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教育能够改变什么潘凤亮著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教育寓言。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启示,双线并进一脉贯穿。第一线展示教育家霍懋征教育艺术之炉火纯青,第二线讲述作者成长历程之有笑有泪。26个情节符号,近50个教育案例,在《教育能够改变什么》中达到了实用性、启发性和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深刻启迪我们的教育与人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找到通达潜能迷宫的捷径”。
-
直击中国教育底线曹保印著本书以零距离调查、全新视角、无畏勇气,一一深度解析中国教育问题:乱收费如何使教育一步步演变成令人费解的暴利行业;自杀如何让花季的孩子一步步滑入死神的怀抱;校园暴力如何给众多学子造成终生的心灵创作……<br>不仅如此,本书还报道了给中国教育带来巨大影响的重大新闻,同时也披露了这引起事件背后的事实真相:马加爵是杀人狂魔还是贫寒学子;私塾重现农村是僵尸还魂还是老树开花;华德福西风东渐是国人之福还是国人之祸……<br>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每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子孙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国家负责的人,展卷、掩卷……39个错位与缺失的教育问题,30余万刚柔相济的激扬文字,既令人潸然泪下,又让人沉痛反思。<br>
-
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王炳照主编;叶齐炼[等]著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本书编者用了六年时间,对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古代私学和近代私立学校进行了研究和考察,本书为课题成果,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私学研究、中国近代私立学校研究、中国当代民办教育研究等三编。
-
中日教育关系史王桂等编本书叙述了从古至今中日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交流的历史过程,并进行了一些具体分析。
-
教育病赵健伟著本书观点尖锐并切入实弊,对当下流行的错误教育理念予以了严厉的批判,很多观点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书中不仅责问了国内诸多著名学府和相关教育机构,还责问了许多社会知名人士。这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我们将它视为刺向中国教育腹部的一把利剑,并把它送给所有教人和育人的人们。赵健伟:男,学历:无关紧要;职业:无法确定;爱好:在音乐中深度思考;厌恶:灵魂造假者的满嘴胡言;性格:奔放而执著,洒脱而严谨;经历:工人、厂劳模、记者、编辑、主编、策划者、大型活动组织者、营销总监、总经理、专栏作家。业绩:发表和出版过60多万字文章和专著,十年前出版《崔健在一无所有中呐喊——中国摇滚备忘录》一书,引起强烈反响,此书被评为1993年中国十大畅销书。忠告:摒弃专家独眼视角,在辽阔的原野中纵览群山。本书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盲。这种教育理念通过对“成功”强盗般的独裁解释,使大批学子涌向了“成功贼船”。存在于中国当代教育理念中的种种弊病导致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进入了一种疯狂状态,许多孩子从小就被抽去了生命的灵性。本书观点尖锐并切入实弊,对当下流行的错误教育理念予以了严厉的批判,很多观点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书中不仅责问了国内诸多著名学府和相关教育机构,还责问了许多社会知名人士。这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我们将它视为刺向中国教育腹部的一把利剑,并把它送给所有教人和育人的人们。
-
中国元代教育史欧阳周著暂缺简介...
-
中国古代的学校和书院郭齐家编著暂缺简介...
-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王炳照,阎国华主编;郭齐家等卷主编先奏时期是中华民族由原始氏族社会发展为奴隶制社会,并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时期,也是中国教育由自发状态发展为自觉活动,教育思想由萌牙到比较成熟的时期,是整个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的奠基阶段。先秦诸子百家中,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他们的教育思想所反映的政治目的都各不相同,反映在教育上,儒家重理性,主致用,讲启发;墨家重实践,主工艺,讲事功;道家尚直觉,崇思辨,论辩证;法家尚法制,重赏罚,因参验。总的说,他们都在着重追求对人的培养以实现对现实人生价值的实现,只是各家所施之内容和某种途径不尽相同而已。
-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王炳照,阎国华主编;徐仲林等卷主编先奏时期是中华民族由原始氏族社会发展为奴隶制社会,并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时期,也是中国教育由自发状态发展为自觉活动,教育思想由萌牙到比较成熟的时期,是整个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的奠基阶段。先秦诸子百家中,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他们的教育思想所反映的政治目的都各不相同,反映在教育上,儒家重理性,主致用,讲启发;墨家重实践,主工艺,讲事功;道家尚直觉,崇思辨,论辩证;法家尚法制,重赏罚,因参验。总的说,他们都在着重追求对人的培养以实现对现实人生价值的实现,只是各家所施之内容和某种途径不尽相同而已。
-
清华大学江崇廓,刘文渊,孙敦恒编著清华大学校史肇始于1911年清华大学堂,当初系一留美预备学校。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成立。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南迁昆明,与北大、南开三校组成西南联大,弦歌未断。抗战胜利,三校北迁复员。自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清华逐渐发展成为综合大学。建校84年,为国育才逾8万。中国科学国次公布的学部委员和院士名单总和747人中,清华学人达247人,占33.1%。1957年首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炎黄子孙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清华物理系毕业的高材生。十多年来,清华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六五”期间为42项,“七五”为289项,“八五”截至1993年为269项。赞曰:水木清华,荟萃人文,厚德载物,桃李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