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集
-
美国的悲剧(美)德莱塞(Theodre Dreiser)著;许汝祉译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世界文坛上和惠特曼、马克·吐温、福克纳、海明威等人一起代表了美国文学的成就。德莱塞的父亲原是德国纺织工人,一八四六年因逃避兵役来到美国。母亲是摩拉维亚地方农民的女儿。老德莱塞曾在美国开过一个纺织工场,儿子西奥多出生前一年,工场毁于火灾,从此一家人穷愁潦倒,不能自拔。西奥多·德莱塞从九岁起,随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十岁在一家呢绒绸缎店做小伙计,十五岁离家去芝加哥谋生,先是在一家小饭馆洗碟子,后在一家铁器店做伙计。他十八岁那年,由于得到小时候一位女教师的资助,到印第安纳大学读了一年书,初次接触了达尔文、赫胥黎和斯宾塞的著作。一年后他回到芝加哥,充当房地产公司的跑街,后来当了洗衣店送货的伙计。从二十一岁开始,他先后在芝加哥的小报《环球》、圣路易的《环球——共和报》和《共和报》当记者;随后又在托莱多、克利夫兰、布法罗、匹茨堡当记者;二十四岁来到纽约,任《每日杂志》编辑其中在煤都匹茨堡的一段生活对德莱塞特别重要。在去匹茨堡以前,他爱看霍桑、狄更斯、萨克雷、莎士比亚、班扬、菲尔丁、梭罗、爱默生、马克·吐温等人的作品,正是在匹茨堡,他被巴尔扎克所吸引。巴尔扎克的作品使他如此入迷,他说,仿佛“一扇新的有强大吸引力的生活之门突然在我面前打开了”。也正是在匹茨堡,他接受了斯宾塞的弱肉强食的机械决定论,而从小所接受的以善为最高准则的传统伦理、宗教信条则“被炸得粉碎”。但是,这个出身穷苦的年轻记者,内心仍充满了困惑。他说,“一切的一切,全在于我们这个有组织的社会是不无价值的呢,还是一无价值?如果是一无价值的,那么我们接受的就是原始丛林的法则。难道我们能接受这个说法么?”“对我来说,真正的民主是一个高度组织起来的社会”,“而不是一座极端无耻与残忍的原始丛林”。自幼饱尝贫困之苦的新移民之子,年轻的作家德莱塞正是怀着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斯宾塞的弱肉强食理论和巴尔扎克的艺术原则开始他的创作道路的。德莱塞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1900)曾得到《鱆鱼》作者弗兰克·诺里斯的大力推荐,道勃儿特出版公司决定接受它,并订了出版合同。可是,老板后来发现此书“有伤风化”,只印了一千本,除极少数赠送掉外,全部封存在仓库里,因此作者只得到数十元的版税。当时他穷愁潦倒,精神上难以支持,几乎自杀。
-
底层女人(俄)亚历山大·库普林著;章文译谁能如此关注底层女人的青春、梦想与命运——她们被男人压迫的血泪、她们为了生存强颜作笑的呻吟?世界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亚历山大·库普林,以自身的亲历,真切推出现代文明社会无法回避的尴尬现实——以卖身为生的底层女人!
-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美)欧·亨利;王仲年译暂缺简介...
-
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俄)托尔斯泰(Л.Ц.Toлcтой)著;草婴译暂缺简介...
-
瞬间(苏)尤里·邦达列夫著;王子英译这是一本具有独特的形式和风格的书。作者尤里·邦达列夫是俄罗斯当代作家。他的小说《热的雪》、《岸》、《选择》等,已有中文译本。本书包括九十余篇随笔、杂感、速写、故事。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撷取这样一些瞬间,它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概括、强化人们的各种感觉,使他们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透过这些瞬间,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爱情、战争、道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见解。极端的精炼,明晰的情节和热烈的情绪,使这些内含庞博、富有哲理的短文,呈现出统一的风格。本书将带给读者以独特的感受。
-
日本文学史概说(日)市古贵次著;倪玉等译暂缺简介...
-
不择手段(美)欧文·华莱士(Irving Wallace)著;陈新,杜农一译据美国Dell Publishing Co.Inc.1984年版译出。
-
爱情故事(美)西格尔著;梁清华译暂缺简介...
-
虚幻的旅行(日)森村诚一著;王为儒,肖坤华译暂缺简介...
-
诗人的情书徐志祥,徐鲁编版权页题:徐志祥,徐鲁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