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波伊尔(Boyer,E.L) 著;王晓平 等译校
《基础学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本书充满着波伊尔博士对孩子们的一片爱心。这洋溢在字里行间,贯穿于全文始末。在书的《前言》中,他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基础学校……是要为孩子创立一个美好的世界。”他并引用了智利诗人的话说,“有许多我们需要的东西是可以等待的。孩子却不能等待。”对于孩子,“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作者对孩子们的满腔热情溢于言表。在教育儿童的问题上,他有着只争朝夕的急迫心情,因为他心里装着人类的明天——儿童,他认为孩子们的教育是耽搁不起的,等待就会误人子弟。因此在谈到对小学教育急需采取新的改革行动时,他掷地有声地说:“悠悠万事,唯此为大。”读者们开卷后,对此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第二,对教育工作者的满腔热情。与第一点相联系,作者作奉献的老师们,以及关心和参与教育的家长,表示了他的敬意。他说,“老师是我们国家默默无闻的英雄。”本书将学校构想为“社区大家庭”,就是要在学生、校长、老师、家长之间建立起融洽的大家庭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师是教学的带头人,是学生的导师,校长是老师的带头人,家长是重要的合作伙伴。目标是共同的,那就是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他认为这是办好学校的首要因素。第三,这本书不仅仅阐述思想理论观点,而且有丰富的案例。在本书的每一章节中,作者都在他对美国基础学校的构思和行动进行说明之后,举出生动的、有说服力的实例,对构思的可行性给予充分的论述。此书还包括了丰富的国际比较研究的成果。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1994年的《国际学校教育项目》中,对12个不同国家9~11岁的学龄儿童、家长,以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取得了丰富的数据。此书发表了其中不少的调查结果,将会给读者提供具有可比性的数据。第四,本书体现了作者对从事教育工作强烈的使命感。波伊尔博士在这本书以及其他一系列的论著和文章或演讲中,都不断地阐述一个观点,那就是教育与国家前途的关系。他认为今天入学的孩子都是跨世纪的人才,他们毕业时将进入新世纪的“知识社会”这个新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人们将提出更高的文化知识要求,他们所受教育的优劣,不仅影响他们走出校门时的生存状态,而且这一代人的总体素质,将决定美国的前途和命运。波伊尔博士是这样形容这种关系的:“我认为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来有效地培养每一个、而不仅仅是那些处境优越的孩子,那么美国的前途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