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廖伯琴 主编第一章展示了21世纪初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涉及20世纪末国际课程改革的缘起、国际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20世纪末国际课程改革对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启示等内容;第二章展示了世纪之交中国物理课程标准的研制及其特点,涉及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与实施历程、制定物理课程标准的前期基础研究、世纪之交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及其特点、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几点讨论等内容。
-
通识教育与大学熊思东 等编《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揭示通识教育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意义,并借重西方现代高等教育学家的新近学术理论,进一步分析通识教育理念是如何能使大学抵抗以世俗化、功利化和商业化为特征的全球化负面影响。同时,《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还结合中国通识教育的实践经验,梳理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路径选择和符合传统中国通识教育的理论重点,并突出强调不仅仅是西方的知名高等学府将通识教育作为它们执著于大学本原的平衡之木,即使在中国学界,高等教育的实践者们也已在通识教育的改革大方向上取得了共识,并已各自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了自己的革新选择。《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可供全国高等院校负责人、高等教育学研究学者、高等教育负责部门领导,及所有对通识教育理论和实践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
从经济繁荣走向人才辈出邹晓平,刘健,陈伟 著经过6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30年的改革开放,东莞这座城市让世人惊叹。生活和工作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从160多万增加到670多万,再增加到1000多万,创造了这个既是中国的奇迹,又是世界的奇迹;既是经济发展的奇迹,也是社会变迁的奇迹。用多少浓墨重彩来讴歌这样的奇迹都不会让人觉得矫情。我们为东莞过去和现在的每一个进步自豪,我们期待着东莞更进一步。正像书里指出的那样,我们希望东莞不仅仅是一座花香四溢的城市,更希望东莞成为一座家家户户书香四溢的城市;我们希望东莞不仅仅是一座车水马龙的城市,更希望东莞成为一座人才辈出的城市;我们希望东莞不仅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经济名城,更希望东莞成为一座经济实力雄厚的文化名城。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为东莞选择了更高、更远、更宽广的参照系,将东莞的高等教育放在世界经济、文化的历史进程中考察,以别人之长来量度东莞之短,以历史之长来量度东莞现实之短,寻找东莞高等教育的合理未来。以开放、全面的视野发现问题,以解放了的思想分析问题,探寻东莞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
-
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徐雁平 著《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内容包括;清初无锡、徽州之书院及其会讲、书院与桐城文派的传衍、一时之学术与一地之风教:李兆洛与暨阳书院等。
-
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范先佐 著《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通过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湖北、河南、广西、云南、陕西、内蒙古6个省(自治区)38个县(市)177个乡镇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的大规模调查,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背景、目的、方式、成效与问题,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和构建起符合我国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的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全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研究的缘起、研究设计及研究过程;第二章详细分析了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背景;第三章揭示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第四章分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具体模式;第五章和第六章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分别进行了总体评价和具体评价;第七章分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八章明确了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农村中小学的合理布局进行了设计;第九章利用GIS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设计进行了检验,以此判断农村中小学布局设计是否合理。
-
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卢德生 著《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从教育的历史生命力问题出发,解析以嘉绒人“且索”仪式为个案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分析这一过程中社会教育运行机制,既而反思了目前学校教育,并从社会教育运行机制中获取构建有历史生命力的学校教育的启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认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教育机制是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有机整合而成。作为内部要素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手段与作为外部要素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互动促成民族独享文化成功传承和变迁。《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认为,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可以在借鉴社会教育运行机制中提升自己的历史生命力。为此,学校教育要关照人的终极价值追求,应以优化人的生存为终极目标;学校教育不能回避其社会使命,但其社会使命应该整合到“优化人的生存”这一终极目标中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的生存离不开文化共享,因此,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要同时承担传播民族独享文化、传播国家共享文化和人类共享文化的使命,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文化建设。
-
窝巢乡村的守望暂缺作者《空巢乡村的守望:西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是对西部留守儿童教育生活进行探索、描述和解释,以研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其社会成因与应对策略的专著。所谓留守儿童,是指拥有连续半年及以上留守生活经历的农村儿童,按照国际惯例,其年龄限定在18岁以下。而留守生活,是指儿童在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就业时留居其户籍所在地农村的生活。
-
澳门教育史论文集张伟保 著《澳门教育史研究丛书》不论以史料选集、论文选集、校史选集、人物专书、研讨实录等形式出版,亦不论以中文、外文等文字呈现,率皆经过认真的撰稿或选稿、公开的发表与研讨、严谨的审查与修改、仔细的编辑与校雠等程序,方才付梓。
-
我们一起走过张作功 著《我们一起走过:教育十年回顾》是张作功先生从事教育工作十年的精彩回眸与真实写照,从教育实践到教育理论,他以自己独特的体会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自己十年教育工作的历程。全书按时间脉络梳理了他十年问从事教育工作的研究课题、调研报告、教育思考和教育随笔,内容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既体现了他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学术研究水平,也反映了其对教育工作的无比热忱和对教育实践的深刻体会。
-
漫游中国大学暂缺作者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