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桃李学刊费毓芳 编《桃李学刊: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十周年院庆论文集(第1辑)》汇集了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近年的部分研究成果,既有汉语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也有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汉语本体研究,第二部分是汉语教学研究,第三部分是文化与文学教学研究,第四部分是留学生管理研究。《桃李学刊: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十周年院庆论文集(第1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学术水平,体现了学院教师和留管干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
大学文化建设刘新生 主编《大学文化建设(套装上下册)》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我们高校工委自2004年起,先后在14所高校建立了15个德育工作研究基地,包括大学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审美教育研究基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网络思想教育研究基地、大学生就业工作研究基地、大学生社团工作研究基地、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基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基地等。通过研究基地建设,搭建高校德育工作研究、交流、培训、咨询服务平台,整体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2006年,高校工委组织开展了“新时期高校德育问题研究”课题研究,并确定11个子课题分别由相关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基地承担。11个子课题分别是: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大学生就业指导,高校贫困生工作,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大学生审美教育,高职学生人文素教育,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工委专门成立了总课题组,由高校工委副书记田建国同志任组长,成员由德育工作研究基地所在高校负责同志和有关人员组成,各子课题也都成立了子课题组。总课题组下没秘书处,由大学党委副书记张书明和高校工委宣教处处长刘欣堂负责。为每一一个子课题选派了一名联络员,负责课题的联络、调度和服务工作,并参与课题研究。整个课题研究于2007年底结题。为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发挥课题研究成果作用,高校工委组织编写了《大学德育研究丛书》。在课题研究和丛书出版过程中,高校工委副书记田建国同志多次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各研究基地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材料收集、分析论证和组织撰写工作。高校工委宣教处刘欣堂、李广来、张洪英、刘坤,赵明吉、杨赟及课题组联络员龙希利、李莉丽、张彩丽、丛培卿、赵敏、黄居源、屈艳红、刘晓燕、张国瑞、盛红梅、朱新筱等同志做了大量联系、编辑、校稿等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21世纪大学挑战与对策田建国 著暂缺简介...
-
中国教育通鉴·一杨生枝 著中国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藏着无比珍贵的教育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我国教育历史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出版了包括《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思想通史》《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国教育大系》等大型著作。一般的教育通史采用归纳叙述的方式,将历史分为若干时期,叙述各个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事件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其优点是可以就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全过程的集中叙述,容易把握各个时期教育的特点和各个教育家的思想脉络,同时还可以发挥作者研究的个人创见。但往往忽略教育历史发展中的细节,难免挂一漏万,体现不出教育历史的丰富多彩。由杨生枝同志著述的《中国教育通鉴》弥补了通史的不足,采取编年体的方式,用“年经事纬”的体例来叙述中国教育通史。该书分期精细、脉络清晰、取材丰富。同时还采用当前网络信息的方式,设置“相关链接”栏目,给读者提供世界教育史的背景,把中国教育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与世界教育发展史的重大事件和人物联系起来,将中国教育史置于世界教育发展史的大背景中。这是该书的一大创举。
-
民办高校德育工作探索与实践韩方希 主编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我们高校工委自2004年起,先后在14所高校建立了15个德育工作研究基地,包括大学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审美教育研究基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网络思想教育研究基地、大学生就业工作研究基地、大学生社团工作研究基地、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基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基地等。通过研究基地建设,搭建高校德育工作研究、交流、培训、咨询服务平台,整体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
新中国教育实验改革张荣伟 编著《新中国教育实验改革》将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实验改革大致划分为“学科实验改革”“教学实验改革”“单项实验改革”和“综合实验改革”四种基本类型,梳理、概括、反思新中国教育实验改革的核心思想与基本模式,全景式地勾画新中国教育实验改革的历史脉络,展示新中国教育实验改革的非凡历程和辉煌成就,为眼下的教育实验改革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参照。
-
中国民办教育供给与需求经济学分析宋光辉 著本书主要研究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动因问题,出发点是三个视角:政府对教育供给不足、家庭对教育的起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民办教育的竞争效应。
-
中南春秋刘建华 主编日月无声,岁月无痕,我们却想用纸墨留下那些曾经的光影——回望那些已成历史的云烟,十年,一百年,甚至更远;欣赏那些美丽的身姿与图景,在历史中汲取养分、传承文化、发掘力量,整装待发奔向未来……于是我们编写了《中南春秋》一书。我们相信,《中南春秋》的出版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尝试能够抛砖引玉,引来更多的关于中南大学的美好记忆。
-
新中国教育调查回顾程方平 编著《新中国教育调查回顾》通过对这些教育调查报告的梳理与评析,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进行了客观、合理、真实、诚恳的审视与反思。回顾新中国60年的教育发展史,最接近教育真实情况、最能让人直接感受教育发展阶段性特点的,当属当时所做的教育调查。
-
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胡卫 等著《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在明晰教育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通用的CIPP(背景—投入—过程—产出)模式确定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框架、指标体系和2020年标准,并根据指标的敏感性、重要性、国际通用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等选定了衡量我国总体及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与水平的核心指标,评估了2000年以来我国总体以及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检视了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