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
-
回眸杨祖陶 著《回眸:从西南联大走来的60年》以丰富真切的激情和朴实流畅的笔调叙述了作者从西南联大走来的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与人生轨迹,刻面了一个“老联大人”在时代风云变幻中执著的学术追求、恪守学术节操的赤子之心以及与时代变化息息相关的个人命运。全书共四部分。求学为学:回顾了从石室中学到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到武汉大学的难忘岁月,在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领域中的艰苦跋涉、奋力攀登留下的深深足迹。译事回眸:讲述了在冯至先生的课堂上学德语,在贺麟、洪谦先生指导下参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精神现象学》翻译的轶事,合作新译康德三大批判著作、首译黑格尔《精神哲学》的艰辛轨迹。随笔漫泌缅怀了恩师汤用彤、贺麟的教诲,对学长汪子嵩投身《希腊哲学史》多卷本壮举的赞赏,对莫逆之交罗荣渠往事的追忆以及对“老搭档”陈修斋的深切怀念。论著举要:精选了十篇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领域中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论著。书后收入了五位学生的文章作为附录。
-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报告杨小微 主编本书立足于区域性基础教育改革,力求呈现当今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在不同区域层面上的独特性、丰富性,并结合具体区域的改革与发展经验,持续进行理论分析、政策评论,让理论与实践交相辉映,以期为各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
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理论张祥浩 著《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理论》资料丰富翔实,语言平实,逻辑清晰,是一本系统地了解我国传统思想教育理论的较好著作,适合于有高中以上文化水乎的读者阅读。思想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周时期,就有关于思想教育的记载。在古代,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墨、道、法学派,还是秦汉以后的儒、佛、道三家,都极重视思想教育,由是形成了我国几千年来思想教育的传统。《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理论》以历代不同的学术流派为经,以他们的代表人物的思想教育理论为纬,比较系统而又扼要地阐述了古代的思想教育理论,同时就其理论特色和得失作出相应的分析。
-
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制度研究汪继红 著《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制度研究》一书,首次以公选考试制度本体作为研究对象,从公选考试制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解构双重取向,从公选考试制度的实践性、合法性以及科学性三个维度,初步构建了公选考试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该书不仅为学习和研究公选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参考文本,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研究领域的不足。本书机关干部、各级各类公选考试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社会读者阅读与研究用书,也可供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公选考试制度实践与改革的决策参考。
-
贵阳学院文史资料专辑蒙秋明,龚振黔 主编按照文史资料工作“三亲”“三重”的原则,不掩瑕,不誉美,在众多来稿中选用了57篇文史稿件编入本书,从多角度、多侧面反映贵阳学院发展的历史行程,展现改革开放给贵阳学院带来的巨大变化。入选文稿的篇目顺序以时间为主,在同一个时间段的内容、性质相近的文稿相对集中编排在一起,以便读者了解贵阳学院历史行程的脉络和集中了解某方面的情况。
-
聚焦课堂霍益萍,周金浪 编著聚焦课堂:组织优秀中学特级教师开展高中课堂教学研究,旨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自我反思与实践,提高高中骨干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项目孵化:组织科技专家开展高中科学教师培训,通过“科教合作”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以切实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为目的。
-
答钱学森之问罗利建 著“钱学森之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界和国人纷纷发问,今日之中国,经济已龙腾虎跃,为什么因教育滞后总“冒”不出超拔之才?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古之中国,曾是世界科技发明之滥觞。原创之盛,乐乎哉!到了明清数百年间,中国科技发明却痛失此等殊荣。原创之衰,痛乎哉!科技发明之原创,曾彪炳于古代中国。黄河、长江,孕育着远古的中国伟大的科技文明。稻、粟、麦、豆之源起,杂交育种之首创,经络学说之神秘,天象仪之灵巧,都江堰之杰作,万里长城之壮观,景泰蓝之典雅,世界第一张航海图之诞生,地震仪之创造,勾股定理之证明,氧气(阴气)之发现以及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之发明,无一不让世人拍案称奇。俱往矣,中华民族不愧是最具创造活力的民族。
-
重新思考学校供餐计划(美)邦迪 等著《重新思考学校供餐计划:社会保障网、儿童发展和教育》是由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银行集团凭借自身的优势共同完成的研究报告。报告的撰写旨在为各国制定并推行有效的学校供餐计划提供指导意见,努力将学校供餐计划构建成一个富有成效的社会保障网络,以应对当前全球危机对社会造成的冲击,同时将其作为一项对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性投入,力争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全民教育”并为贫困人群提供社会保障这一长远目标。本研究报告强调教育部门在关于学校供餐的政策对话中应该处于中心地位,认为要想将学校供餐计划转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项目,那么必须将它纳入国家政策和计划之中,特别是教育计划;面对全球危机,必须从现在开始重点关注如何设计和实施学校供餐计划才能使其具有可持续性和成本效益性,从而有效地保护那些眼下和未来最需要帮助的人群,并且使他们切实地享受到学校供餐计划的好处。
-
我国普通高校教育成本及其分担研究谢家启,王珏人 著《我国普通高校教育成本及其分担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普通高校教育成本及其分担研究”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高校生均教育成本分担研究”的研究成果,是在上述两个项目的研究报告基础上修改、充实而完成的。项目的研究报告和《我国普通高校教育成本及其分担研究》由谢家启、王珏人执笔并统稿定稿。
-
效率、公平与充足曾满超 等主编《效率、公平与充足: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政策》汇集了北京大学在过去几年关于中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研究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财政体制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评价;二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面临的新问题。采用历史分析、统计计量等方法,对多种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包括: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力度;义务教育财政分配的不公平程度较高,达到了警戒线的地步,应予以高度重视;建立规范性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弱势人群;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内部和外部效率以及透明度。《效率、公平与充足: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政策》适合作为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也适合感兴趣的师生和管理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