了他同世界和解的旅程,并显现出了其温暖与笑容可掬的一面。其晚期作品《朝花夕拾》、《故事新编》以及杂文中所显现出来的将一切“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颇显“余裕”的文章写法正是这种“留白”美学的实践
-
中国歌谣杨树达朱自清编著的《朱自清中国歌谣》是五四以来研究我国民间文学较早的一部专著,其雏形为朱自清先生在1929-1931年间的大学讲稿,后经整理于1957年出版。全书分6章,一歌谣释名;二歌谣的起源与发展;三歌谣的历史;四歌谣的分类;五歌谣的结构;六歌谣的修辞等内容。对中国歌谣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论述,对中国现代歌谣学的建立具有开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