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
-
分类经典德育故事方丽敏 主编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秩序存在的保证。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以法治国特别需要德育的支撑和辅助。古往今来,世界各国有很多美丽的德育故事流传下来。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包括德育在内的文化遗产更是广大而丰富,并且在当代得以发扬光大。收集整理这些德育故事,有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对于成长中的青年学子,更有裨益。我们把德育分成12个主题,按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外国古代、外国近现代的顺序,收集大量经典德育故事。这些故事分类细致,形象鲜明,简洁生动,可读性强,富有教育和借鉴意义,可资文字工作者引用,也可作为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德育课程拓展教育等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
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丁烈云,杨新起 等著全面加强校园应急管理工作,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一书对现阶段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进行了深入、有益的思考,一定会引起从事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同志们的浓厚兴趣。希望更多的同志加入到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中来,取得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为加强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创造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
人才品德测评的理论与方法肖鸣政 著品德是现代人力资源结构中最具开发价值与潜力的部分,品德是人力资本中含量最高的资本,品德是人才素质测评中最困难的核心点与关键点。人才品德不是能力,但是却对于能力形成、发展与发挥产生关键制约作用。因此,谁能够解决品德测评问题,谁就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本书不是企求解决品德测评的所有问题,只是尽力回答品德测评过程及其研究中的一些理论与方法问题。因此,本书主要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外国与中国三个不同的时间、空间与研究维度来回答三个问题:品德要不要测评?品德能不能测评?品德怎么进行测评?全书共十七章,分为理论研究、历史方法、外国方法、现状分析、思考对策和实验探索六篇。本书中所包括的相关研究成果1996年获得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998年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管理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1999年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
交往型学校概论孙彦彬,匡瑾璘,高强 著交往型学校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把握,是对传统教育范式的深刻反思,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刻体现,是对教育范式的本质回归。交往型学校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如胡塞尔的“交互主体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教育理论”等都为交往型学校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哲学意义上的交往源于现实世界又高于现实世界,它更强调交往双方的主体性、平等性、合作性,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强调交往主体双方的理解、合作、互融等,而这些对学校教育与管理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如何构建交往型学校,发挥交往机制在现代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与管理研究的一个全新课题。对于这一课题,《交往型学校概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对交往教育机制、交往管理机制、交往德育机制、交往目标机制、交往规范机制、交往文化机制等学校运行的主要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述,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交往型学校视角对新时期高校稳定进行了思考,构建起了“六位一体”的新时期高校稳定机制,希望《交往型学校概论》的研究与探讨能够对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以及新时期高校稳定有所裨益。
-
学校发展新动力陈向阳 主编本书集中反映的是各级项目专家在推进项目过程中对在学校发展计划背景下引发的学校管理变革的理性思考和研究成果,并整合了各项目县项目学校的实践成果和经验,以“学校发展内驱力的培育与发掘”为主题,以学校发展计划(SDP)为视角,探索在学校发展计划(SDP)管理模式下学校管理变革的诸多层面,试图给中小学校长提供一个探寻学校变革与发展动力的新视角。本书主题集中,注重时代性、针对性、实践性,适合广大的一线中小学校长和从事学校管理理论教学和研究的工作者学习和使用。
-
校长最关键的管理智慧赵国忠 主编全书分为校长用权篇、用人篇、用脑篇、用语篇、用心篇、用时篇六个部分,并从校长用权艺术、用人艺术、决策艺术、语言艺术、沟通艺术、用时艺术六个方面充分阐述了校长最关键的管理智慧,并列举了著名校长管理的经典案例,通过对他们的管理思想、管理智慧的研究和分析,旨在反映我国新时期中小学校长管理的新动向,并充分地阐述我国中小学校长办学理念新趋势,为广大中小学校长的实践活动指明了新的方向。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因此,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想把学校管理好,首先就要通晓管理艺术,吸纳优秀校长的管理智慧。《校长最关键的管理智慧》一书从用权、用人、用脑、用语、用心、用时六个方面总结了优秀校长管理最关键的62个管理智慧,值得广大校长学习、启迪和借鉴。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马莹华,郭玉坤 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一书是为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需要,由大连理工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一线的老师集体编写而成。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在知识体系和逻辑上力求保持与教材的一致性,同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教学经验对一些章节的知识要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整合,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做了必要的扩充。 本教师用书的编写是一项工作量大、难度高的工作,仅就案例的收集来说就充满着艰辛。为了能找到那些既符合教材知识要求,又能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大学生思想上的共鸣,真正能产生教学效果的案例,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报纸、杂志。人选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在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案例中精选出来的,在此基础之上编写人员又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有助于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学校管理专题十三讲黄焯 编著此书是一部好书,是学校管理类文献中的珍品,也是中小学校长书案上的必备文集。教育管理者和中小学校长认真深入学习专题十三讲,认识学校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确学校管理的原则和要求,掌握学校管理过程和方法,必将推动学校管理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构建民主、平等、团结向上的和谐校园环境,凝聚人心,激发教职员工的主体性、创造性。由此,出质量、出效益,保证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实现为国家、为社会建设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愿教育管理工作者、中小学校长研习《学校管理专题十三讲》,走成功管理之路,成为优秀的学校管理者。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论余玉花 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论》是一本系统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专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论》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总论,分别探讨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原则和教学理念;第二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的探讨,包括“人生与品德教学研究”、“道德规范教学研究”、“法治观念教学研究”、“法律制度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研究”;第三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法的研究,包括“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技艺研究”、“教学开拓研究”和“教学评价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论》在准确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时代特点和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破解教学中的理论难点和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难点,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解疑释惑的理论说服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论》结合教学实践,深入探索新课程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构建有特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论》适合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德育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
德育哲学引论张澍军 著《德育哲学引论》作为国内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第一部专著,探索闸释了“德育哲学”的产生条件、理论根据、学科性质、多重价值和理论构架,德育的工具性本质、门的性本质和载体性本质及其关系,德育功能和价值,德育规律的特征、过程机理和德育中知、情、意、行的深层逻辑,德育知行统一观的根本原则,德育作为意识流动的特殊运作方式、“德育需求珲性”、德育效益的可持续性等问题。