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重振与衰变广少奎 著《重振与衰变: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研究》根据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及其行政制度研究》修改而成,系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一五”课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研究》(课题号:FGB050537)的阶段性成果。全书共分五章,运用制度经济学、权力政治学、博弈论等学科的理论,分别对教育部的历史演进、主要兴革、人事关系、决策方式、组织构架、社团关系、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进而提出了“有限政府、有限管理,有力社团、有力参与,有权学校、有权办学”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构想。
-
学校改进梁歆,黄显华 著《学校改进: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分为三篇:第一篇《学校改进的理论与发展》,介绍了学校改进作为一个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产生、形成和基本含义,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脉络,以及实施学校改进的策略——学校改进的能量建构与外部支援。第二篇《学校改进的内部能量建构》,则以北京市的两所初中学校为个案,深入探索学校在改进的过程中,如何建构起分享的目标、学校领导、人的发展、组织能量以及课程与教学这五个方面的内部能量,从而使学校获得改进。第三篇《学校改进的外部支持》,介绍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社区、家庭和学校的伙伴合作等途径在学校改进过程中所起到的支援作用。《学校改进:理论和实证研究》致力于向国内介绍西方前沿的研究成果,同时展示了学校改进在中国实践的具体情况。既注重理论探究,同时也关注学校改进的实践成果。
-
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本社 主编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
-
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本土研究吴立保 著《大学校长与中国近代大学本土研究》从大学校长的视角考察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本土化进程,论述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本土化,具体剖析了国学和私立辅仁大学的本土化模式,阐述大学校长与大学本土化之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价值,重点分析了四所大学。“蓄道”、“持道”、“卫道”和“归道“的本土化特征,最后,总结了中国近代大学本士化的历史经验。本书借助大量近几年出版的相关校史、回忆录等文献资料,史料翔实,脉络清晰,总结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的五点理性认识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对于中国现代大学本土化和国际性之间关系的准确处理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对于中国近代大学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本社 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内容简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
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总目王有朋 主编《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总目》为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书目,由国内收藏近代教科书的图书馆联合编纂。全书收录清光绪晚年至民国期间出版的中小学教科书,以及包括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幼稚教育、函授教育、民众教育和军事教育在内的各科教科书共9000余种,全面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教育用书情况,是研究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工具书。作为联合目录性质的图书总目,每条书目均反映了各图书馆的收藏情况,方便读者查阅。
-
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 编《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采用问答形式,对教育规划纲要进行了全面系统、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解读,对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战略思想、产生过程、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进行了分析,是学习宣传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辅导材料。
-
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黄全愈 著《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国素质教育之辩》内容简介:中国的基础教育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量,要多学、多记;美国的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性思考,让学生多问、多想。这个“童子功”的明显差别造成美国的学生后劲更足;创造力更强。《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国素质教育之辩》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基础教育问题的一些观点、访谈和文章,不仅有理论研究,也有对实例的分析和探讨。《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国素质教育之辩》所有文章,集中展示了作者“要建立创新型国家,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的思想,这是作者对比中美基础教育之后的核心思想。从《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国素质教育之辩》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旅美教育学家对祖国基础教育的思考及关注,体会到作者的爱之深,故而责之切。《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国素质教育之辩》收集了作者多种文体的文章,读者既能欣赏到作者理论文章的深刻犀利,又能领略到其杂文的嬉笑怒骂、随笔的轻松诙谐、散文的细腻感人……
-
近代中国高等院校修业证书图鉴程道德 主编饱含历史沧桑但仍气韵生动的名人墨迹,任谁都宝爱;至于那些平淡无奇的毕业文凭或教师聘书,除了当事人及其子孙,一般人不会特别在意。可当收藏家将他搜集的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至1952年院系调整前,中国119所高等院校和专科学校的237件修业证书摊在你面前,并且一五一十地讲述这些证书的前世今生,你会有一种震撼感。这些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几乎涵盖了晚清至民国年间所有重要的公立大学、私立大学以及教会大学。精美的图版,配上编者的简要说明,隐约呈现了百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坎坷历程。
-
奥数是个替死鬼咏鹏 著作者咏鹏出生在北京清华园——幼儿园一直到研究生毕业都在这座园子里。现在,他是一位“自由教师”——在社会辅导班任教的老师。他教小学生奥数、中学生物理、大学生吉他。作为一个跨学科,跨年级的自由人,咏鹏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书中,咏鹏和读者分享他教课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他所看到的孩子们课内外的生活,社会与家庭的较量,环境和性格的纠缠。他教过的学生,比和他教龄相同的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多得多。因此,当他分析我们的初、中等教育时,就比一般的研究者有更多的调查样本,而且这些样本都是生动而近在咫尺的,更真实可信,更反映教育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